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中间年长者为窦存经老先生

窦老师,年逾花甲,一个矮小干巴老头儿。因病内退,现在一小学做看门人;见人笑口常开,骨子里透着和气。人道:“这老先生心地好,与人为善,好人啊!”
窦老师是一本书,满肚子的诗词典故,轶闻趣事,娓娓而谈中能道出人生三昧,让人一饱耳福,大长见识。不少好诗名句在老先生口中招之即来,且能用幼时私塾学来的唱法进行吟唱。窦老师还能背诵为人罕知的一些好诗。他说:“现在的电视广告语,乱七八糟的多。看人家臧克家为景芝酒作的广告诗,多有味儿:‘儿时景芝酒名扬,长辈贪杯我闻香。佳酿声高人已老,沾唇不禁念故乡。’啧啧,好吧?”诵完咂舌眯眼而笑,作陶醉状。也时常即兴自吟:“人生道路多不平,勇对坎坷照常行。磨难是福长志气,柳暗花明又一程。”有一次,窦老师忽问我:“你说长江古来行走着多少只船?”我木然。他笑答:“就一只船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嘛。”我搔首而笑,好一位洋溢着书香诗情的老头儿!《论语》是他的案头之卷,其中章句背诵如流。“孔圣人就是孔圣人啊,”他又感慨大发,“你听这几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道理说得多透!人生格言啊。不听圣人言,吃亏在眼前!”
窦老师酷好书法,写一笔好字,且以此为养生之道。他将校办公室要扔弃的成堆的废纸、校园里飘飞的纸片搜罗来,整理好,存于床下,以备练字之用。他每日都像小学生那样,照古人名帖临摹,每日几十字,雷打不动。他床头摆着各种字帖,日日品味,自得其乐。问及学书之道,侃侃而谈:“我喜欢柳体,那笔划,美呀,有劲;颜真卿忠贞报国,一身正气,所以颜体浑厚有力,笔划粗壮,但不好临摹;赵孟芾体俊秀耐看,但让人学学就油了;宋皇子孙做元朝的官,没骨气,他的字里就有些媚气。古来书法见人品啊。”
窦老师是出名的好心人。因字写得好,又和气,每逢喜事,邻里亲朋的好请他去写喜帖喜对儿。他不负“喜人”称号,受邀必去捧场,乐此不疲。一次,我宿舍门破损了,掉下一块门板。我舞砖击板,想“修理”一番。窦老师闻声而来,说一句“不好好修理一下咋行”,转身去了。不一会,拿来锯条、斧子、尺子、钉子、木板等,用笔描画一番,又迅速动锯挥斧,一鼓作气,给修整完好。我说:“窦老师,你还有这绝活儿,咋谢您?”“谢啥?小事一桩,份内事。”边说边收拾好器物,走了。没想到窦老师这半个木工师傅竟大显身手。一些班级的门窗坏了,他一发现,就主动抽时间挥斧动钻儿修理好。他还把校园角落的一些断砖碎瓦搜罗来,人们以为他要作为垃圾埋掉,他却用来铺垫了校门地面,使大铁门推动起来轻便了许多。人们夸他心细,他只说:“我想让这些碍眼的废物派上用场。”
老先生为人正直,处世认真、倔强。一次,他发现一些学生时常“入侵”教师厕所,将教师厕所卫生搞得一团糟,来气了。就濡笔铺纸,于厕所壁贴一“告示”:学生不得入内!课间,一调皮学生环顾左右无人,又溜进教师厕所。终为在一旁盯视的窦老师“擒拿”。学生不服,扭身想溜。窦老师动气了,一下子抱住学生腰,非要他当面认错。之后,学生到窦老师面前认错,并特意奉上香烟一盒。窦老师面色稍和:“买烟干什么?拿回去!知错改了就好。我只为让你明白应怎样做人。”事后,一位教师说:“窦老师,犯不着跟毛孩子生气。你咋不踢他几脚?”窦老师认真地说:“学生也是人。打人怎么行?学生不认错我是不罢休。”好一个育人有方的倔老头儿。
窦老师的三个子女抓奖时各抓到了一辆自行车。有人说:“窦老师,这是你孩子们托了你的福,是你行善积德的回报哇。”窦老师背手耸肩,乐得嗨嗨直笑。我乘兴赠与窦老师两句诗:“人贵一生守真诚,为世和乐寿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