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友谅误交康茂才
元朝有个规定,各个府、州、县,每年都要分两次往行省解运地方赋税。因怕路途土匪打劫,往往各地都要选派武功高强,机智。灵活的官员押运。
至正八年秋,沔阳州选派武功高强的典史陈友谅押运税银去武昌行省。陈友谅文武双全,又因千总引荐,在他二十岁那年,便在衙门谋了一份典史的职务。
陈友谅带了一个衙役,两个家丁随行,还带了一匹骡马,驮着税银出发了。一路风尘,万分小心,疾速赶路,仅用了一天时间就顺利地到达了湖广行省首府武昌城。随即,又圆满地完成了差事的交割手续,才安心就寝。次日上午,陈友谅打发两名家丁安排众衙役们带着骡马在城外客栈安歇,只身从驿馆出来,打算到武昌城逛逛。刚走出大门,忽然发现一青年官员正坐在驿馆外回廊里捧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陈友谅感到十分诧异:“这青年肯定也是押解税银来省的官员。怎么别人都出去逛街,他却在此读书?难道是手头结据?不如我来请他出去同游,算是多交个朋友吧!"于是,他走上前自报家门:“在下,沔阳州典史陈友谅。敢问足下尊姓大名?’
那正在读书的年轻人抬头看了一下眼前的青年,只见他体貌伟岸,仪表堂堂,身佩长剑,威武精神,便连忙起身还礼,答道:“在下,蕲春县主薄康茂才。”
陈友谅说:“众同事都上街消遣、游玩去了,康兄为何独自在此读书?”
“正因为众人都出去了,这驿馆才清静,我才好坐在这回廊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此处僻静,又有金风作伴,何乐而不为?"康茂才说。一
陈友谅接着问:“看来康兄如此这般用功,莫不是也想考进士不成?”
“哪里、哪里,陈兄见笑了。只因家父过世不久,尚在服孝中,不敢恣意放纵。”康茂才解释道。
陈友谅心想,看来此人是个孝子,心里十分敬佩。于是想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和志向,故而说道:“康兄真乃孝子,想必学问也肯定不错,小弟想请教一二,望康兄不吝赐教。”
“陈兄客气了,请讲。”
“好!”陈友谅在他对面坐下,说,“我平生最仰慕西楚霸王(项羽),但他却败于汉高(刘帮)之手,这霸王因妇人之仁而失天下。汉高则因无妇人之仁而得天下,康兄,若换作你,你当做哪个呢?”

“这个……”康茂才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沉思了一会才说:“陈兄,你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我既不会有汉高抛父弃子的魄力,更不会有唐宗胁父弑兄之手段。若有人以老母相逼,不才,也只能像徐庶那样'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看来,康兄是个孝悌忠义之人,小弟为难康兄了!"陈友谅说完,便邀请康茂才陪自己去黄鹤楼游玩。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城附近的蛇山上。蛇山状似伏龙,与对江汉阳的龟山隔江对峙。此处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黄鹤楼则早有“天下第一楼”之美誉。陈康二人登临蛇山,游黄鹤楼,不禁怀古思情,心里格外激动。陈友谅环顾蛇山,突然说:“英雄就该葬在这蛇山之上,俯视着滔滔江水,与天地融为一景,供世人瞻仰。’
康茂才听了陈友谅的话,不明其意,只是恭维道:“陈兄别有抱负,奇志非凡。佩服!佩服!”停了-会,又说:“陈兄能否即景赋诗一首,茂才愿洗耳恭听!”
陈友谅略一酝酿,便说:“好!恭敬不如从命,那小弟献丑了!
蛇山北望大川流,
江城十月赏金秋。
黄鹤无影楼自在,
万古骚客恨悠悠。
古来龟蛇用武地,
天降神兵亦为愁。
英雄何须埋桑梓,
无限江山是吾求。
康茂才赞叹道:“好诗!陈兄果然气慨不同凡类!衷心祝愿陈兄日后宏图大展,梦想成真!”
未曾想到,这次偶遇,陈康二人竟成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更未料到,十五年后,康茂才投靠了朱元璋,并为朱元璋设下诈降之计对付陈友谅。只是陈友谅却在临危时刻,误认为康茂才是他的至友,深信康茂才是真心想投降自己。尽管他的结拜弟兄张定边极力劝阻,提醒:“康茂才投降有诈,千万不要轻信!”但是,偏执己见的陈友谅竟不采纳他的意见,我行我素,亲率部队抵达了江东桥。此时,陈友谅三次发出接头暗号,却不见康茂才来接应。而这时,陈友谅已误入了康茂才设置的包围圈里。结果可想而知,陈军惨败。江东桥一战,陈友谅元气大伤。此时,他才觉醒,自己误交了奸人康茂才!

再后来,在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被朱元璋杀害。张定边身披百矢,将他的尸体抢回来,连夜运到武昌蛇山。将他的铠甲、血衣、兵器埋在蛇山南麓。冥冥之中,正应验了陈友谅当年在蛇山上说的话:“英雄就该葬在这蛇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