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光诚(广西南宁)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词句注释
1、翰墨林: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宋·范成大《游石湖三绝》诗:“天上麒麟翰墨林,当家手笔擅文心。”
2、清森:清静幽深。唐·陆希声《苦竹径》诗:“山前无数碧琅玕,一径清森五月寒。”
3、阙亏:欠缺,不完满。宋·曹彦约《静坐对茶花偶作》:“人从老处亲平淡,花向无中补阙亏。”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泛涌:犹泛滥。清·龚自珍《绩溪胡户部文集序》:“非如自珍之言之旁出泛涌,而更端以言也。”一寸阴:比喻短暂的时间。宋·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诗之一:“共惜相从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
5、高逸:高雅脱俗,俊逸跌宕。宋·司马光《独乐园七题·弄不轩》诗:“吾爱杜牧之,气调本高逸。”
6、洁泠:明净清凉。泠,一本作“冷”。 唐·孟郊《石淙》诗之一:“洁冷诚未厌,晚步将如何。”
7、虫蠹:蛀虫。唐·马戴《路傍树》:“虫蠹心将穴,蝉催叶向衰。”
8、玉砧:捣衣石的美称。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词:“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
9、萼绿华:指仙女,或喻美女。唐·李商隐《无题》:“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10、长云:连绵不断的云。唐·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1、逸驰:犹奔驰。明杨慎《升庵诗话·称赞文章之妙》:“其逸驰奔放,若决江河而下也。”灵汉:即云汉,天河。宋·欧阳修《鹊桥仙》词:“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客星槎:客槎。明·刘基《浣溪沙》词:“澧浦空捐游子佩,河源不返客星槎,夜冷坐听皷三挝。”
12、雅什:高雅、优美的诗文。宋·凌景阳《海棠》诗:“多谢许昌传雅什,蜀都曾未识诗人。”琼液:指美酒。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繘繘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13、黄花:菊花。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
14、玉晖:指透过云层的日光。元·马祖常《春云》诗:“岚翠含玉晖,景采满岩屿。”
15、羸微:指弱小者。《鬼谷子·中经》:“解仇鬭郄,谓解羸微之仇。鬭郄者,鬭强也。”
16、雄夫:犹勇士,壮士。宋·曹勋《题光武庙三首》诗:“九州思汉定雄夫,天下雄夫待一呼。”
孤进:特别求取上进,谓非常出色。宋·虞俦《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步韵以广》诗:“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
17、寒庶:贫寒的平民。《宋书·孔琳之传》:“至于寒庶,则人思自竭,虽复室如悬磬,莫不倾产殚财,所谓葬之以礼,其若此乎。”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宋·刘宰《送傅守归》诗:“劳来穷人谋,祈禳与天通。”六飞:“六月飞霜”之省。清·陈三立《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诗:“料难瞑目烽烟外,定有羈魂逐六飞。”
18、异材:指有特出才能的人。宋·叶适《送蔡子寿》诗:“唯俦亦异材,朗立万人上。”
19、同梦:比喻亲密的友谊。宋·曾几《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诗:“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暌违:分离,别离;隔离。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20、金英:特指菊花。宋·王禹偁《池边菊》诗:“未到重阳归阙去,金英寂寞为谁开。”耿絜:谓清白贞洁。《文选·张衡<东都赋>》:“聘丘园之耿絜,旅束帛之戋戋。”霜野:深秋的原野。唐·李商隐《楚泽》诗:“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
21、道肥:喻指修身养性而使心绪安宁。宋·黄庭坚《步韵师厚病间十首》之十:“身病心轻安,道肥体癯瘦。”
22、欣悲:欣喜激动。南北朝·鲍照《送盛侍郎饯候亭》诗:“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23、开景:开辟光明的局面,开拓出一片景色的天地。《宋书·礼志三》:“运动时来,跃飞风举,澄氛海、岱,开景中区,歇神还灵,颓天重耀。”
24、遇时:谓碰到良好的时机。魏晋·左思《咏史八首》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25、玄虑:深虑。《后汉书·张衡传赞》:“不有玄虑,孰能昭晣?”
