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墨香让生命流彩
文‖黄金铎
魅力是一种品味,是一种典雅的气质,是一种智慧及修养。而修养与读书相关。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过往,常常捧书自娱;不敢把内心深处的顿悟行诸笔端,生怕贻笑大方;直到梁文道的话轻叩心扉,我才欣然在书香的田园里耕耘。他说:“有一种书会令人产生幻觉:你会以为这本书其实是自己写的。因为它谈的课题,恰巧是你最想谈的;它走进那个课题的取径,恰巧也是你自然而然会选上的那条路;甚至它的语气,它的说话方式,也和你内在的声音一致,恍如己出。”他是不是在说每一篇文字,都会有一个心灵的契合呢?为了某个时空的心灵契合,我需要指尖触摸灵感,写下几缕情思,让墨香浸润心灵,让生命随墨香流彩。
自从踏上了援疆程,家国情怀在心底油然而生。在享受孤独的同时,也能静下心来思考和梳理,结合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我先后发表了《诗意援疆路,丹心报国情》《戈壁滩上的“绿色梦想”》《慰友人》等十多篇具有家国情怀的诗文。这不仅提振了援友的支边热情,而且积极践行了党和国家的号召——“文化润疆”。当地人亲切地称我为“有文化的援疆人”,并把我拉到了他们的“文友交流群”。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援疆人”就是“润疆人”使命色彩,第一次感受到了墨香带给我的魅力。生活不是处处美丽,而文字可以捡拾、连缀生活中美好碎片,进而挖掘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为伟大的复兴梦不断地提供砥砺前行的动能。
海的尽头是山,山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梦想,梦想的尽头是故乡。“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援疆人既有投身新疆建设的热忱激情,也有思念父母亲人的内心酸楚。逐渐变老的父母亲,是我的牵挂和担忧,也是我情感的寄托。我除了电话告知父母要吃热穿暖之外,还发表了《温暖的手套》《韭茄里的温馨母爱》《我在天山望故乡》等十几篇文章。这些文章的样刊截图,我发到父亲的手机上,让他也知道孩子的心思。父亲不但理解了援疆人的艰辛,也理解了儿子的孝心,而且还有向同村的老头炫耀的“热心”。我随着这些文字,俨然了被他们当成了村里的作家。
2021年,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内卷”现象,以雷霆之力为教育减负。作为教师,我写下了《那年,不让我写作业的语文老师”》,主要是讲述我上学遇到的语文老师教我时的情景及我对当下教育的愿景。在文中写到:“如今,我也从事了二十年教育,但我的学生却没有我那时的‘幸福’,尽管我也删减了部分篇目、题目,但学生依然累趴了腰,熬化了眼。我有时心疼地给孩子说:‘实在累了,就少做点语文试题吧!’学生说:‘比其他班,我们幸福多了,再少我们就不自信了。’我只能无奈地苦笑一下。今天,‘减负’政策终于来了,但愿能够确实待到贯彻,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让书香沁润流年,让阳光照进心田。”可喜的是,前天《教师博览》的编辑发来消息,此文预计登在22年第一期上。同事听说后,纷纷点赞。我一时间,成了单位的文化人。
老师是“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再搞“题海战术”已经与时代相悖。为此,我苦练内功,投入时间与精力,加大科研力度,在引导学生的写作上,我先后在《新作文·高中版》发表了《如何让“素材”出彩》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素材》系列中的前三个系列。现在随着这些文字的发表,我不断地接受到外地老师的邀约。现在真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
易中天说:“读书是谋心。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不要有功利心。读书是为了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我想说:我们在真读书之后,学做真人,然后将素洁之心的感悟行诸文字,让墨香浸润心灵,让生命随墨香流彩。
2021,即将远去,我感谢那些让生命流光的文字。2022,即将到来,我将继续与文字同行,享受那份阳光与浪漫,让生命随墨香流彩。
(2022年第四期《山西教育》)

个人介绍:黄金铎,主要业务专长:高中语文原创命题、职称论文撰写、诗词散文创作,欢迎交流合作,联系方式13722694327。河北省大名县高中高级语文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散文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石家庄)编辑;部分作品发表于《新天地》《精神文明报》等纸媒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