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涂雪夫者,涂国模也。四川省中江县人。曾供职于中央警卫团,中江县委组织部,德阳市纪委、文联。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四川省作协会员。
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散见于《高中生》、《南方航空》、《作家村》、《公仆与信访》、《大理文化》、《德阳文艺家》、《九寨沟》、《人民文学》副刊、《华西都市报》、《西部开放报》《东方作家报》、《德阳日报》、《德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杂志。2001年开始在《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汉语文学网》、《晋江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发表网络作品,其亲情、游记散文深受网友的推崇和厚爱。2011年,《涂雪夫游记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小说集《梦回京城》、《爱在深秋》,散文集《情系山水间》、《难忘的亲情》与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制作成电子书,如今已经在京东、亚马逊、咪咕、微信阅读等多家网站销售。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涂雪夫,请你百度一下涂国模,《百度百科》收录了他详细资料。

精品游记三十五
再见京城
作者|涂雪夫(中国四川)
今年春节期间,应儿子、儿媳的邀请,我和老伴以及亲家母、孙女一行六人,来到阔别24、5年的首都北京。
上次去北京是1993年8月,我带着儿子乘火车去的,在轻纺工业招待所参加一个文学颁奖大会。
到其他地方旅游,一般我只去一次,就觉得差不多了。但对北京,我情有独钟,去多少次我也不觉得厌烦的。因为我把北京看作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年华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啊!
我曾经在8341部队服役了7、8年,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富有情感。那里有我青春的足迹,有我的梦想和追求,那里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北京,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
祖孙三代同游北京,其乐融融,意义非同一般,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

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一下飞机,坐上机场线,在三元桥换上地铁10号线,在双井下车,住进了五星级富力万丽酒店。这里条件环境都不错,在双井地铁站上车,通过换乘地铁线路,可以到达北京的各个景点。这样既方便,又实惠,更不会堵车。
不过800多元的住宿费,是否显得贵了一点。所有费用虽然是儿子、儿媳开销,但对于我这个节俭惯了的人,确实有一点心痛。
儿子说,难得一家人出门旅游一趟,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既然儿子都这样说了,那我还有什么说的呢。

来回5天,时间虽然短暂,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北京的几个著名的景点,像故宫、景山、北海、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圆明园以及天坛公园,我们都跑到了。
好像只有在这些地方,还能找到当年北京的一点点感觉。
记得在北京当兵期间,为了让生活在乡村的父母到北京开开眼界,我放弃了三年以后毎年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分别让父母亲来北京游玩。除了八达岭长城没去以外,无非也是游览这些景点。并且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全部由部队免费提供食宿,报销来回的火车票。自己无非花一点公共交通、景点门票和在外就餐等少量费用而已。
回去后,父母逢人便讲儿子的孝顺,北京的美好。乡亲们非常喜欢听父母眼中的北京,更羡慕父母前世修来的福份,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
几十年过去了,一幕幕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如今,我们也老了,能祖孙三代同游北京,我想,这也许是自己一生孝敬父母的回报吧!

北京,已经不能与上世纪的北京同日而语了。四合院、胡同巳经消失得差不多了,郊区的菜地、庄稼地和果园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次鳞节比的高楼大厦。唯一还有一点点北京味道,能找到当年感觉的地方,也只有这些仅存的名胜古迹了。
如今的北京,人多了,车也多了,交通也方便了,来这里游玩的人更多了。我们所到的景点,看到是拥挤的人潮,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份宁静,那种温馨的感觉了。
以前到天安门广场,不管白天黑夜,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如今进入广场,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一个地接受安检,才能进入。这样一来给游客带来很多的不便。

进入其他景点,乘地铁都要进行安检,虽然人们的安全有了保障,但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不安宁了。
北京的房价,更是望而生畏。三环周边,房价一般在10万以上1平米。一般的工薪阶层,在北京是买不起房的。
在富力万丽酒店,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来自山西的朋友,他是酒店礼宾部的接待员,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很是说得到一起,我好像在遥远的京城有遇到了知音。他说,他和老伴以及两个儿子这么多年都在北京打拼,全家人租了一处屋子,房租每月都在3000元以上。如今大儿子26,小儿子24岁,都耍到有女朋友了。可惜,在北京像这样的工资收入,根本就租不起房,更买不起住房,两个儿子都没有办法在北京结婚安家。
他说他到北京工作这么多年,除了每年去一、两次毛主席纪念堂,寄托对毛主席的哀思之外,北京的其他景点他都也没有去过。他说他不是不想去,而是为了节约开支,为两个儿子筹办婚事啊!这是一位多么负责任的父亲!我为结识这样朋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初二那天,我们8.36从双井出发,在北土城换上8号线,10过到达霍营下车。11.06分黄土店坐上市郊铁路S2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八达岭站下车。
八达岭车站太小,房屋陈旧,游客上下车特别拥挤,秩序也相当的混乱。站台没有一个遮风避雨之处,根本就不像一个车站。这跟首都的其他建设极不相称,严重地损害了北京的市政形象。

这次北京之行,也给我留下大大的遗憾。到了圆明园周边,没有找到一家吃饭的地方。在清华西门给孙女照了相,沿街去找歺馆,发现几家鸡毛小店,一问都没有大米饭卖。我们一大家子饿着肚子,走进园内,在路边发现一家苍蝇馆子,也只好饥不择食,一人吃了一碗杂酱面。30元一碗,价格贵得吓人。孙女想买一个棉花糖,也是30元,我们给孙女讲清道理,也只好放弃。
儿子感冒,又拉肚子,跑了一大圈,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才找到一个方便的地方。而且厕所离得很远,没有任何标识。儿子在回来的路上,又迷失方向,半天没有会上面,心里都非常着急。

等会面后,其他人又要上厕所,时间就这么耽误了。眼看太阳就要下坡了,离圆明园的主要景点大水法、西洋楼,不知道还有多远,心里一点数都没有。老伴提出打道回府,我有点生气,认为既然来了,就应该去看看,拍几张照片也行啊!
我虽然在北京当兵七、八年,到北京体育大学射击场去打靶,也多次从圆明园外路过。那时,这里还是一遍庄稼地,根本就没有进去游览过。
我固执己见,随着人流,朝大水法走去。路上的观光车,拉着跟团的游客来回穿梭。看到时间不早了,担心孙女走这么远的路吃不消,打算坐坐观光车。很遗憾,就是空车,他们也不会搭载散客的。

好不容易走到大水法,天已接近黄昏。几个守门的保安,站在半掩的大门旁收取小门票。见到这种情况,我们只好放弃。在铁栅栏外拍了两张照片,也算了确了来圆明园的一个心愿。
这次北京之行,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我的小孙女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当我们要离开北京时,小孙女说,她不想离开,她要在这里上学。我说,等你以后考上清华、北大,我们再一起送你来北京读书好不好。小孙女会心地笑了……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