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在西双版纳“读万物”数次。我的忘年交、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辛勤老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正在热带植物园的宾馆里看一本精美的画册,突然发现有句话多了个小逗点。正当他要责怪这么一本精美的画册居然还有错时,小逗点开始移动起来。
原来是一只小虫!
他好奇地用笔尖挑翻这小家伙,猛然发现它长了无数只小脚。
他很想看看这小家伙如何凭借自己的弱小力量翻身,但几经周折,还是没成功。
此时,一阵轻风从窗口吹来,只见小家伙凭着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就翻转起身,并展开一对弱小的翅膀,飞出了窗外。
对小虫突如其来的举动,他差点下跪了!
小虫就是他的老师呀:它教会他如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借风、翻身、起飞!
天地万物皆为我师!我们可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呀!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之美,有三美:
一、个性美。望天树,拔地参天;香荚兰,匍匐向前;黑心树,刀砍不死;血厥树,见血封喉;大榕树,落地生根;凤尾竹,婀娜多姿;椰子树,亭亭玉立……
二、包容美。她把各种不同的植物、动物,都包容在了一起。
三、生态美。各种动植物姿态各异、相互依存、和谐相处、自成一体。
西双版纳的这三美,人类社会可否得到滋养和启迪呢?

向天地万物学习吧,他们是人类灵感的触点!
向鱼学习,人类创造了潜水艇;
向螃蟹学习,人类创造了钳子;
向飞鸟学习,人类创造了飞机;
向蝙蝠学习,人类创造了雷达;
向长颈鹿学习,人类创造了大吊车。

向天地万物学习吧,他们是人类精神的源泉!
人类还可向狗学习,学习狗的忠诚;学习狗的记性;学习狗的嗅觉。
人类还可向狼学习,学习狼的冷静;学习狼的聪明;学习狼的团结;学习狼教育孩子的方法:只要有机会,所有的狼都会一只小狼,以使其群体化;到差不多的时候,它们就会把小狼赶出狼窝,使其独立生活。
人类还可向鹰学习,学习鹰的精神,以达到:“存鹰之心而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颠!“的境界!

除了动物,人类还可以向植物学习,他们同样能给人启示与灵感。
向玉兰花学习吧!寒冬里的玉兰花,没有绿叶相伴,在枝头尽情开放、展示个性,之后,把整个枝头让给了绿叶,让绿叶在同一舞台上展露风姿,对“好花要有绿叶配”提出悖论。玉兰花给人的启示是:在位时,要尽心、尽情、尽力做;退位后,要让别人尽心、尽情、尽力做。

向白杨树学习吧!白杨树共性的树干从大地母亲汲取养分滋润着个性化的枝叶,个性化的枝叶又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雨露输送给共性的树干,个性与共性在同一颗树上得到了完美体现。白杨树给人的启示是:该讲共性的时候,讲个性,该讲个性的时候,讲共性,都是悲剧。

向铁线草学习吧!起初,可能是一支多情的小鸟从远方带来了一颗铁线草籽,掉在了石缝里,借着石板下的土壤,它开始生根、发芽、结杆,草杆被压在石板下,由于难见天日,只得弯弯曲曲,四处探寻,青黄不接的样子,让人担忧,但长出石板、重逢天日后,却郁郁葱葱、生机无限。铁线草给人的启示是:只要百折不挠,终有出头之日。
有一次,我在西双版纳讲学,在自由对话环节,台下递上了一张纸条问:
“ 孟先生,请问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好厉害的问题!一是问者可能真想知道我是谁;二是问者可能想打击一下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于是,我联想到了西双版纳的三种植物——黑心树、大榕树、望天树,便脱口而出:
我就是西双版纳的黑心树,刀砍不死,越砍越长!
我就是西双版纳的大榕树,见土就长,越长越旺!
我就是西双版纳的望天树,根扎大地,直插云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通天的,也是通人的!因此,“向天地万物学习,拜天地万物为师;接受天地万物的滋养,成为天地万物的精灵;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摘自2002年孟国泰深圳“走进新课程专题报告会”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