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永泰亭记
杨光勋
二零一九,岁在己亥。清明时节,余杨氏兄弟五人率族众去兵铺湾扫墓。途经火炭冲口,驻足歇息。旧地重游,浮想联翩。西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此上行十里许,仅第一生产队,估计有稻田十余亩,油茶林近百亩,竹林及原始次森林上千亩。时,吾先父杨讳锡成、先母彭氏春娥,生育了五男二女,为盘家养口,常出入此山,舍命劳作,苦难备尝……余等少时,在集体出工,亦曾在此山中种田土、砍树木,担柴草,狩野猪等,真个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打泥滚,出黑汗,拼小命。刻骨铭心,苦不堪言。每往返至此,皆歇肩一棵鸡爪树下。斯树高约三层楼,冠繁茂而干粗,需两人合抱。盛夏以乘凉,金秋而拾果,虽苦亦乐哉!而今,树已遁影,物是人非,不觉黯然神伤。遂议定:族人集资,建亭一座,以利路人!是年农历十月初十,正式落成矣!
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此处不仅是村民生产生活常来常往之地,亦是通往界上、界背、仁溪之要道。现道旁仍存有书房、商铺、民居、古田等遗址,昔日之兴旺与繁荣犹可鉴也。
昔者往矣,然今胜景尤甚。亭,乃为六角亭。乾山巽向,木质结构。占地长三丈,宽丈余。从巽方向乾拾级而上,即是亭之所在。欧体正楷阴刻“永泰亭”三字于门楣;隶书阴刻楹联烫金于左右。六柱落地,兆六畜兴旺;五凳迎宾,寓五谷丰登。崇山峻岭,古木参天;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清风送爽,阳光和煦;溪流潺潺,鸟雀啾啾;蝉唱蛙鸣,虎卧龙潜;山青水绿,云白天蓝。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凉亭内外,舒适安祥;林壑幽美,望之蔚然!
登斯亭也,则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气象千万,思绪万千。嗟夫!处山川之僻,则忧苍生;处江湖之远,则忧社稷。先忧后乐,士子之品也;感恩报本,游子之责也;动步生财,採樵遇仙;“国泰民安永,风调雨顺长”,此老夫之愿也!
勋,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大事无为,小事敢辞?鉴往知来,顺理成章。然临楮惶恐,情愫难表。匆此草就,不知所云也!(2020年岁次庚子 时维清明)
(永泰亭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
作者注:“拼小命”。大约我十二岁的一天,父亲带着“钉牛”“拉扛”,叫我和他一起去恰子溪牛木林冲口。只见一根杉树倒插在溪的泥沙里。父亲钉上钉牛,系好拉扛,父子俩就齐用力“拉倒山”。当正在拼命往上拉的时候,突然有人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大骂:“应妹(父亲小名)呀!崽的背都弯断瓜呐!”(原来是堂伯杨讳远仁从兵铺湾挑担南瓜路过看见)。父亲只好作罢。因要起屋,父亲又无兄无弟帮忙,只好把我这未成的崽当壮丁。
作者简介

杨光勋(1947-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人,苗族。中央民族大学学历;分别在生产队、大队、公社、区、县、地级市工作或任领导干部。2002年退休后,在老家创办“自强图书宬”,现藏书54000余册。2020年获全国第四届“伯鸿书香奖”。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