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花儿
文/石颢
绿波环抱,莽莽苍苍。浓雾散尽,城北河淙淙流过。家乡王川村缓缓苏醒,沐浴于金色晨光。远处,拢村沟梁上的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商议新一天里弄的事儿。近处,盛开在整洁水泥村路路沟景观树间篱笆里、广场风景树旁袖珍花园里、农家院前院后的一簇簇、一蓬蓬金银、月季、牡丹、大丽、急性子、木香、刺玫、金菊的花的郁香,伴随清润轻风扑往我的鼻端,令清晨大早喜欢在村里转转的我神清气爽,怡然自乐。
记忆里,10年前,在充分沾染大自然灵秀之气的我的王川村,应时的花们,只孤寂地盛开在少人光顾的蜿蜒城北河河畔,长短宽窄的沟梁。大自然务的迎春、蒲公英、马齿苋、柴胡、远志、地黄、秦艽、大黄、辛夷、荆蔓、丁香、木瓜、蔷薇、苜蓿、刺玫、木香、狼牙、刺荆、沙蒿、紫花地丁、秋菊们,慢悠悠的一岁里,宛若举行接力赛似的,从初春往落叶潇潇下的初冬开放。用缤纷炫目的色彩,把村庄装饰的生气勃隆,活力无穷,将村庄和谐相处、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热望托起。天瓦蓝瓦蓝,云朵新疆新棉的柔白,阳光明媚,隐在沟梁谷底的河水、溪水清澈见底。空气有着清凌泉水淘洗过的清洁,城里来村观光的游客,边欣赏沟梁上的旖旎风光,边情不自禁地赞叹:原生态的真美!
然而,没赏花爱好我,从不去看花们的热闹,乡亲中也没谁去。虽然蒲公英的花,黄得很富金属的质感,那沉甸甸的黄,那日不落的黄,总诱人联想蹁跹。辛夷花那浅浅的紫粉色,给人寥落感觉,催人将往昔追忆。一来各忙各的事儿,二来我和乡亲们从骨子里就没好花的雅兴。无非是那些从盘古开天劈起,年年岁岁依时节妍放的花朵朵嘛,除给人一些欢喜外,不顶一分钱使。花们并没因稀缺欣赏的眼睛,缓开或懒开,依然顺应天命,准时怒放,把沟梁河溪风光秀丽。
五年前,花们不独开在沟梁和河溪两岸,开始在串村而过的黑绸缎般的柏油乡路、水泥村路路沟景观树间的花畦里开;在村幼儿园和六年制小学的校园内外开;在乡情浓郁、古朴又现代的村文化广场的风景树间的袖珍花园里开。花们也有着人的灵性吧,因着辛勤园丁侍弄,微笑目光观睹,它们中的迎春、丁香、月季、牡丹、金银、大丽、白玉兰、夹竹桃、木香、刺玫瑰、蒿叶梅、桑格、金菊、白菊、万寿菊,没不开的风生水起,浓香飘飘,招蜂引蝶,吸摄眼球。
它们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会干部,从县上争取的美丽家园建设项目无偿支助的籽种种苗。花畦、袖珍花园,也是干部们,组织小学高年级小朋友和老师,还有村里的志愿者,用竹子、树枝编的,拿灰砖灰瓦拢的。它们竟让村容村貌忽搭一下新炫了很多,也成了村里乡亲或婴儿车推着婴儿,或手牵小小孙子孙女饭后走步健身、愉悦心眼的好去处。
三年前,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发动乡亲在自家地方内外闲散地上种栽花苞、或花朵、或根须枝干可作中药材的花卉,美化香化农家地方,改善农家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家经济收入。镇村赠送种苗,我和老伴就在自家砖瓦房四合院地方的院前院后、院里,照路沟花畦,广场袖珍花园,编拢了袖珍花畦和花园,种栽了金银花、丁香、大黄、急性子、木香、板蓝根、牛蒡子、丹参、葛花、石菖蒲和香紫。不中想,总片场不足四分地的花卉,不仅让我家一年四季,花团锦簇,香气袭人,尤让我活出了农民的精彩和荣耀。
儿子儿媳经年远在深圳打工,我和老伴留守家里。我们务在地方内外的花们,一年里赶趟儿着开,再合上村庄环境的整洁,一年不过,我居然爱上了务花,也养成了见日把地方内外环境卫生拾掇干净习惯。农闲光阴里,我和老伴不光就近寻合脾气的乡亲扯闲拉呱家常,也用更多的光阴,拔拔花间杂草,给花修修枝、浇浇水、施施肥、摘长成药材的花苞苞,或花朵朵。金银花甫一入夏则绽花苞苞,镇农民药材联合社遇日走村串户收趟鲜花苞苞。清晨的太阳一晒走金银花身上晶莹露珠,我和老伴便“上班”。院门外两侧和院后金银花,株株满绽白银银如待开金针花的花苞。千千万万的花苞,宛如满张的弓,阳光若是再抚摸半日一日,必万箭齐发般怒放。我们趁其未放之时,摘去花苞,拿换零用钱。其实,在我看来,待开未开的花苞,犹似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姑娘,恰处正美时光,待苞儿敞开,则有了人因午休睡过头引致的头昏脑涨,四肢困倦。我觉得世间万物,皆该似这金银花的花苞,倘若一味不晓节制的美下去,便沦落晏俨之境,结局就不尽预设的那好。近百日花期晃过,二百株金银花,让我和老伴落得了一千五百元的收成。当年秋初,我家和村里九户人家,被镇上树立为“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户”。镇上号召全镇农村群众向我们学习,争做美丽家园建设标兵。一拨一拨村里邻村乡亲观摩过我家地方内外的花卉,笑问:你家为什么种栽这么多鲜花?我说:“为啥不种这么多呢?花儿不仅有花香,而且吉祥、喜气,还给家里换零用钱,更让我悟得了好些人生哲理,我和老伴就种了这么多!”
我家的花儿,倘若跟县上树立的一些“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户”来比,那可是小巫之于大巫。在距我家四十地远的南塬,有个张家洼村,村民没不爱鲜花的。村里塬面的千亩现代苹果园边、五谷瓜菜田畔、晒水池旁、涝池畔、人家地方内外、宽窄村路路沟,都招摇着金银花、蜀葵、鸡冠花、四季海棠、万寿菊、波斯菊等等的花,赤、橙、黄、蓝、绿、紫的花们,把他们的村庄炫亮,将城里旅游观光客炫来,使村里苹果、黄花菜和中药材走往全国。我想,在我们王川村,恃着镇村支持,我和先行者的努力,很快就撵上张家洼村了。
悠悠一岁里,跟脚赶脚妍放的花儿,飘逸不同芬芳的花儿,美丽着我家乡县的乡村,美丽着我的家园,美丽着乡亲们尘俗的心。乡亲们在花香里思考,在花香里净化污秽的灵魂,让浮躁的心,在这花的安静和香里变得宁静安分;变得岁月静好。我想,这就是花对于我和乡人的情愫吧。
作者简介:
石颢,男,汉,出生于1962年,甘肃省宁县新庄镇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宁县九届政协委员,著报告文学集《山乡的风》、《北豳春韵》、《穿越》,散文集《心旅》、《豳风吹过的地方》。另有500余篇散文散见于《农民日报》、《甘肃日报》、《新一代》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