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两点落雨的时光,小青正在午休。一个军事题材的战争大片快结束时,令狐的一条消息弹出页面:“能去喝茶吗?”半小时后,萨瓦热窝保卫战《桥》演完时,小青回复:“侦查一下三道门的情况再定!”
小青就跟敌后武工队似的,知道大门不好出就走二道门,还是被堵了回来,只好绕到后门,那里堆积着不肯离去的商家,他们为封城囤在手里的物资是有时效性的,在后门没有完全被查封之前,守着再销售出去一些的心理,蹲在微冷的风中等买家。往左前行的路口都是劝退回来的住户,正愁如何插翅而飞之时,有一“南风”驾到,他告诉小青右边偏远处的一个路口,可以通行,只不过提上东西要走很远,相当于三站路的距离。

已经是万分幸运之至了,小青连蹦带跳地绕过封锁区。微雨中,对面上去三辆公交车,拉着零零碎碎的行人。等了很久,一刻钟之后,令狐都到了,小青只好选择打出租车,顺道帮忙拉了一个买米醋的同行者,他的出现让小青想起父亲的一位战友,叔叔多年已无信息,虽然心里的牵挂一直未减,但依旧不知搬迁后的他们去向何方?
人生总会因各种事件给你制造出层出不穷的分支来,让他们在信息不发达的时间,去向不明,还无从寻找。小青伤感那些少年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时光不能再倒回,把当年的快乐,永远定格在八十年代的那座有大缸醋的院落,喜鹊在树上叫,阳光照在剩在树梢的柿子上红的像火,叔叔说那是留给鸟的。几个同龄孩子在院里追逐嬉戏,把整个冬天都跑热了。

一下车走进大厅,小青看见令狐的那一刻,是欣喜的,就像晨起的阳光顺窗照入,哪怕是一缕,那道光的温度打在墙上的瞬间,已经温暖了整个房间,就连绿植的花树也在喜眉笑眼间,拥有了被开光的殊胜。
令狐体贴的接过水果,一起上楼,默默无语,但那种加持一直在传递,举手投足间的相视一笑也有心连心的感觉。进了办公室,他先关切的问能帮上什么忙?看看我们都有什么东西,然后商量怎么帮!真正的朋友都是这样,不用你说,他们秒懂相助,彼此成全、相互成就的礼尚往来。

小青被令狐的行为融化了,待茶烧开之时,令狐竟然落泪了,他昨晚梦到了母亲,他在心里一声声呼唤:“妈”!扎在小青的心上,想起母亲离去时的心碎片段,小青也是肝肠寸断,泪落如雨。
令狐提到他本家有四大大爷,最次的一个,有一个库房里面有几根汉白玉的柱子,现在是某银行的办公大院,那院子他没有去过,是父亲快咽气时告诉他的,在那个战争年代,日本来了日本占,让你供药材,国民党来了国民党征用,你敢反对就用武力解决,他父亲抗议的结局是高位截瘫的下场,他母亲走时身上插满了管子……

令狐哽咽地叙述不下去,泪一滴滴从窄窄的眼镜片后滑落,落在墨绿色的外套上,也打湿了那段过往。令狐说:“也许是因果吧!上辈子欠的债,这辈子要还的!但是如果有来生再也不涉足红尘,再也不来人世间了!”父母亲相继离世之后,妻离子散,他也只剩下了出家的念想。
他们大院的同僚说他是一根筋,他们不懂令狐的痴迷与偏执,我深知佛家讲的痛和苦,他坠入其间,如同孔子的红颜知己兰子说:“世人皆知孔子的高雅而无人懂先生的孤独”!令狐活在一种境界里,就像小青的灵魂安放的地方,这是小青第一眼看到令狐时诧异错位的前世今生。

扶着三场酒后的令狐送他回家,他反而反牵了小青的手,走过戴望舒的长长的《雨巷》,走过江南的石板街,任凭雨棋子一样敲锣在青石板上,嗒嗒做响。被令狐一牵,小青反而像个迷路的孩子,一副被大人拉着去找父母的模样。因为令狐的有力,小青似一只迷途羔羊,乖乖的在后面服从。
不知道绕过了几道弯,上楼时令狐不让小青扶楼梯的扶手,又是在前面把手递给小青,被他拉上,他俨然一位大哥哥,小青搞不清到底是雨洒在了自己的脸上,还是酒从天而降浇灌了全身,只能在懵圈中尾巴似的跟着。

开门时令狐说他想听音乐,一曲曲佛歌空灵着世界,安抚了所有的忧伤。茶台、根艺、佛像、牡丹台灯、富贵墙挂图、十里桃花窗帘、一幅幅绕凉台一周的唐卡,怎一个雅字了的?他骨子里的纯净是寺庙宙宇的精灵化身,就连他的眉峰间的群山、脸颊两侧的千岛,无不写着一个禅字,他的佛修纬度不是一般烟火女子能够懂的。
小青欣赏着这位英国绅士一般的内心容量,这场雨就像伦敦的雾弥漫了整个房间,他一呼一吸之间的青春韵律和他含蓄的情感格调,都美轮美奂了这个浅冬的夜晚。令狐就像佛指下的观音水,而小青则像是他培养出的绿植滴水观音。被他养在室内的几株花草,有一种夜深犹恐花睡去,高挑银烛照红妆的娇羞。

令狐那种灵魂层面对佛的欢喜心,合着《我来人间一趟》的歌曲,像极了萧十三郎从远方骑着高头大马穿过滚滚红尘而来,从草地上把小青拉上马背,与他同乘一匹骏马飞奔向草原深处的画面景象。
小青梦一样转身,笑意盈盈与令狐握手,告别那一夜醉了红尘的雨,带着前生相许的目光,被今世深情相拥,走进来生暖暖的红尘深处。

楚丰华
2022.11.24
00:0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