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笙歌
文/徐颂颂
立夏已过,小满将至。
五月的清晨,微风荡漾着花香,轻轻推了推树枝上打盹的麻雀。耳边的空气总传来细碎的响动,应该是花种子破裂的声音,也有可能,是鱼咬青苔的声音。
发呆的过程结束后,我收起观赏金鱼池的目光,抬头看着眼前“洛阳博物馆”这几个字。它们嵌在恢宏庄严的建筑上,仿佛在昭告每一位游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尘封在古匣中的河洛文化史。
我并非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不是文史专业的高材生。我只是清早洛阳城中浣纱于溪的那一位少女,只是亘古尘世中顷刻散失的那一枚粒子,也仅仅只是悠悠黄河旁生长着一双眼睛的歇脚客人。
即便世界上的一切,仿佛都不属于我这个过客。我仍然将永恒的热忱倾覆于这片乡土之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幸而有博物馆的存在,可以让我这漂泊的粒子乘着风,飞回过去,感受河洛绵长的古韵与曼妙的气息。
洛阳城坐落在河南西部,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作为十三朝古都,她永远都是风韵倜傥,墨浓书香的模样。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主要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并且陈列各种珍宝、石刻品以及陶俑和三彩。此刻,我将要踏进博物馆,踏进这落满灰尘却熠熠生辉的河洛文明之中。
恍惚之中,千年一刻。我发现自己身上穿的早已不是牛仔裤和白衬衫,而是上黑衣下青裳,交领右衽,腰间束有宽带,脚着翘尖鞋。我对着铜镜看了一看,发现头发也由马尾变成了高高束起的发髻,上面还扎了一方青巾。原来我来到了先秦时代的洛阳城,这正是夏商周时期女子朴素的穿着。讶异之余,却又莞尔,信步向前,琳琅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纷纷映入眼帘。在这数不胜数的物品中,一只高约半厘米的绿松石兽引起了我的注意。来自夏代的它爬伏着,却也抬起头,微微张口,仿佛想告诉我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尘封的兴衰。这只玉兽通身长不过0.9厘米,却雕琢的无比细腻,我看到它的眼睛里,是我的眼睛。暗暗思忖:从公元前21世纪的浪潮,翻涌至公元后21世纪,在这混沌尘世中,仍然澄澈的眼神,大概就是它存在的意义罢。
在绿松石兽不远处,摆放着有“华夏第一爵”之称的夏代乳钉纹铜爵。作为酒文化中代表性的礼器,它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虽然纹路有些许粗糙,但是胎体轻盈,造型别具美感。在夏代,只有贵族才能饮酒,所以“爵”的背后蕴藏着地位与权力,现代文化中“爵位”一词的含义便发源于此。这一点,商周青铜鼎也沿袭了下来,鼎亦代表着权力及身份,譬如兽面纹铜方鼎、子申父己铜鼎、哀成叔铜鼎、错金银铜鼎等。尊尊青鼎,都身刻奇珍异兽,造型优美雄奇。除此之外,商周的其他青铜器也都展现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
忽而,我的衣着又变化了—这是一条素色的留仙裙。留仙裙缘起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虽带有褶皱却非常美丽,原来我来到了汉魏之时。在巨多的工艺品中,汉朝灯具可谓一绝,我的眼神久久停留陷在一盏名为百花灯的陶具上。这个灯仿佛一棵张开的大树,每个枝丫上都有形态各异的动物,或行走或蹲坐或玩耍,逍遥自在的样子倒让观看者觉得唐突了,默默寻思是否打扰到这些趣兽休憩玩耍。百花灯上人神物和谐共处,这是汉代“长生不老,羽化升仙”思想的体现。不禁感慨:如此绝妙的艺术品,集结了多少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啊!正是先辈们兢兢业业的工匠之心,才让我辈有幸观看到如此精彩的人工制物!
习惯变装的我很快就看到自己的新时装了,新换上的辰砂色蚕丝襦裙衬得我甚是好看,铜镜反射出我的特色妆容:细长的峨眉中间贴的是金箔花钿,形状应是牡丹花,腮红夸张的扫在颧骨两侧,青鬓侧插着一支鎏金步摇。我放下铜镜,摇了摇案几上的刺绣团扇,扇子尾部的流苏正和风而飘,没错,这是唐朝女子的装扮。正欢喜着,周遭发出吵闹的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我身处一家烧制作坊,唐朝的工匠们此时正在烧制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因以黄、绿、褐(或红、绿、白)3种釉色为主,故而得名。同时由于烧制过程中铅釉不断流动,所以各色交织,异彩纷呈。我看到工匠身边是各种各样的成品,有憨态可掬的马儿,婀娜多姿的女子,面目严肃的士兵等等,动物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拿起最为精致的黑釉三彩马,这种颜色实属罕见,是难寻的珍品。只见它昂头挺肩,坚毅执着地望着前方,巧妙的汇集铿锵之力与柔和之美,别具一格的工艺表现着大唐雄浑大气的风华。
时间滴答淌过,两个时辰后,我流连完了几千年的洛城史。除了以上珍品之外,我还领略到了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清代金丝楠木塔等各种文物的绝代风华,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我心中的骄傲之情与蓬勃之气,它们实乃中华瑰宝,人类宝藏!此生为我华夏人,为我中华青年辈,耳背先辈之教导,手攥先辈心血之物,肩必负我华夏奔腾之责!
在日落之前,我迈出了馆门,顷刻之间,牛仔裤与白衬衫回归,昭示我的现代身份,我回头向博物馆挥手作别,她在夕阳中微笑示意。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在夜幕中,仔细擦拭每件珍品的胎身,喃喃细语呵护古物们沉睡。每一个喧闹的白昼与寂静的夜晚,她都默默撑起一片港湾,只为这片土地的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洛阳博物馆,是洛城的心脏,是时间的归港,几千年的风云尽收其中。原来,她在我浣纱的小溪中,洒了一把昨夜星辰;她轻轻用掌心托住我这颗游曳的粒子;最后,她用丝抹云光,将我的一双眼睛,变成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