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潏河畔畅想(散文诗)
作者:毋东汉


初冬的下午,我漫步在潏河畔。河畔人很少,只有几位环卫工人忙碌,穿着橘红色的坎肩;有的在扫树叶,有的用电锯修整树冠。柳树叶呈杏黄色,就像春日初绽,枫树叶鲜红,就像春花争艳。初冬的潏河,具有二月的风范。

我一边走一边看,逢桥过桥,逢弯拐弯。浑黄的河水,涟漪微泛,草叶柴枝,波裹浪捲。河水悠悠淙淙,像时间的流逝,一去不返,勇往直前。
荷塘里残留看荷叶,杆又细又瘦,叶子不再像绿色圆盘。不是低头啃泥,就是仰天縮捲,它为荷花终生陪衬,如今凄凉孤单,群叶顾盼相伴,抱团取暖,迎接酷冷的冬天。
疑似初春的初冬,我漫步在潏河畔。
我出生在潏河支流蛟峪河岸,四岁时随父母迁居在潏河中游的杜曲古镇,在杜曲小学启蒙,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牢记着少先队的呼号:“时刻准备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誓言。

由于父母工作的变迁,我随之转学到樊南。在潏河的上游,读完初中,于台湾海峽那边叫嚣“反攻大陆”时,我毅然加入共青团。学稼十年,历练涉险,风雨洗礼,我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
眼睛近视,不适应飞车运土抢高程。我从水库大坝退下来,应聘从教进校园,心头隐隐浮现着逃兵的羞惨。
从教三十个春秋,用潏河上游蛟峪河,小峪河的圣洁,浇灌祖国的花朵。退休后本该赋闲,我从事了关工委工作,弹指又是十九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加入了诸多文学社团,著有拙作十八本,较满意的还是儿歌和寓言。

如今漫步在潏河畔,没有人搭理我,没有人陪伴。没有人指手画脚教训我,也没人为我喝采点赞。我充分享受着孤独,像残荷枯叶瘦杆,像霜柳泛黄将落,像枫叶脸红羞惭。
我曾在潏河及其支流中上游,捕鱼捉蟹,放牛割草,戏水游玩。在小峪河峽口,经受过修库筑坝的锻炼。我在蛟峪河畔,躬耕垄亩十年。我在蛟峪河畔的汤房庙小学、小峪河畔的王莽中学,教学生“出口成章,挥笔成文”并发表文章诗篇,带领他们去小峪水库大坝、白道峪烈士殉难地瞻仰参观。传承红色基因,历练接力人的铁肩。

分不清春日和冬天,美丽的潏河冬景,实在令人迷恋。我耄耋之年腿犹健,从容迈步在潏河畔。寂寞吗?有业余爱好。孤独吗?有信仰相伴。潏河的涛声中,录制着我的生活片断。记载着豪迈的吆牛声、读书声、夯歌声、讲课声及其得意画面……
共产党人不言老,我效法先辈;我的诗和远方,就在潏河畔。

2022-11-2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