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度国庆——儿时的“电匣子”
文/老革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过了花甲之年,尽享天伦之乐。
每晚8点,我的小外孙女小茜都会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学龄前儿童广播。每当小喇叭开播时,那耳熟能详、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仿佛又把我带回遥远的童年时代。

儿时,我家只有“一大件”,是一台日本产的破旧收音机,当时都叫“电匣子”。据母亲讲,是“光复”那年父亲在“破烂市场”上买的。
那年月,附近家里没有收音机的小朋友们,会经常结伴来我家和我一起围在收音机旁听广播。
每逢国家有重要新闻要发布时,街道居民组长张婶便会组织家庭妇女们,到我家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
195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的大喜日子。上午不到10点,我家里就坐满了一屋子人,她们都在耐心等待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建国10周年大庆的广播,以及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的实况转播。
一天周日,我正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我便好奇地问在一旁干活的父亲,收音机为啥会说话呀?父亲笑着对我说,因为收音机里有个小人所以才会说话呀!我又问,那我咋看不见里面的小人呢?父亲又说,你年龄小当然看不见,等你长大就会看见了。听完父亲的解释后,我似懂非懂,幼稚地笑笑点了点头。
当年,父亲对我说的收音机里有个小人在说话,不就是如今的电视机吗?

从打记事时起,我便和姐姐们一起,每天下午16点零5分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学龄前儿童广播。
每当对学龄前儿童广播栏目的开始曲响起,便有个小女孩,用她那稚嫩、甜蜜的嗓音在播报:“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随后便是小喇叭吹奏地声音:“嗒嘀哒!嗒嘀哒!嗒嘀嗒——嗒——嗒——”。

在《小喇叭》的栏目里,经常会听到播音员康瑛老师在主持节目。还会听到孙敬修爷爷用他那和蔼可亲的浑厚嗓音给我们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少年英雄刘文学”和“半夜鸡叫”……等儿童故事。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孙敬修爷爷讲的系列故事——“阿凡提”。那时,我就十分敬佩聪明睿智幽默的阿凡提,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犀利的语言无情地讽刺和鞭挞地主老财,为百姓伸张正义。

记得有一天,孙敬修爷爷在广播里给小朋友们讲述一个科学幻想故事。说是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神奇的“小盒子”。假如小朋友放学回家后出去玩儿,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去哪里时,便打开“小盒子”的开关,对着“小盒子”讲完话后,便可以走了。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看到桌子上“小盒子”的红色指示灯亮着,打开后就会听到你的留言。
孙敬修爷爷还给小朋友们讲述了有关打电话的科学幻想故事。说是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打电话时,电话机上面有个小屏幕,打电话的人相互间能在电话里见面聊天。
在《小喇叭》的栏目里,孙敬修爷爷曾经给我们讲述好多好多科学幻想故事。这些科学幻想故事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如今都已经成为现实。

每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对学龄前儿童广播,《小喇叭》栏目结束后,便开始对少年儿童广播《星星火炬》栏目。那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董行佶叔叔,以及中国话剧院的曹灿叔叔经常会出现在《小喇叭》和《星星火炬》的两档栏目里,两位叔叔还会给我们讲述好多好听动人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我家原来的那“电匣子”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平板高清晰大荧屏电视机、电脑和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
当年,儿时的我是在收音机旁收听国庆10周年阅兵式的实况转播;而今,我是和家人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70周年大典和大型阅兵式的实况转播。

当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奏响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当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的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国家领领导人检阅时;当军车载着各种新式导弹经过天安门城楼时,当歼20等各种新型飞机飞越天安门城楼上空时;我地心“沸腾”了,我由衷赞叹祖国的国防装备真的是太强大了!只有这样好的人民军队,使用这样好的新型武器,来守卫祖国、捍卫祖国,百姓才能过上富庶平安的幸福生活!
作者:张文革
写于2019年国庆节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吉林省长春市人、老三届、老知青。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偶有作品见诸报刊杂志。
人生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
作者、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