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双搭扣鞋
文/茗品仁贤
一个人,只有爬上了记忆的臂膀,才能够亲吻到逝去的时光。当你沉下了一颗浮躁的心,才可以沐浴一汪忆水清泉的流淌…..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的不单是一段过往,触摸的那一瞬,感受的是一阵心灵的颤动,和一段与之年岁等长的旧时光…….
偶然间。我就看到了一张这样的老照片,一个本已模糊得没有了印象的儿时屁友的天真容貌又跃然眼前。这里用屁友相称是再确当不过的了,因为我俩本就是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孩子,熟悉得无须丝毫的遮遮藏藏……
只是岁月流水的侵蚀,啃噬了一本早已风化了的遥远日记,字里行间的记述已经找不出他这张照片上的生动。骤然间的发现,还真的让我怦然心动,欣喜若狂,一下子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封存的珍藏……
黑白照片的魅力就是如此地强大,真实,素净,拒绝修饰,留存本真。这才是它的价值,才是它的灵魂……
一个六,七岁小男孩的脸,俨然是稚气未脱,一副一眼便可看穿的装出的严肃表情后隐藏着一个调皮的憋住不笑的表情背后,才应该是他真实的笑颜。一身那个年代流行的土布衣衫,脚蹬一双缝有搭扣的土布鞋,右肩搭着一只军用水壶,左手还护着水壶,怕弄丢了似的。(当时此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炫耀资本。)右手弯臂胸前,紧握一本语录,(这本书包着封皮,看不出是什么书籍,但可以从书的尺寸,大小,厚度推断,它绝不是一本小学课本,更不可能是一本工具书,而小说之类的读物当时还在禁封之列,并且,一个孩子也不可能接触到或是阅读此类书籍,除非他是神童。从相片的背景陈设中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讲着‘一动三角五’提示语的造型师指导下,为了顺应当时的政治气氛而特出重点地摆出了这一个手握‘语录’,让人啼笑皆非的造型。)
从男孩想笑而又不敢笑出来的表情,毕恭毕敬,装模作样站立的样子看,他幼小的童心中也许自己也在纳闷?为什么大人们不让我手拿一串糖葫芦?或者是一个土玩具?哪怕是一个能吃的零食,水果也行啊?……
记录的影像本身是真实的,它原封不动的记录了岁月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已经弥足珍贵。在一个盛行谎言的年代里,去苛求一个孩子表现出应有的童真与真我,这个要求本身就是荒谬而无耻的。尽管这种风气还在延续,但我们也没有理由与权利去责备一个朦懂孩童,因为他根本就无力左右自己,而且,在他所处的环境和他小小的年纪,他还不懂得这样一个现象,‘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所以,我在此时此刻面对着这张老照片时,也非常地纠结,如果用成年人的观点与思维,我还是应该表现出一种恭维与赞美,哪怕非我所愿,自欺欺人也行。但我俩是一起长大的屁孩,我不想,也没有这个权力在这张发黄的老照片前有一丝一毫的虚伪,那意味着一种背叛。我还是要直言不讳说出我儿时的童言无忌,我不想于日后相见时再存后悔……
能记录下一份伪,也就是存了一份真。可喜的是,从这张老照片里,我还是去伪存真地看到了一份真实的存在。一身的布衣,一双搭扣鞋,真真切切道出了一段历史,诉说了一片情怀……
‘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年月,弟弟穿姐的旧衣旧鞋,太正常了,没什么奇怪的’。(照片主人公的原话。)那个时侯有有一句名言,叫‘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老三褂’。这个现象太正常了,一点也不奇怪。如果要感到奇怪,那一定是皇帝的新装……
搭扣布鞋,一般是女孩子穿的多,男孩一般只穿圆口,或方口布鞋。那时候一般的家庭都是自己做鞋,也有少数宽裕人家买鞋,或给鞋匠铺做鞋的。
做鞋的原料,就是家中不能再穿的旧棉布衣物,拆开后洗净凉干,变成一块块布片。整齐结实的,用于鞋面,其他的用于纳底。那时候要是有一块新布料做成布鞋的面子,那穿鞋的人面子可是大了去了,能一连数日穿着炫耀,不肯脱下来换洗……
在那个时代,做鞋的碎布料都一块一块地用面浆糊刷粘到一起铺于门板上架在院子中晒。层数的多少,决定了是做冬鞋,还是春秋穿鞋。那时的家庭妇女,都会有事没事地手握一只布鞋底在手中一针一线地纳鞋底,这种布料纳成的鞋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千层底。’
纳鞋底是一个慢功出细活的手艺。妇女们在纳底时,会在手指的食指或中指上套一个‘针箍子’。其形状就像是现在土豪们带的那种大戒指。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长满了天花似的芝麻大小的小凹点,其作用是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抵着针眼处的针屁股,将针头省力地纳入布层之中。纳鞋底的用针不能太大,如果是大针,则费时费劲,关键是阻力太大,也纳入不了。而太细又易断,断针事小扎手难受。所以,用二,三号针刚好适宜。底纳好后,一般都会簸箕不平,须经在木板下压上石头,或砖头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使之定型。而做鞋面子,则都是根据各人的脚掌大小,长短,套用‘鞋样子’的号码尺寸依葫芦画瓢地裁剪。最后就是上‘鞋帮子’了。过去上鞋帮子这道工序,都是交给鞋匠师傅做,双溪镇上就有好几个上鞋子的。记得石头街口有一个,电影院对面有一个,老小学路口上也有一个,一直到好几年前我回老家时好像小学路口的那一家还在操此旧业……
鞋子上好,还要‘绚’一绚。使得鞋面拱起定型,变得光滑丰满,漂亮宜人。如果是女鞋,这时就要用布条做成的带子和买来的搭扣装上,一双崭新的布鞋就这样做好了。不过,此时的布鞋,你在兴奋之余也大可不必急猴猴地想着立即享用,此刻,最多也就是满足你一下试穿的脚隐,然后再让你饱饱眼福罢了。因为新鞋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从柜子的最底部取出,平时想穿,没门。
一双母亲亲手做成的老布鞋,穿出的舒适和温暖,只有自己的脚和心知道,其感受无以言表,也无须言表。虽然现在的人们早已脚蹬名鞋,但心中的那双布鞋千万不能以敝屣而弃之。它的价值绝非现在的名鞋能与之并论,更不可同日而语……
一张老照片,一双搭扣鞋。记录了多少星星往事,就像是一曲舒缓的老歌又在耳边唱起。现在听来依然那么悦耳,那么动听……
小镇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镇来,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谈的谈,说的说,小镇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镇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