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宿迁之战中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营长——马金山 马长荣 口述 牛金元 沈书宇整理
按语: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泌阳县东部山区的张楼、焦竹园两村,一度是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所在地,无数革命先烈就牺牲在这块红色沃土上。仅泌阳县城东边的铜山、王店、高邑、马谷田四个乡(镇),就有298名烈士在当地或外地流血牺牲。在江苏省宿迁之战中战死的英雄营长马金山,就是其中的一位。《泌阳县志》(烈士英名录)记载称:“马金山,男,1906年2月生,王店区张楼村人,1935年9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二十五军营长,1946年12月在江苏省宿迁地区张家圩战斗中牺牲。” 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烈士家属马鸿章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军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向烈士家属马鸿章先生颁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为喜迎二十大,奋战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利用星期天驱车去到铜山乡铜山沟大庄子村,走访烈士马金山的女儿马长荣,调查了解其父马金山的革命人生。马长荣老人今年92岁了,耳朵不算很聋,记忆力尚可,父亲参加革命的有些事大体上还能讲明白。但因为他在幼年就失去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天长地久,哭坏了眼睛。我们在采访中,亲眼看到马长荣老人谈起父母时多次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现根据马长荣老人的陈述片段和烈士马金山的嫡孙马朝生的口传和他家中存放的一些历史资料证书,证件,笔者加以佐证梳理,归纳成文。烈士女儿马长荣诉说父亲马金山的苦难家史 清朝末期的1906年,马金山出生在泌阳县王店区张楼村的一户贫苦农家中,马金山的父亲马進秋一年四季靠挑担子买豆腐养家糊口,马金山本人从小就学会割草放牛,长到十五岁那年便去给大户人家打长工。民国8年(1919年)泌阳发生特大疫情“大家病”(即瘟疫),其父母没钱医治,双双病亡。他自己长到二十多岁了,,没钱成家,仍是单身汉。此时,泌阳东部山区农民因生活所迫,自发兴起“光蛋会”,他积极报名参加这个组织,并带头“吃大户”,思想深处慢慢埋上了“同情穷人、仇恨地主”的革命火种。有一天,他发现村边破庙中住有逃荒要饭的母女二人,白天拉棍外出讨饭,晚上就在破庙中安歇,十冬腊月,衣食无着,十分可怜。马金山便将参加光蛋会“吃大户”抢地主老财家中的残食剩饭让母女二人饱餐一顿,母女十分感动,母亲跪在马金山面前,请求收留她的女儿,以报答救命之恩。马金山同病相怜,立即把她母女二人领回家中。得知她们母女是西平县老王坡人,女孩名叫杨妞,年方十四岁,其父在西平老家被土匪打死,为了活命其母逃荒要饭来到这里。当时,马金山的哥哥马鸿章已经成家,正为弟弟找不到媳妇发愁,便从中撮合,想成全这门婚事,杨母同意女儿杨妞当马金山的童养媳。杨母临别时马家送给杨母两升小米,当做返家的盘缠费。杨母走后的第二年,经兄长马鸿章操办,便给马金山,杨妞二人举办了简单婚仪。婚后第二年,先生下女儿,取名马长荣,后又生下儿子,取名马长林。小两口相爱有加,同甘共苦,倒也幸福。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日本侵略者入侵我国,到处烧杀奸淫,国民党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积极反共,闹得民不聊生。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三月的一天,一伙国民党匪徒借口清查“光蛋会”,到马金山家翻箱倒柜,将水缸砸烂,临走还将马金山珍藏的半布袋黄豆种拎走。马金山十分恼怒,血气方刚,前去抢夺,匪徒就用枪托子朝马金山身上猛戳,使他一连几个月卧床不起。此时,在张楼一带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王国华、周俊鸣等共产党人,便来到马金山家进行探望和安慰,不断向他灌输革命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控诉日本鬼子的罪行,动员他参加红军,跟着中国共产党打天下。马金山在王国华、周俊鸣等共产党人的循循诱导和帮助教育下,阶级觉悟逐渐提高,思想进步很快,官逼民反,舍弃小家,参加革命,投奔红军的意念油然而生。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去到本村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络点马长富家里与红军游击队队长周俊鸣单线联系后,报名参加了红军。之后,他将哥哥马鸿章喊到自己家里,郑重地说道:“哥,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我决定离开咱这个穷家,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又指着妻子杨妞说:“往后您娘仨我就托付给咱哥照管啦!”哥哥深明大义,同情革命,同意帮助弟媳杨妞照顾全家,将一双儿女拉扯大。为了表达心意,马鸿章让妻子连夜为弟马金山缝制了一件小夹袄。临走时,马金山特意对刚刚懂事的女儿马长荣嘱咐道:“大妮呀,我这次外出去做大生意了,时间很长,不知何年才能回来。往后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不惹她生气,在家里要操心,看好门子,带好你的小弟弟。将来等你长大出闺时,我将赚的一大把钱拿回来好好陪送你!”说后,抱起儿子马长林狠吻一口,然后去到坟墓地给父母叩了四个响头,缓缓离去……。没有不透风的墙,马金山秘密参加红军的事,终于风生水起,走漏了风声。一日,国民党王店区邓庄铺联保处的一个“狗腿子”,突然持枪窜到马金山家里,对杨妞质问道:“您男人到哪里去啦!”“去汉口做生意去啦!”杨妞答道。又问:“做的啥生意,他给家里报了信吗?”“不知道!”“啪”的一声,狗腿子甩了杨妞一耳光,并威胁说:“啥时候查出您男人真的投了‘共’,党国首先活埋你!”说罢,狗腿子扬袖而去。杨妞本来胆小怕事,经坏人一吓唬,神经受到刺激,不知所措,夜不能眠,慢慢神经失常,不几天便撇下儿女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信,可能出走不久就客死他乡了。说到此处,马长荣的眼泪又噗索噗索地流了出来。她说,妈妈离家出走时,我只有七岁,弟弟马长林只有四岁,父母离开我们已有87年头了,之后,姐弟二人从没有见过父母的面。