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 掌舵人•毛泽东
第六集 大会师
编剧:花香
导演:心如大海
资料收集:心如大海
音频收集音及合成:花香
编辑发布:阙连秋
……………
演员表:
毛泽东,徐向前 ,陈昌浩,叶剑英,朱德,林彪,聂荣臻,甘人
张国焘,朱德,叶剑英,贺龙,任弼时
蒋介石,晏道钢,刘湘,贺国光
……………… 演 员 表
旁白——尔凡
*毛泽东——真实
*徐向前——龙之梦
*陈昌浩——壮志凌云
*叶剑英——醉过知酒浓
*朱德——蒼裡
*林彪——壮志凌云
*聂荣臻——老吴
*甘人——苏恭
*张国焘——沈天根
贺龙——黄华
*任弼时——心如大海
刘伯承——黄华
*蒋介石——铁石
*晏道钢——心中的太阳
*刘湘——心如大海
*贺国光——醉阑珊
旁白—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走出了千里草地,在包座与先遣部队会合。
此时毛泽东兴致勃勃的与前来迎接的徐向前陈昌浩一一握手,并急切寻问
毛泽东—— “向前呢,有没有吃的喝的呀,得先填饱肚子,啊”
徐向前——“都准备好了,主席请”
毛泽东——“ 好,走啊,先去好好地吃一顿”
徐向前——“主席这边请,这是我们自己烙的大饼,还有当地的土豆”
毛泽东——“哦,好吃。你们的任务完成得不错呀,昌浩呀,国焘同志有消息吗”
陈昌浩——“主席,还没有,我和向前同志都为左路军过草地担心呢”
毛泽东——“哦,你们对红军下一步行动有什么好的建议呀“”
徐向前——“经过调查研究,我军按原订计划经拉卜楞出甘南,还要走四天时间呢,一路上会遇到许多敌人骑兵。如果从班佑向东北转移,很快就会到达甘南了,前敌指挥一致认为,抓住时机发起包座战役”
毛泽东——“好,这盘棋胜负的关键是要走好两步,第一是歼灭包座的守敌,要速决。第二呢就是把握好消灭胡宗南增援部队的时间地点”
徐向前—— “鉴于三方面军未出草地,我提议由四方面军的三十军和四军来承担”
毛泽东——“很好,就这样决定。我希望向前同志和剑英同志亲临前线与先念同志一起指挥战斗,确保出战必胜”
徐向前—— “是”
旁白—
成都蒋介石官邸,蒋介石一干人来到会议室,他表情严肃怒目而视,刘湘急忙向蒋介石报告
刘湘——“报告委员长,共匪已窜出草地跑了,卑职不才愿受处罚”
晏照刚——“委员长,共匪贺龙和肖克的部队有与朱毛汇合之势呀”
蒋介石—— “我想问一问,你们刚才把朱德毛泽东的军队叫什么?”
刘湘——“共匪,朱毛共匪”
蒋介石——“我还要问,世界上有这么坚韧的匪吗,你们堂堂党国栋梁,有这么好的正规军,你们打胜过几次呀,对这支永远打不败的军队还谈匪?”
贺国光——“委员长,红军北出甘南,不只是与贺龙肖克部会合,极有可能去陕甘与刘志丹和徐海东合流,如果再加上徐向前部队,那共军可就……”
蒋介石—— “不管怎样,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到了人困马乏的时候,这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我们还是有机会的,你们动动脑子,考虑一下下一步的部署。哦,电令49师武成仁坚守住包座,不得有误,同时电令胡宗南杨虎城布兵腊子口一线,阻止共军进入陕甘”
贺国光——“是,委员长放心”
旁白—
包座战役大捷后,毛泽东、叶剑英、徐向前和陈昌浩在右路军指挥部开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接下来红军北出陕甘的路线。叶剑英说
叶剑英——“主席呀,蒋介石日前下达的关于在草地消灭红军的命令,敌李家钰部接通松潘,封锁岷江堵住东边的去路,严密封锁我北出甘南的通道,敌人的目的就是把红军困死在草地中”
毛泽东——“如果再耽搁时间,不仅我们刚刚打通的北出甘南的通道被封锁,而且再突围北上也失去了先机呀”
旁白—
此时陈昌浩坐立不安,他先去电报室询问左路军的消息,又急忙回到办公室对徐向前说
陈昌浩—— “向前同志,到现在还没有收到国焘政委的回电,也不知道左路军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出草地”
徐向前——“主席,如果左路军遇到困难,我们是不是可以派一个团去接应一下”
毛泽东—— “一个是发电报摧,一个是派部队去接应”
陈昌浩——“ 可是,敌人留给我们的时间允许吗”
毛泽东——“允许,从蒋介石发布命令到完成包围大约要五到七天,如果国焘政委在五天之内走出草地,就没有问题”
旁白—
左路军指挥部,张国焘来回踱步,漆黑的窗外雷鸣电闪大雨磅礴,此刻的张国焘也像这雷雨一样的不平静,当他得知毛泽东发来敦促左路军北上的电报时,便命令黄秘书回电,强调草地暴雨成灾河水暴涨,执意折返南下重回阿坝。
此时,朱德冒雨来找张国焘,张国焘见朱德前来,急忙说
张国焘——“总司令呀,我腻了一份报告,你看看,如果没意见就发出去”
旁白—
朱德看完这份报告,强压内心的怒火,斩钉截铁地说
朱德——“我有意见,你借口葛曲河水上涨拒绝北上,这是站不住脚的”
张国焘——“你看这雨一直在下,明天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再说我们快没有粮食了,红军饿死在草地上谁来负责呢”
朱德——“为什么右路军恰恰没有饿死”
张国焘——“就是走出草地,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总司令同志,我们的出路就是南下呀”
朱德——“红军北上抗日,是中央决定的,你和我是同意的,共产党员不能否定党的路线,这个电报我不同意,也希望你认真考虑”
