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爱诗人简介】吴先彪,苗族,笔名标舍、二戒,贵州印江人,地质高级工程师,第二届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现任贵州美乐健康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也从事诗文写作。几十年在西部地区野外工作(贵州云南新疆等地),现居贵阳。作品散见《中国诗歌网》、《中国爱情诗刊》、《桃花源主流诗刊》等。系《中国爱情诗刊》·【中国爱情诗社】在线诗人。

二戒诗三首(原创)
☐ 二戒(贵州)
□母亲的口才
母亲走到哪里都能演讲
从桂花树说到村里哪里有个姑娘
从哪里在办喜酒说到哪里在哭丧
从自己的身世说到孙们的挑食
从乡下的院落说到城里的广场
从金黄色的油菜花说到蜜蜂说到蜂蜜
从黄豆说到磨豆腐到热腾腾的豆腐上桌
从牛说到牛耕田到牛下崽
从小树苗说到树掉皮到树可做嫁装
每当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
一家人都象学生听她在演讲
她总是拿天上的星星打比方
说哪颗星星最明最亮
说天上的星星也在看下面的人
看谁最勤奋最善良
听她演讲很多年
孙们都当上老师上了讲台
她说就她们那一代人不划算
年青的时候有力气又没处使
她说现在到处都是金子
去检纸壳垃圾也能过得好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厉害
她在没有粮食时靠野草能养几头肥猪
她在风雨时没让儿孙们受凉
现在她躺在床上不能演,只能讲了
我说送她去医院看病
她说树老了没必要挂那些瓶瓶罐罐
母亲就这样还是在讲
从春分说到了白露
从高歌说到了小曲
从公鸡打鸣说到了暮色苍茫
只要有母亲在的地方
就会有抒情和评论
●父亲的老工具
父亲八十岁了 还一个人
在家操着他的老工具
锄头板子洋洋洒洒,在地里
一载又一载着墨正楷
写完了交公粮交余粮的基础题
仿佛还末写完感恩土地入怀的作文
几十年来嚼碎黄昏啃过月亮
活着就是把儿孙种进土壤
他的汗水总是顺着禾苗淌
他的眼里有穿赿未来的光
每个季节会盘算种点什么
看儿退休了,又用目光
推送着孙们 层层攀爬天梯
小时候我跟着父亲手臂的肌肉一起成长
现已愈五旬,手指还是没有父亲的粗壮
我的手指敲打健盘不太灵活
父亲的指关节捏起来还是咯咯的响
家中老木屋的柱子被虫蛀了眼
父亲的脊背还是那么硬朗
父亲的土地和他的梦想生生不息
父亲的锄头和他的额头一样闪亮
土地结了一季又一季的瓜果
父亲满怀一代又一代的期望
父亲的锄头是土地亲吻亮的
换了一把又一把
父亲的额头是太阳磨擦亮的
几十年铮铮闪光
父亲偶尔会打微信视频
我知道,他是想看看
他种的庄稼长得乍样
我在退休后,闲不下来
想起老父亲,心里发热眼里泛起了光
●行走在贵州高原的斜坡地上
行走在贵州高原的斜坡地上
道路四通八达令人神淸气爽
不经意走进一个山湾
看见了一座截肢的瓦房
好端端的三间木柱瓦房
因儿子在城里分了安置房
就钜掉了一间
说是城里的房占用了耕地
要用这山旮旯的宅基地来补偿
现在房不象房
中堂不象中堂
只是他娘还是那个娘
那一间撤了的宅基地上堆了杂物
儿孙们回来在中堂铺上了床
椽檐钜了,还有那顶上的梁
这一钜
改变了亘古的结构
鲁班师傅殚精竭虑,从未想到
自己的作品可以精减成这样
看着那割钜的新鲜的伤口
让我怀凝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时尚
他娘热上了茶,拿出了瓜子
给我摆起了家常:
疫情期间儿子在城里找不到事干
只好回到家里把田土又来翻
以前外出打工丢了荒
现在翻起来比开荒还费力
我们农民就是农民
城里的生活不习惯
水费电费卫生费
已足够我们的口粮
房前屋后随便酒上点菜种
长出来都够一家人吃
城里生活虽好
但还是家里种地才不慌
仅靠救济,我们的双手又生来搞哪样
城里车堵得很,人多声音杂
我们农村随便可以走走逛逛
水泥墙夏天热,冬天冰
我们还是习惯了木瓦房的冬暖夏凉
诗人啊,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
你还在营造你意象的曲径通幽
你还在构思你语言的峰峦叠嶂
你还在闲情逸致的吟花赋月吗
你还在略带忧伤的你侬我侬吗
诗人啊,是不是该站在这时代的风口上
听盛世之音
也感受着风的凉
除了歌唱这个时代的伟大
还应用朴实的语言
揭开时代进程的伤
城镇周边的土地是良田
为何要建那么多的楼房
山旮旯的土地有几分?
土地开发怎么想到了农民的宅基地上?
农村有农村的衣裳
为何要穿成城市的模样
要坚守农民这块阵地啊
新农村建设看到了希望
让城市更加发达 展示富丽繁华的形象
让乡村更加美丽 保留清爽纯朴的景象
行走在贵州高原的斜坡地上
道路四通八达令人神淸气爽
●组稿:江飞。编辑:随缘若水。审核:江飞。来稿请精选3首+照片+简介,投至主编江飞微信:za41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