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嫁娘词
文/刘博文
王君怡60年代的人,没读多少书,可她儿子读书不少。
她常说他儿子没有种地的命,可能那几块喜欢长水稻的自肥田到他儿子手上可能会荒了,她暗暗着急,因为,她儿子在省城里找了个事,听说叫什么省委宣传部,王君怡也懒得理他,每个月给她寄点生产成本回来,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过了几年,他儿子找了个对象,城里人。
她最害怕城里人,但儿子的孝顺,让她少了许多顾虑。她想,管他呢,把儿媳妇当闺女来疼爱就是,反正自己的女儿嫁的远,自己将来有个三病两痛,还是儿媳靠得住,靠女儿啊,远水救不了近火。
又两年,儿媳生了,是个跳凤舞的。
她喜得屁颠屁颠,说是女娃娃好,不用准备给她买房子,把她带得知书达理就好了,儿子压力不大。
陪儿媳坐月子,她非常乐意,于是,她放下地里的活,当上了临时城里人。
好在亲家母也在,自己的女儿自己疼,天下父母心,她懂。
打点月子,她很内行,但有亲家母在,她就乐得打打下手,她也乐得清闲,换换尿布,泡泡奶粉,这些事比起干农活来不知道轻松多少倍,于是,她每天总是笑呵呵的,像个女弥勒。
顺便,亲家母的拿手菜她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什么黄焖仔鸡,木耳炒肉,爆炒肥肠,在她看来都是小菜一碟,不过,她想,月子里怎么能这样吃东西呢?这有点违背传统,但是她想,这大概就是城乡差别吧,她只是好奇,不敢多问,终究,知女莫若母。好在,她默默地记住了儿媳喜欢的口味,她为自己能象对待女儿一样对待儿媳充满信心,她知道,抓住儿媳的味就抓住儿媳的心,其他事情,将心比心一定没错。
月子一过,亲家母呆不住了,说是家里太忙。
王君怡非常理解,因为她自己的家里就很忙呢,虽然城里不像乡里,但城里人一定有城里人的忙法,她不去深究,她想的是,自己家里再忙,自己也不能丢下带着小毛毛的儿媳不管,因为,儿媳就是女儿。
孩子越来越大,特招人喜欢,儿子儿媳的同事有时也来聚聚,每当这时,家里总是有说有笑,王君怡忙的不亦乐乎,煞是高兴,老是在自己忙完之后还要上桌来与大家碰碰杯,说说话。临了,总要交代几句,大家多来玩啊,多来陪陪我儿媳,你们年轻人之间话题多,你们一来,就能够让她高兴,开心,多说话,像是灵丹妙药。
走的时候,大家都不忘夸夸这个婆婆的炒菜技术,她总是哈哈一笑,别埋汰我老太婆了,你们年轻人下惯了馆子,我做菜,要么就咸了,要么就淡了,一顿乱炒的,哪里合你们年轻人口味?
儿子不经常回来,她很多时候是在寂寞中度过,实在无聊的时候,就给老家经常一起喝茶的死党打打电话,聊聊孙子,与别人聊孙子,那是她最开心的时刻。但是,朋友也有刻薄的时候。
那天,电话里嫉妒她在城里享福,她明明知道对方是在讥笑自己,但别人说她在城里享福是件巴不得的事,所以,也就附和着笑笑,人家没有来城里生活啊,敢说自己不是享福?
说来说去,对方讲起了家里仲华四妈谈媳妇,说,媳妇有四个不得了,刚刚谈好的时候是喜得不得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急得不得了,办婚事的时候是累得不得了,结婚以后就是气得不得了。
王君怡说,看来我还是经验不足,我就只有喜得不得了,比四妈少了三个不得了,哈哈。
你是真的幸福,不过,你这家伙读书不多,怎么帮他们教小孩子呢?
王君怡好像还没有这个顾虑,我怎么能够帮他们教小孩读书呢?别教错了,那个只能他们自己来。
真的?连三字经,小唐诗你也不教?
那倒不是问题。
时间久了,儿子儿媳妇就认为母亲成了保姆,可是,是保姆又没考虑工资问题,王君怡有些闷闷不乐,她暗暗观察着儿子他们的一些举动,她觉得不生一次气,可能是没有办法把自己从保姆的角色转变成母亲的角色了。
后来,儿子、媳妇都在的时候,她给儿子正儿八经的说过这个事,儿子只是笑了笑。
她可来劲了,绝不让儿子笑笑了事。
你说哦,那唐诗的几个字,我认识,但意思我不懂啊?
哪首?
《嫁娘词》。
那不很好懂吗?您那时候是亲身经历过的啊。
三日入厨下,是婆婆因为三天之后办酒席的厨师走了,去厨房做饭给大家吃,我懂。洗手作羹汤,我懂,那是讲的吃饭时不做点羹汤吃不下去。未谙姑食性,意思应该是因为不知道姑娘的口味,不对呀,儿媳妇在结婚三天之后也不叫姑娘了呀,接下来那句好懂,先遣小姑尝,就是叫你姐姐来先试一下,合不合姑娘的口味。
不是呢,前面那个姑字是婆婆的意思,就是说新娘子三天后下厨做饭给婆婆吃,怕不合婆婆的口味,怕婆婆责怪,先请小姑子来试试。
哦,这样啊,还是你们读的书多好,我是理解错了,我以为是我没有叫你姐姐来试试味道,才让你们餐餐翘着二郎腿说我炒的菜不是咸就是淡呢?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尽管你们根本就不做,但那几个字还是被你们搞懂了。
仿佛,这时的空气中没了氧气,但不知道会不会变天。
作者简介:
刘博文,湖南省桃江县人。生于1964年12月26日,大专文凭(函)。现实主义作家。擅长捕捉故事对现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并通过作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给读者打造无限的想象空间。代表作有:15万字的创业题材长篇小说《梦冲鬼》。和35万字战争题材长篇小说《洞庭波涌连天雪》。短微小说《网里网外》、《买狗》、《姐姐》、《落马坡》等相继见诸《长沙晚报》、《就是》、《今日女报》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