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大伊山,当地又流传说为大夷山,为东夷九族中大夷即大昊太昊族团的所在地(且当地方言发音更接近大夷山),大伊山是国家4A级景区,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属泰山支脉,诞生于太古代,距今已有20亿年的历史。她由12座山峰组成,最高峰226.7米。大伊山位于灌云县城,距连云港市区约30公里,周围有宁连高速、连盐高速、204国道、324省道。她占地5平方公里,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
以石为景是大伊山的一大特色,成为大伊山的主要看点。比如:石棺,石佛寺,石刻,石像,石洞,海船石岩画等等,且每个景点都有美丽的传说,吸引了众多游人骚客。
上个月30号,潮河湾文学社和朐海诗社对大伊山景区联合采风,促进两社交流的同时,也领略了家乡景点的美,更触发了诗人的诗兴。潮河湾文学社更是以专辑分期推出,以飨读者。今日推出女诗人封明珍的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
灌云县潮河湾文学社


(封明珍,网名依山观水。古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连云港作协会员,连云港清韵女子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潮河湾文学社副社长兼执行主编,江山文学网古韵主编。)
游大伊山
一
地脉天风两绝伦,登临放望四无尘。
露台对海云舒卷,石洞连环影屈伸。
十二峰头雁为客,三千瀑水日扶人。
回看伊挚归耕处,菊浪翻如烂漫春。
二
凌虚仙阙白云封,古寺幽深隔几重。
昨日夜倾千丈雨,今朝风动一山松。
追思伊尹扶犁轭,未见苔岩卧玉龙。
涧壑堪如天地锁,开悬瀑水不闻钟。

古石佛寺
一寺横遮半面山,层层善塔费跻攀。
远从佛像苔阶近,斜对禅龛涧水潺。
烟篆残香深浅处,风传钟响有无间。
尘埃已逐流光去,千载重门月掩关。
大 佛
静坐山前解转轮,红尘俯瞰任经旬。
心传智慧盈无极,法度慈悲信有因。
四面惠风开悟道,一方福祉布阳春。
凭它明月长相照,已向清虚付此身。

茯苓古泉
争驰高处泻巉岩,荡出飞虹影倒嵌。
涧底沸泉松欲敛,亭边酿酒日相衔。
坐听浑似来雷鼓,行看涵开溅客衫。
气势春秋犹未歇,烟光在此不须缄。
蛙 石
化蟾无悔坐山腰,安隐红尘谁与交。
暮看白云横水际,晓听翠鸟唱林梢。
仙心静守逢人笑,故事何妨解世嘲。
造物有形端有道,未将本性等闲抛。

仙人对弈
仙人对弈即从容,坐处星辰腕底风。
抵掷有声声若箭,运筹得势势如弓。
楚河滚滚兵车陷,彼岸凄凄马炮空。
我叹浮生当类此,胜凭机巧用心同。
白鸽女神
白鸽涧巅嘉事多,流云次第任经过。
一轮渐满雁拖月,四野清寒树隐娥。
泉水调来梦梁录,山光未负海鸥歌。
今成瑶石添灵性,袖拂浮尘迥不磨。

通海泉
频将思绪入灵泉,如钥山南成洞天。
井底湛清通海域,眼前虚幻忆神仙。
稻梁滋味香难散,龙女情怀足可怜。
旧迹乡关增韵致,重开日月佛身边。
雨中老龙涧
涧中有涧老龙眠,瀑水悬空别样天。
叠石为桥松落雨,听风翻竹伞分烟。
半山亭阁青云外,一寺香龛秋色边。
隔岸枫林偏胜火,会须燃在浚沟前。

栖龙洞
一洞幽深栖玉龙,欲吟欲起贯西东。
恍疑银甲连山碧,幻出瑶光动日红。
浩气犹能开惠泽,襟怀亦可涌雷风。
千秋守护禅宗地,宛转回环世路通。
涧水红叶谷
露叶灵根结绮罗,秋心从未任消磨。
抟风云锦一山火,夹岸霞绡十里波。
昔日题诗幽事远,今朝入画月痕多。
不嫌涧壑霜花冷,齐唱红颜白发歌。
和合石
灵岩至性足堪论,万古幽情藉一尊。
苦乐人生求共影,沧桑尘世尽销魂。
爱于别处风含泪,思到逢时月满痕。
化石春秋成跌宕,秪今合抱老云根。


灌云县潮河湾文学社,是一个经过注册的正规文学社团,旨在弘扬正能量,宣传和发扬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现代诗、散文、小说等),促进社会和谐,结四海诗友,唱时代新声,并为有缘的诗友打造个人专辑,欢迎关注,感谢指导!
刊头题字:陈凤桐
责任编辑:笔中情
图 片:网 络
主编微信:mabinghong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