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回母校
文/余祥
鲜花盛开的时候,正是故乡四月的季节,天气有点闷热。昨晚去小巷的杂货店买零食和饮料,发现有罐头装的橘子,又看见旁边的水果摊上已出现了草莓和樱桃,那是故乡春天时常有的水果。
杂货店总让我回忆起小时候,那时在城东小学读小学,学校门口有一个很长的小巷,小巷里有很多小店铺。我喜欢去一家杂货店逛逛,在这里买一毛钱一包的冰水袋或者两毛钱一块的冰棍,这是儿时最大的快乐,也是儿时关于故乡最初和最深刻的印象。
记得小店的玻璃柜上放几个玻璃罐子,罐子里装着五颜六色的奶糖,还有各式各样的泡泡糖和棒棒糖,这里的商品都能够拆开零卖,信封可以一张张卖,尺子可以一把把卖,甚至粉笔也可以一支支卖。
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城东小学门前道路两侧的梧桐树,到了秋天,金黄色的叶子在风里被吹得哗哗响,随后飘落一地,像是散落在地的明信片。童年时小孩子总是玩得很开心,无忧无虑,在学校大院子里疯来疯去地跑,在池塘边玩水,在教室门前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捉草丛里的蝴蝶。印象最深的童年游戏是抽陀螺,玩陀螺的时候,先用鞭绳缠绕在陀螺上,左手轻轻地把陀螺按在地上,右手瞬间把鞭子抽离开陀螺,陀螺就旋转起来了。有时候我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发力抽,一齐停,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就算谁赢。童年时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寒暑假,但最痛苦的时候就是假期快结束时。按照学校的报名惯例,如果学生不完成假期作业,将不能报名。依稀记得二年级暑假快结束时,我还没有开始写暑假作业,距离报名只剩十天时,我开始疯狂地补作业,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报名当天又在教室里补习了大半天,距离报名结束还剩不到两个小时的时候,我终于写完了作业,尽管字迹很潦草,但总算赶上了报名的末班车。
这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回到了城东小学,我闻到了空气中潮湿的气味和鸡蛋煎饼的香味,看到了路两旁明亮的街灯,这令我觉得既陌生又亲切。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学校门口的梧桐树早已消失,门前的那个小巷也被拆了一半,再去寻杂货店,虽然还有,却已不似往日模样。抬头看了看似曾相识的教学楼,眼睛顿时湿润了。熟悉的下课铃响起,孩子们欢快地跑出教室,门口的小卖部也开始热闹起来,童年时的学校生活在我脑海里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放过。小学同学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但孩童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像成人社会中那么复杂,在小孩的眼里,玩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长大后,成人的眼里只有房子、车子和票子,只有工作和负重前行,没有了童年的快乐,但成长的一路就是失去的一路,我们在得到的同时必须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因为我们总要往前,往前走,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在夕阳的光辉里,梦想的火种在轻轻地舞动,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正站在教学楼上朝我挥手,仿佛看到操场上那棵熟悉的青松正朝我微笑,一次重逢,悄悄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离去,唯一留下的是美好而又回不去的童年。回忆是一种力量,推动我们更勇敢地走下去。
作者简介:
余祥,1992年出生,男。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律师。曾出版过畅销小说《玛雅的诱惑》,写诗数百首,获奖数次。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