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生命
文/陈华艳
我曾走在林间,任红色的蜻蜓在我的手间停留;我也曾在荒了些年的田里,追求蝈蝈的厚待。在这时,我往往能感受到,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那种恬适与奇妙,让生命更纯真,让生活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飞扬,真是妙不可言。
在林间,蜻蜓不知道那是人的手,在田里,蝈蝈不知道那是人的手。它们不知道有一定的未知的危险性存在,而停而留。尽管停留的时间很短,我依然感受到生命之间,那些许莫名的相信与牵绊,或者说缘份。今生今世,遇见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我是一个“感觉主义”者,从某方面说我是的。内心所喜的职业也多是自己大脑意象里延伸出来的触角,比如我喜欢做一名画家、理发师、厨师,完全是自己某些经历某些经验的延展,画家是因为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书画天赋,理发师是因为自己每次去理发店都感觉很惬意(在某个时间点把自己交给别人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厨师是因为自小就在家学会做饭炒菜,折、洗、炒一套过程给人带来的感觉很好。
这种感觉,在识人上往往容易犯错,对于感觉来说人心难测,但在对待其他生命上则很有意思可言。
感悟生命,首先要做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慌慌张张,也不可有功利倾向。第二是学会安静,在一个没有危机的空间里,把心躺下去,倾听自然的动作与反馈。
感悟生命,让我相信自然里,有某种牵绊与情丝藕连,这种牵绊一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所在,相信生的真谛,二是可能会导致人陷入某种顿失的迷茫中去,里面满是空旷与虚无,让人无所存与参悟。
感悟生命,便是这般修行。与物修行,与时光修行,最主要的是与己修行。长大些时,我常常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告诉自己,如果这一关你都过不去,一辈子该怎么去度过!?我们需要审心,需要明困,需要气魄。网络上常常爆出某某自逝的消息,让我感叹生命的沉重与无力。其实人生才不过七八十年,这七八十年还不够人去修而养而息啊,远远不够我们去发现自己寻找自己。因此生命不需要沉重,而需要厚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的这首大风歌,气势及包容精神十足,值得我们学习,有所悟,有所用。人生需要豪迈,需要有气有势,只有敢“一览众山小”,才能在与物与己修行途中,多些包容,多些气度,多些能直能曲。
感悟生命,我们要追其第一种,找到生而为人的价值。不做第二种,避免陷入无端的枉然。
作者简介:
陈华艳,男,27岁,贵州松桃人,学历本科,毕业于贵州理工学院;热爱文学,松桃作家协会成员。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