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墨绘丹青陶艺展丰姿!访中陶瓷美术大师杨刚先生~文/邝俊荣(淑墨)媒体人

水墨绘丹青陶艺展丰姿——访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杨刚先生的山水作品邝俊荣当我得知被采访者是毛主席的扮演者杨刚老师时,内心有说不出的惊喜和高兴,平时都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而今终于可以见到本人了,于是驱车赶往采访地宋庄,车程大约半小时到达杨刚瓷艺馆。杨刚瓷艺馆座落于通州宋庄,它的建成与落地打造成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了宋庄的文艺瑰宝。步入大门,首次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毛泽东塑像,庄严而伟大。其次,横幅上写着毛瓷雄霸天下这几个字,足以可见杨刚老师对毛主席的敬仰以及他对毛瓷陶艺的热衷与传承。镜头下的杨刚老师,年迈花甲,身穿中山装,与毛主席有几分神似,谈笑间风趣而不失儒雅之气。我画的是主席像,写的是毛体,学的是毛泽东思想,做的是毛瓷。一个伟人的灵魂长期占据着我的大脑,对涉及他的艺术构思也不舍昼夜,我认为这可能就是所说的相由心生吧。”正如我们习主席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历史的改革与创新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馆中陈列了各种极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整齐划一,栩栩如生。每一个艺术品都彰显了杨刚老师技艺精湛,独具匠心。每到一处,杨刚老师都会耐心的讲解作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并现场示范如何辨别优质品和劣质品。好的陶瓷要经过1380度至1400度烧制而成,采用的原材料泥质是原矿石,它必须具备4个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我们这里出品

的每一件陶瓷就是具备这4个特点同时每一件陶瓷都有编号。我们的陶瓷碗可以用来盛饭,干净,卫生,健康;而不好的瓷碗,由于用料差,不符合标准,长期使用会影响健康,他说......杨刚老师不仅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还是一位山水画家。观他的系列陶瓷山水泼墨艺术作品,唤起我们对审美的考量。当下,在醴陵以釉下五彩为特征的陶瓷艺术及其创作是蔚为大观的:由于其表现手段是立体的、综合的,特别是在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以及透示出无尽陶瓷艺术魅力的卷舒、冷暖、朗润之间,不仅展示了美妙绝伦的传承艺术,也饱含了一批又一批陶瓷艺术家对美的艺术追求及新的视觉创新。我从杨刚先生创作的大量陶瓷山水中看到,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是逸笔轻盈,气韵神妙的艺术风格,追求天然灵动的美感。从造型到笔墨,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线条优美,富于韵律。他的作品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净,在清丽潇洒中挥舞着自然之美。作为致力于传统的山水画家,杨刚老师善于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诸如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特点一一传递给受众。他画的山水在陶瓷上表现出厚重和简洁,造型概括洗练挺拔,笔意纵横捭阖,给人以无尽回眸的视觉美。那流畅的线条,朴拙的造型,动人的创作意象,加之峰回路转的一抹青灰、一缕腮红,都能让人悦目赏心,让受众饱享丰盛的文艺大餐。素器洗练,落笔有神。我想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或许,杨刚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他的作品在视觉美背后还隐藏着颇多欲言又止的情绪,这种情绪不自觉地在线条和造型中流露,转而使陶瓷艺术作品在视觉美上引起强烈共鸣,形成了除视觉

美外另一种客观的美,或者说是一种主观的美。杰出的陶瓷艺术作品通常都具备一种主要的特征,那就是冷静和冲动并存。前者是视觉上的,后者也是视觉上的,只是后者更占据心灵。采访中得知,多年来,杨刚老师在陶瓷“三元色”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比对,依托青、灰、黄、红、紫五种不同的颜色结合传统山水的人文魅力,使陶瓷的语言更为丰富,创作感性也因此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品中无尽地凸显着意境之美。在杨刚先生创作的山水中,带你走进了春夏秋冬,他收敛自如地调动气、韵、思、景、笔、墨等人文创作因素,同时又关乎情与物的结合、意与境的巧妙搭配,使得他的山水画意境在审美意识下呈现空灵美、诗意美与人文美,使人回味无穷,扣人心弦。透过《湘水人家》、《源远流长》等众多作品,他巧妙地运用黑、白、淡彩之间的对立、交互、兼合、并重等,结成多种多样的现于外的美感,水与墨挥洒在瓶体、瓷板上,可谓痛快淋漓。若从墨色的层面而言,它足以表达一个民族视觉审美的取向,更甚地说,它演化成为国人审美的终极追求。杨刚老师的陶瓷山水作品密体与疏体互承,疏体一派墨色在画面的布陈,更取其样式上墨色的挥洒或凝炼动心的再造而成的自由抒发。情感上自由释放,创作真情流露。多年来,杨刚先生的陶瓷山水在笔墨运用上渐进形成了多种风格,画面黑、白、灰的处理或者说墨色的铺陈,在技巧上力求层次明晰,疏远旷达,他的作品凸显某种水墨苍劲的新风格,从浓淡中求变化,显出劲秀明晰、清新闲淡之雅情逸趣。并由笔墨的变幻使山水产生了别开生面的新意趣。杨刚先生善于把意象视觉形征化为粗拙、单纯、野趣的形式意味,

把水墨的黑、白、灰直线延伸化为洗练的形象结体。远视似一派莽莽苍苍的笔墨偶合神交,有如气象万千的山峦,近看笔触墨团的纵横交错苍润浩渺,似行云流水。通过《湘西风情.系列》釉下五彩陶瓷的演示,形成极强的视觉穿透力。画面中水墨时而浓重、时而渲淡、苍润明豁、高洁超迈有若天成。重墨淡墨与空白相交成趣,灵气通透,不失为一幅幅笔墨酣畅飘洒、高雅超逸的、层次最为贯通上乘之作。它脱略了形迹,却意气萧爽,毫无尘俗之气。重墨上下呼应,时聚时散,洋洋洒洒。淡墨笔触幻化通畅,草草逸笔,气韵神妙。其作品努力凸显用笔的力度美、动感美、旋律美,更有黑、白、灰视觉上的畅快感。画面的布白,给人以无尽的虚境之美。我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陶艺,作画。这都得力于我的祖辈,我的母亲是湘绣师,爷爷与父亲是陶艺家,到我这是第五代了,从小我便跟随母亲学习针线,跟随父辈学制陶,根基不能丢,世代传承才能牢记祖辈在陶艺路上付出的心血与艰难险阻。同时,我的妻子对我鼎力的支持,为我付出太多,才有我今天的成就!采访在一番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中,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简介:杨刚、画名:杨寅、人有墨虎之称,中共党员,政协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型演员、中美协会员,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中华传统工艺大师、慈善艺术家、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华文化名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审工作委员会评审专家、现任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毛体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理事、中国醴陵陶瓷学

院荣誉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宾礼艺术家、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北京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北京毛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于国际书画艺术精品展。曾有中国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器作品《春江水暖虾先知》与《湘西风情》系列作品分别在2011年与2012年的香港大型、艺术展会中荣获国际金奖。2012年瓷绘艺术作品《凤凰古城》系列作品在第四届国际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国际银奖。2013年他的瓷绘艺术作品《武陵春韵》在工艺美术大赛中荣获国际金奖。2016年他的陶瓷作品《人民领袖、强国保证》在国际轻工展中荣获“国艺杯”唯一的特别金奖。且有众多作品分别被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西兰、意大利、土耳其、日本、韩国、法国、诺贝尔家族博物馆等众多国家的名人专家收集与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