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印创作杂感
作者/马东生
近十几年来,在创作好文字印的基础上,逐步对肖形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它取材多样、简练生动,又以古朴典雅取胜。所以,使我对佛像印和飞天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去了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和许多寺院,创作了一批佛像印、飞天印。这样使自己的印作更有意义。在出版《马东生印集》中,不仅有文字印,还有十二生肖、佛像和飞天印等,使之印集更加丰富多彩。
因疫情的发生,使人们不能外出。我在家里又创作了一批文字印和佛像印。以铁笔为奋战在一线的人们,去呕歌他们的精神风貌。
我在设计佛像印的印稿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作品既要符合佛像知识,又要注意佛像的文化内涵,更不能出现常识性错误。既要有艺术性,也要有金石味,要保留佛像印的艺术语言,使之达到印化的效果;既能反映佛像的庄严肃穆,又要有佛像的生动与灵光;既表现佛像的仁慈与祥和,同时也要表达他的庄严与神圣。我虽然只是刻佛像印,但也要象出家人一样,既要懂得观佛像,也要读手语,悟禅心。
我刻的佛像印,一、单佛:它以小巧玲珑、精致优雅、大方而迷人而见长,有的还配有精美繁杂的背景装饰;二、双佛:有双佛说法,双佛在树下说法等。三、众佛、有三佛,众佛说法等。但最多的还是中间一佛,两边各一弟子侍奉。这主要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对称法,平衡法等。同时,也是石窟造像,敦煌壁画等的主要特点。有中间一佛盘坐莲花宝座之上、有席地而坐的众佛等等。偶尔也有大型之作,内容更加丰富,场景更加壮观的场面。如中间一佛两边各有三弟子,天上有飞天,地上有的六小佛:有中间一佛两边各有三至五尊佛像的;还有中间一佛上下右都是佛像的。总之,我在刻制佛像印中,注重大效果、大场面,充分展示佛的庄严肃穆、典雅高贵的气息,既符合佛像印的身份,又不失金石的味道,使佛像印更加完美。
我刻的佛像印中多以正方形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椭圆形、长方形和随形等)这主要是印章的基本形式所决定的,方形最具金石文化气息,能展现出印章的庄严和庄重,但此形更具有中国的正大气象。
我刻的每方佛像印都有其边款,按照钟鼎等铭文的称法,"款是阴字凹入者,识为阳文挺出者",通常统称为边款或款识。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鉴赏外,它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它可以记事或抒情、谈艺和品味,读之令人感动和欣喜。我在刻边款时,有篆书、有隶书,有款有识。但多数还是以单刀楷款。如"南无阿弥陀佛(篆书)江城瘟疫,九州同心。抗击病毒,春天来临。今取其意,保佑平安。庚子初春,马东生刊于北京(楷款)又如大印刻款为"余二十多年前,得一八公分见方印石,因一直没有合适内容,大年初八,北京喜降瑞雪,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余信手翻开与佛有因,中国佛像印雅集,被书中的各位作者所创作的佛像而感动,並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刻一方以佛教为主题的大印。余沉思片刻画出印稿,此印用中国传统对称方法,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飞天,中有盘腿而坐诵经主佛一尊,左右各立三佛,下设六佛。该印为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己亥首春,马东生刊于北京四骏堂南窗"虽刻时间较长,但从未发表,也列入防疫之作。
总之,刻佛像印,必须遵守篆刻艺术创作要求,不能把某些图案中的佛像生搬硬套的拿到印章里来,搞得像图案或标志设计一样,既无生气,也无刀味。要讲究篆刻技巧,既不能象剪纸,更不能象图画。要刻好肖形印,就要不断的加强文化艺术修养,要向姊妹艺术学习,吸取它们的精华,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受广大人们喜爱的艺术作品来。一方好的佛像印,一定要形神兼备,要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要耐人寻味。这样才是一方好的印作。如有不妥,请行家指正!

刘建忠,金牌主播,清水县作协朗诵艺术团业务团长,甘肃省传统文化学会会员,清水县作协、音协会员,清水红楼梦学会副会长。1988获天水市第四届播音听评会三等奖,2010年获甘肃首届县区台一等奖,2012年6月获首届全国电视播音双十佳。
配乐老师

陈裕亮 天水市清水县远门镇音乐教师, 热爱朗诵,于2019年参加县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朗诵比赛并荣获三等奖;曾多次担任远门镇政府和远门镇学区举办的文艺汇演的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