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文/刘赛卫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夜寒冷漫长,但却遮不住黎明的曙光。 ——题记。
2019年的时候,常听到有人说:2019年真是糟糕的一年啊,希望2020年快点到来。2020,爱你爱你,这一看就是一个很有爱,很温馨的年份。无数人在新年来临之际,都许下了自己不一样的愿望,憧憬着美好的新一年开始。然而,2020年的开年,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所有人的憧憬,一场疫情蔓延开来,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这个春节,变得格外冷清。有人在问:可以重启2020年吗?看似是个笑话,但是这恰恰表明了人们面对疫情的无力感,重启2020年,也许就没有那么多坏事发生。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2020年重来一次,最大的可能也还是重新来一次,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时间不会因疫情而倒流,也不会因疫情而停止。2020年已经到来,疫情已经发生,看似山重水复,但是我相信只要直面疫情,万众一心,我们终会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起初刚刚得知疫情的我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只是敷衍地戴着口罩照样逛街。直到我看到了钟老接受采访的视频“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好像有那么一瞬间,我开始明白疫情的严重性,于是我开始深入了解疫情,搜集疫情信息,向亲朋好友及小区人员宣传,当时的他们不以为然,但我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其中的危险性,于是我去联系了我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向他们科普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以及预防措施。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以及疫情的愈发严重,社区工作人员也开始积极响应宣传。几天内,对疫情的恐慌使社区变得格外冷清。但是,随着一些好信息的公布,我们悬着的心慢慢地放下了。因为我们相信身后强大的祖国。他是令人敬佩的“阿中哥哥”,能在疫情来临时给我们安全感;他是“基建狂魔”,78分钟,整理完17年前小汤山的图纸,24小时,完善设计方案,60分钟,敲定施工图纸,10天10夜,一座医院拔地而起,它被命名为“火神山”;他是“硬核青年”,十九个省责任包干,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四万多名白衣战士逆风而行......这些都是我们的“定心丸”。
这个春节,因为疫情,我们所有人把视线都聚焦到了武汉,在前线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不光有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奋不顾身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还有无数心怀大爱的普通人,他们用一颗温暖执着的心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孩子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这是蓝天救援队队员许鹏在牺牲前给儿子的留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正是有了这些“大侠”我们的天才没有塌下。当阴霾笼罩在我们周围,许多正能量偶像共同唱响“战疫之歌”,为患者的心灵疗伤,为平安的人祈祷。如此温暖的举动不胜枚举。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是一场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战斗,我们都是战士。
不要忘记夜路上拉手风琴的老人,追着殡葬车哭着喊妈妈的女孩,在阳台上敲盆呼救的女子,对着监控想妈妈的孩子,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生命的古稀老人,用柚子皮当口罩的大爷,躺在床上与医生共看日落的爷爷,孤独地买着糖葫芦的老人,对着空荡的武汉大喊的记者,剃光头的女医护,隔着窗户亲吻的情侣,隔在10米外的拥抱,躺在雪地里的感叹号,打死猫的红袖章。那是我们所有经历2020的人共同的记忆,那是疫情下的中国不同层次的写照,大家都在艰难地生活,却又不肯放弃心里的希望。记住那些抗击疫情的烈士,只要我们记住,他们就还活着。
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不论天灾,亦或是人祸,源于血脉的民族凝聚力会让阳光再次普照大地,驱逐掉因新冠病毒而肆虐的浓雾,阴霾终将散去。迷雾将散,疫情将去,我们也终于懂得,无论是蔓延速度多快的病毒,它也终将败在爱与温暖之下,待凛冬离去,春草重生,万物复苏,我们也终会等到“几处早莺争暖树”,独赏那“一日看尽长安花”,踏上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征程。
作者简介:
刘赛卫,1998年10月,山东潍坊人,一个酷爱文学的理科生,爱好看书,涉猎广泛。本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有感而发。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