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董素印简介:
江苏省射阳县政务办董素印,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某市级网站特约编辑,从事新闻宣传、党委秘书、新闻采编、党史研究、政务服务等工作三十多年,100多万字新闻、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级媒体采用,获评首届鹤乡文化英才,入选《中华文化人才库》。

人民满意“一线牵”
文/董素印
周末,随着杂文学会采风团来到兴桥镇津富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采风,大数据智慧屏、人社通智能办设备等智能化便民服务场景,令人耳目一新,留连忘返。现场办事的几位居民兴奋地说:“智能化时代帮了我们大忙,你看,现在交社会保险费、查询人社信息什么的,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问题,不再让我们东奔西跑误时费力了!”满满的办事幸福感与喜悦感溢于言表。
伴随着5G时代的通讯革命浪潮袭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由设想逐步变成现实。跟随“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高分通过省级验收的脚步,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也随之同步推进,编制了县镇村统一的办事指南、事项清单、示范文本,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可查、同步提供;按照制定的标准化办事指南,镇级赋权24项,三级联办事项237项,秒批秒办事项9项,镇村全科受理86项;镇村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雏形基本形成,打造的一批诸如黄沙港镇“渔民服务中心”、临海镇“园区服务中心”等特色服务样板,更是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说实在的,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聚焦全县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了人社通、老年卡、水电气网报装等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延伸、下沉,精准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办理、联动管理,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同时,依靠数据支撑,加强政银合作,推进“盐之e政务”服务模式,布设一批镇村自助服务终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方便基层群众村口办、就近办、家门口办,真正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便民服务目标。
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便利的智能化服务风景还数全县最大的政务服务窗口——县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整个1.8万平方米办事大厅处处充满着智能化的元素:无人政务服务台、多功能无人服务大厅、智能化办税大厅、征信自助查询系统、建设工程自助操作系统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可用,可赞可叹,可圈可点。在多功能无人服务大厅,张女士开据一张税务发票,经导服人员指导,她用自己的身份证经过输入信息、人脸识别、确认信息等相关程序,仅两分钟就办成了事情。她说,如此分分钟就能办完事情的快速度,以前她想也不敢想!
是的,像张女士这样排队等候一两个小时,办事只需一两分钟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如今,5G通讯已广泛应用到政务服务的每个窗口、全部事项,“一分钟快办”遍及服务的每个角落。以整合的“一件事”为例,“不动产”一件事由过去多个部门一个多月办结缩减为现在的一个窗口“八证联办”当日办结;“军旅荣归”一件事由过去跑6个部门改为一个窗口办结;“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由过去一个多月改为两个工作日办结……
近年来,射阳县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梳理出50项一件事清单基础上,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的需求出发,在关联事项审批中,先后推出了新生儿出生、军旅荣归、开药店、开餐馆旅馆、企业开办、非税收入、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多项跨部门“一件事”,将涉及的相关审批服务事项打包,提供套餐式、主题式服务,实现“多门”变“一门”,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诸如“一件事”的一串串便捷、便民实例,彰显了5G通讯支撑着下改革创新,从而给办事群众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所以说,以改革创新享誉全国的射阳县行政审批局,今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成为射阳建县以来之唯一、盐城市机关单位唯一、全国政务服务系统县级唯一的全国最高荣誉。毫无疑问,这里也有中国电信的一份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