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伙庄纪事(七)
金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眼下的穷伙庄大变了。
也许改革开放以后,岁月和时代就开始同步发展了,特别是到了几十年以后的新时代,这早年的穷伙庄出现了神奇地腾飞。人们不再相信风水的迷信,穷伙庄不但赶上了大社会,而且还经过多次良好的机遇,让它成了流云湖水乡的明珠。
穷伙庄人牢记祖辈人没有文化的耻辱,近二十年来,穷伙庄的孩子家长们,都全力把投资用在子孙的教育培养上,对孩子都是从幼年抓起,大概水乡后生也都有很特殊的智力遗传基因,这六十多户人家平均每家都有一名大学生。有五名分别是哈佛、麻省、剑桥等国际名校的博士,高考都是竞争名牌大学,这里又成了远近闻名的高知庄。
那只有几亩地大的水上村庄,眼下村民们生活好了,文化提高了,大家发财了,住房也改善了,有的住到集镇,有的住到城里,这里成了一个空壳村庄。也许是人们为了记住这个穷伙的耻辱,后代人非要把这穷伙庄的原貌保存下来。
穷伙庄后代还真舍得投资,因为流云湖水乡已成了比较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这儿也成了风景游览区一角,正好在旅游专线分道岔口,有一个很雄伟的牌楼,穷伙庄三个大字赫然显目,就是从这庄出道的著名书法家写的,庄貌成了花园,那些老房子还是复旧的新材料质量茅草屋,窗子开大了,屋内都装修成浓缩的景观,家家都是民宿居,老锅老灶,袅袅炊烟,垂柳戏水,鸟语花香,很淳朴的原生态乡间接待,让城里包括远近的游客算是对穷伙生活一次情怀的体验。在旅游季节都是住的满满的。
原来小学校成了村史展览馆,门前有几个凉亭,书画长廊,每宅的墙上都有大风俗画,他们的思维还真现代,居然把穷伙庄旧貌浓缩再现,赋予了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村民广场是早年的荒草滩扩大加高的,条石地砖,可以停车好几十辆,还有民歌大舞台,每天晚上在不夜的灯光下,那些优秀的乡土民歌手载歌载舞,让那些民宿的游客们乐以往返,乡土菜馆的飘香好远,被抬土挖掘后那些水产品养殖池口,夜钓形成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垂钓养身的好去处,许多外国游客都来到这别具风情的小村庄。眼下,这里又成了长寿庄,十多名八九十岁的老人都集中居住在宽敞的寿星新寓,小公园的飞来椅上,当年的老穷伙还很有兴致地闲话沧桑,引来游客的关注,还引起那些挂在小树枝头百灵画眉的共鸣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