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径山,一片茶的前世和今生
诗/陈利生
拂去历史烟尘
拨开岁月迷雾
隐忍的枝头
袅娜出那一场关于茶的盛宴
让我如此亲近又如此遥远
七百多年前那个寂静的秋天
圆尔辨圆禅师将凌霄峰上
最古老的茶树结下的茶籽
小心翼翼地装入囊中
那些来自径山的茶籽
便开始了它们苍茫未知的旅程
带着潇潇春雨的淋漓
带着淙淙流泉的叮咛
和着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
一同被密封进那黑乎乎的瓦罐
日本静冈县
圆尔辨圆禅师的家乡
那里将是那些远涉重洋的茶籽的新家
我想它们在那片异域的土壤里
遥望富士山的皑皑白雪时
一定会闻到故乡凌霄峰山野泥土的芬芳
抚摸径山
晨钟响起,追赶暮鼓
从天酝地酿的血肉里
呼唤出一朵朵富有灵性的草木仙骨
那些撩人的绿芽
怀揣雨露的精华
陷进了红尘的泥潭
多少次,伴着晶莹的月光遥望
这座佛教中国化之后最后的高峰
这座隐没在峰峦叠翠中的千年古刹
朝圣的路上
掩映着轮回的开始,丈量
辗转了一季又一季
该有多少秘密隐藏在袅袅香烟中
回望历史,不过是个苍凉的手势
风月流转,径山已经不复唐宋的径山
禅茶是径山装订的一部册页
每一页都缔结着草木清香的文字
一颗种子,到一棵茶树
生死全凭天意
活下来的,那并不是侥幸
而是自然法则里最后的胜出者
从一棵茶树,到一片嫩叶
未来依旧莫测
依旧要等待自然最无情的洗礼
等待盈满芬芳
在不动声色中
径山长成了一棵茶树
如此这般的人间极致
便在这一杯沸水里还了魂
苏醒的,不仅仅是茶叶的香气
更是径山“斗茶”、东坡洗砚的记忆
更是法钦禅师佛号流芳的前尘旧梦
素的茶,独自在水中沉浮
有着看尽繁华的静美和淡
素的人,祥和且慈悲
在纷扰中甘愿平静
在尘烟里温柔而生
有着一份剔透的明朗和豁达
佛说,修行在于修心
枕着清风看东篱
合着琴声品香茗
是尘世中最幸福的清宁
我愿化为径山的一片茶叶
或做个最温暖的过客
做个像周作人这样清雅的茶客
让等待的孤寂,随着思念轻扬
让我在与思念有染,径山的绿里
身披山河的袈裟
去烟花三月的江南,和岁月白头
写一纸安好
与红尘风花雪月酣醉一场
且行且珍惜
那一份不染俗尘的细碎的光阴
经一程山水,养一份日月
隔着时空与你相约
暂把那些被春风吹皱的过往
在唐天宝元年的灯火阑珊里
与草木相济
与笔墨结缘
咀嚼岁月诗行里的那一抹留香
将一片茶的前世和今生
书写成径山的地老天荒
作者简介:
陈利生,浙江临安人,1974年生。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读者》《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乡土》《上海采风》《浙江作家》等全国200余种报刊,作品入选全国多种选本,散文获全国游记征文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业余喜好读书与藏书,曾获全国“书香之家”和浙江省“书香人家”称号。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临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