香缘,源于祖辈与革命人的情缘
——缘,源自血脉的流传
据奶奶说,1946年秋,游击队领导黄克林到我乡秘密发展成员,私下常常藏于我家的柴堆,有时候一来就是几天,但有时候很久也不来一转。
大概因为爷爷识字又是贫农的缘故吧,据说,克林领导和爷爷关系比较好,而爷爷为此常常帮其望风、送饭、打掩护,还支援了三担谷。
1947年春,克林领导指点爷爷在屋背岭山坳处种下二十多棵沉香,并要求爷爷平常偶尔照看下……我家便因此与沉香结下了不解之缘……
期间,克林领导谈到游击队员缺粮,游走于山林之中常常挨饿,故大多数有严重肠胃炎,常有呕吐、反酸等现象,对工作开展十分不利,后来总结了经验:用沉香格研粉和高州山岭产出的野生石斛,连同山木耳、山磨菇煲汤喝,既充饥也可医治肠胃炎症。鉴于爷爷贫农身份,而长期挑豆腐卖游走于各乡各户的原因,长期及时为游击队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并能做好掩护工作,游击队没法回报,便留下了这个方子。
后来,解放初,克林领导还来了一趟我家里,爷爷协助他把种下的剩下沉香树也锯走了……但他所说的红军与沉香的故事,还有方子永远留了下来,而我家几代人也与沉香结下了机缘、父辈虽浅读诗书,但也曾砍香、钩香……
我自小听奶奶说这些事,沉香自小便在心中埋下了种子……我对沉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的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单纯的业余爱好,或者说是单身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曾经的革命岁月里,游击队员,红军受伤藏匿于山林时,缺少医疗条件下,伤口没法止血,容易发炎从而危及性命时,是沉香,让那些受枪伤、刀伤的革命战士活了下来!无不可以说,沉香,为革命也等同于做出了贡献!
活在和平年代,缅怀先烈,谨怀忠诚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人民子弟兵就没有生活的安定!爱国爱党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应有的品质!我对沉香的情怀是一种不解之情,既缘于感恩,也缘于传承。

★★★所示实物只作为朋友间联谊交流所用,旨在缅怀祖辈与红色革命之间的情谊!免于埋没!最好能利益于众,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