26、炯思:光明磊落的思绪。晋·陆云《九愍·悲郢》:“抚雕容之日颓,怊炯思而弗及。”
27、九霞:九天的云霞。借指天庭。明·屠隆《彩毫记·仙宫列奏》:“长清宫殿九霞高,玉佩群真绛节朝。”
28、渊岳:即渊渟岳峙,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宋·姜特立《余行年七十有七腰围顿减殆不胜衣齿亦摇脱可》诗:“衰鬓已凋渊岳,便腹顿减边韶。”
29、洽熙:指协和兴盛,和乐喜悦。 阿宋·沈辽《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诗:“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30、寒江秋月: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董狐笔:比喻用作直书不讳。宋·文天祥《正气歌》诗:“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31、玉笋班:李宗闵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唐伸、薛庠、袁都辈,时谓之玉笋班。后用此典借称才貌秀异,为时所重的人。金·元好问《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其一》:“天门笔势到闲闲,相国文章玉笋班。”
32、盛秋:指农历八﹑九月,秋季中最当令之时。宋·楼钥《试俞珣长头笔》诗:“倦游俞老又中州,霜兔抽豪饱盛秋。”
33、士气:读书人的节操。宋·陆游《寄别李德远》诗:“中原乱后儒风替,党禁兴来士气孱。”
34、孤羸:孤独羸弱。《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周泽﹞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茕弱:孤苦羸弱的人。诗愁:诗心;诗情。宋·杨万里《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
35、蚊蚁:蚊虫蚂蚁,比喻坏人。《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上答曰:‘欺巧那可容!宋世混乱,以为是不?蚊蚁何足为忧,至今都应散灭。’”蛆蝇:蛆虫和苍蝇。亦比喻卑劣龌龊者。宋·苏轼《商鞅论》:“二子之名,在天下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
36、玄功:犹神功,谓宇宙自然之功。唐·孙鲂《柳》诗之九:“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37、迈逸:超脱。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薛肇》:“又服半粒,即神气迈逸,肌肤如玉,髭发青鬒,状可二十岁许人。”
38、萧飕:形容风吹雨打树木的声音。宋·徐侨《游石洞》诗:“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39、菊华:菊花。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诗:“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
40、槭树:是槭树科槭属树种的泛称,其中一些种俗称为枫树。
41、群彦:众英才。唐·韦应物《赠河南李功曹》诗:“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秋吟:秋日吟唱。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蟋蟀候秋吟,蜉蝣出以阴。”
42、吾侪:我辈;我们这类人。唐·杜甫《宴胡侍御书堂》诗:“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浣花翁:指唐诗人杜甫。宋·释居简《少陵画像》诗:“我思浣花翁,梦绕浣花水。”
43、长迤:绵长。明·李东阳《南溪赋》:“高原隐伏,广路长迤。”
44、泽陂:池沼。先秦·佚名《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45、玉岭:山岭的美称;仙山。唐·王初《书秋》诗:“人间玉岭清宵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46、金翘:菊花别称。西晋·陆机《白云赋》:“红蕊发而菡萏,金翘援而合葩。”
47、狂狡:指狂妄狡诈之徒。晋·郭璞《省刑疏》:“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蠢戾之妖。”邪虐:邪恶暴虐。《书·微子之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
48、董笔:董狐笔。比喻用作直书不讳。宋·文天祥《正气歌》诗:“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檄移:文体名。檄文、移文的并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
49、笃守:忠实地遵守。元·张野《水龙吟·为中和提点寿》:“吾师何似,一生清净,淡然笃守。”
50、侠儒:侠士与儒生。柳亚子《陈此生索诗次沉雁冰韵》:“难从俗世求狂獧,漫向名场判侠儒。”贻垂:流传。明·张居正《恭述祖德》诗:“勋华信巍焕,典则仍贻垂。”
作者简介:
隆光诚,广西那坡县人,号南天猛士,又号楚天居士,现在南宁工作。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散曲学会创始会员。广西知名诗人,有多篇诗词作品在全国各级专业刊物发表,其中,《黑衣壮风情》、《南乡子·题靖西通灵大峡谷》被大型专著《八桂四百年诗词选》收录,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