我们长大成家后,仍然思念父母,一见面就互相抱头痛哭。每年清明节,都到村外大路上给早已逝去的父母烧纸“送钱”花。在我弟弟马长林82岁那年,他还带领自己的妻子刘玉荣和儿子马朝生,怀揣珍藏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和《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去到江苏省宿迁市张家圩父亲马金山战斗牺牲的地方,悼念烈士们的亡灵。跟随“老八团”痛打日本兵家父马金山离家后,立即参加了以王国华为指导员,以周俊鸣为队长的红军游击队,马金山经常与队员们夜聚明散,活跃在泌阳、确山、桐柏、信阳一带,抓坏蛋、打土豪,与国民党反动民团周旋斗争。中共中央在竹沟镇设立中原局后,马金山所在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八路军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俗称“老八团”。之后,王国华留守地方,周俊鸣带领“老八团”跟随八路军高级将领彭雪枫东进抗日。在抗日斗争中,马金山跟随“老八团”团长周俊鸣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同日本鬼子、皇协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马金山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多次立功受奖,不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也由普通战士升到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前,他已经成为一名很好的指挥员,晋升为新四军四师的一名营长。在一次“反扫荡”中,面对敌人十倍于我的强大兵力,马金山率领新四军四师独立营近500名战士,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办法,声东击西,时而集中攻坚,时而化整为零,经常口啃干粮,睡在野地,餐风露宿,转战在马公店、归仁集、朱家岗一带,甩掉敌人的尾追堵截,最大限度的减少我军伤亡。历经40多天,端掉敌人据点3处,缴获轻重机枪8挺,步枪210支,子弹2万发,手榴弹500颗,打死打伤日伪军80多名。“反扫荡”的辉煌战绩,受到时任新四军四师师长、政委,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将军的嘉奖,夸他“作战勇敢,是一位很好的指挥员。”英雄营长马金山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和国民党 反动派出 兵山东“摘桃子”,抢夺抗战胜利果实,1946年11月,蒋介石调遣军队28个半旅,兵分四路围攻我苏北鲁南解放区,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局高级将领陈毅、栗裕指挥20万的兵力,首先打响宿迁保卫战,共歼灭敌人二万余众,为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首战告捷。张家圩是宿迁地区泗阳县的一个农村小镇,距县城24千公里。1946年12月17日,华东野战军二十五军马金山营长受命带兵攻打盘踞在张家圩小寨中的一股国民党顽军。此寨四周挖有护城河,河外边布有障碍物,寨墙上设有4座碉堡,配有轻重武器,敌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足智多谋的营长马金山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攻,势必会造成巨大伤亡,于是,他采取“土坦克”先攻打南寨门,在攻寨中每个“尖刀班”头顶一张大方桌,用湿棉被将方桌顶面和四围紧紧围罩着,使用这种“土坦克”,子弹穿不透,炸弹也炸不开,在我军炮火掩护下,攻寨的战士们顶着方桌行进,当行至跟前时,将点燃的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投向碉堡中,“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开,攻寨的战士们乘势攻入寨中,“缴枪不杀”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守寨的敌人纷纷举手投降。马金山营长在激战中,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子弹如雨,一颗流弹击中他的头部,当即倒下,壮烈牺牲,时年39岁。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们.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向马金山烈士的家属马鸿章先生颁发了《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讲:“查马金山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之尊重。特发此证,以资纪念”。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参谋长、马金山营长的老上级周俊鸣在给马金山烈士的胞兄马鸿章的慰问信中写道:“鸿章先生:马金山同志生前是个很好的指挥员,作战英勇,可惜在四六年张家圩战斗中光荣牺牲。但这血没有白流,无数同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取得了今天的全国解放胜利。因此,马金山同志是很光荣的,你们家中为有这样的子弟也是非常荣誉(幸)的。最后,请在生产中为增产而努力。周俊鸣八月二十九日”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俊鸣写给烈士家属马鸿章先生的慰问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任重而道远!”马金山烈士牺牲已经76个年头了。但他的鲜血并没有白流,是革命先烈们用肉体搭起了新中国的城墙,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了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们用无限的血与汗创造出美好的今天。我们在采访中面对烈士证书,心潮起伏,无限感慨,暗暗发誓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继承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努力践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让革命烈士们永远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