旁白—
张国焘最终原形毕露,其野心是另立第二个中央,并宣布开始二次过草地南下西康,一度妄想对毛泽东采取极其恶劣手段。为躲避红军打红军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决定红一军立刻离开班佑。为尽快北出陕甘,部队连夜行军,很快到达了腊子口。为了打出一条北上坦途,中央决定发起腊子口战役。
前线指挥部,毛泽东和聂荣臻、林彪一起研究如何攻克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腊子口,林彪正在向毛泽东汇报
林彪——“我军北出甘南有三条路可走,一是绕道青海折回甘南,再是东出甘东北,三是捷径腊子口”
毛泽东——“哦,腊子口是我们北出甘南的必经之路”
聂荣臻——“据杨成武报告,他们队伍里有个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上去过”
旁白—
此时毛泽东笑着看了看林彪和聂荣臻,然后回头招呼警卫员
毛泽东—— “甘人呢,过来一下”
甘人—— “到,毛主席”
毛泽东—— “荣臻呀,他是我的警卫员甘人,也是个爬山能手呀。甘人呢,让你去爬山怕不怕”
甘人—— “不怕,我从小在山里长大,什么样的山都爬过”
毛泽东——“ 荣臻呀,甘人出生云南,和母亲讨饭到贵州,如今随红军打到了四川,他也算是个“云贵川”呀,我就把他借给你们了”
林彪—— “好,就派他们两个一起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毛泽东—— “甘人呢,爬山时带上你的护身符”
甘人——“不用了主席,就留给主席吧”
毛泽东——“ 林彪呀,打完仗记得把甘人还给我啊。荣臻啊,攻打腊子口你们打算派那个团呀”
聂荣臻——“红四团”
毛泽东——“好,告诉杨成武和黄开湘,让他们继续发扬英雄的红四团精神,迅速打开通道。”
旁白—
在腊子口战役中,红四团全体指战员经过激烈战斗,一举占领了腊子口,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路。而警卫员甘人,在这次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绑满手榴弹跳向敌营的身影那样悲壮,“红军胜利万岁……”那清脆嘹亮的声音一直在山谷里回响!
旁白—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带领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建立了抗日前沿大本营,并巩固扩大根据地,同时经过东征壮大红军队伍,等待与红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站在这片土地上,毛泽东感慨万千,红军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历经近两年的长征最后以敌人失败、红军胜利宣告结束!此刻,毛泽东挥笔写下七律•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建议方言诵读)
旁白—
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兵败百丈关退守西康,在朱德和刘伯承的坚持斗争和共产国际频频致电的压力下,迫使张国焘收敛分裂之心。在甘孜召开的全军大会上,张国焘正式宣布撤销临时中央。
在朱德家里,刘伯承和朱德正在讨论眼下的局势
朱德——“伯承啊,国焘同志既然当众宣布取消第二中央,这就是进步呀,我觉得有必要通报贺龙任弼时他们”
刘伯承——“这样最好,两军驻地不宜靠的太近,避免发生摩擦。不能忘记懋功会师的教训呀”
朱德——“是啊,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呀”
旁白—
贺龙和任弼时快马来到红四军营地,朱德前来迎接。
贺龙——“老总啊,你还好吧”
朱德——“还好还好呀”
任弼时——“咱们二六军团就盼着跟你们会师呀”
朱德——“是啊,红四军盼望你们早点来呀,你们来了,咱的腰杆子就硬了”
贺龙——“南昌起义时张国焘就善变,不知道他有耍什么花招呀”
任弼时——“贺胡子呀,现在还不是放炮的时候,还是听朱老总讲讲吧”
朱德——“好啊,在这我特别提醒大家,国焘同志的问题是党内问题,将由中央来解决,当务之急是团结一致共同北上抗日呀”
贺龙—— “老总说的对呀,我们要以大局为重”
朱德——“今天呀是三六年七月一日,我代表红军总部和张国焘政委宣布,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合,两大红军将继续过草地北上,尽快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啊”
旁白—
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终于在会宁、将台堡和兴隆镇相继胜利会师,各路红军纵横十几个省,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历时两年,徒步二万五千里,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这里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