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卡口
作者:周功绪
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的热火中,遍布小溪塔城区大街小巷、杂居小区,阻击疫情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几个闪闪发光的大字,书写在一个个党与群众血肉相连的绿色通道上。
“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事实的确这样。就在前不久,与夷陵区山连山、水连水、界连界的附近区域,相继出现无症状病毒感染后,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由区直单位干部职工、基层干部、社区网格员和普通居民组成的数千名夷陵区志愿者,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了“测体温、守卡口、杀病毒、保健康”的决战中。
疫情突发的那一年,夷陵区委统战部的干部职工除就地转岗外,协助紫荆花园党支部守卡口,连续几个月日夜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抗击疫情的这一光荣任务。夷陵区委统战部的本次任务为,除严防死守电信小区、东湖南区、佳宝小区三个卡口外,还要按“四班倒”的要求,安排部分同志去协助东湖停车场核酸检测点,做好体温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本次任务不仅增加了两个小区24小时的严格防控,还增加了东湖核酸检测点的值班和服务。按照每班每个点位只排1人、24小时只排四班计算的话,每天至少需要16人。作为仅有10多人的统战部来说,任务出奇的繁重。
尽管这样,夷陵区委统战部的干部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风雨同舟,依然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常务副部长张敏同志,区里重要会议要参加,重要部务工作难以脱身暂不说,一个个带头测体温、守卡口的班,一个也没耽误过。
准备利用公休时间到武汉治病的副部长杨晓华,得知卡口值守后,第一时间飞到战壕里,一守就是20多天。
副部长张杰带领新生代企业家赴上海“镀金”返回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卡口值守的战火中。
区委统战部老干部付俊弟、赵文军等同志,克服年老体弱等困难,连续几个星期不下火线倒不说,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样,善始善终地战斗在第一线。
既当爸爸,又当妈妈的侨联副主席杨强,其爱人在乡下工作,无法顾及小孩上学。他不知在守好卡口、接送学生的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难。
办公室主任李莉,在挤出时间守好卡口和挤出时间处理好办公室重要事务的同时,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前还要排好次日班次。在一排将近一个月的日子里,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
民宗局副局长庄严华,除驻宜昌市城区外,甲状腺手术后期治疗尚未完全康复的她,在几十天的卡口值守中,尤其是在早班和夜班的轮换上,不知付出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
令我难以忘怀和感恩不尽的是,守卡口,守出了年轻同志关爱老同志的热血情怀。
“周部长,我看到您今天的中班是守好东湖南区的卡口,我的中班是守好电信小区的卡口。东湖南区卡口人流量比电信小区卡口大得多,我俩换个班,您到电信小区去。”
话还没听完,一股股暖流直涌我的心头。
这是十天前,年轻豪爽的女股长陈晓阳,为即将退休的我送上的一份特殊礼物……
陈玉蓉、黄琳、郑江星、胡屾浩等一个个年轻的女同志,把尊老爱幼时时刻刻地落实在一言一行上。每到我们几个老同志离换班尚差即将半个小时的时候,她们那灿烂的笑容和昂扬的斗志,就意想不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守卡口的路上,我看到了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供销社、区教育局、区烟草专卖局、区总工会、区档案局等一个个单位,像统战部一样,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坚守在卡口的防控上。
守卡口,除守出统战部的干部作风和温暖情怀外,也守出了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血染风采。
东湖社区党委书记黄正凤,前不久,在调解居民矛盾纠纷时,不慎把脚崴伤了,而且崴的很重。没想到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她依然风里来,雨里去,像正常人一样,眼眼一睁,忙到熄灯。
东湖社区党委宣传委员许祖梅,在骑车赶往阻击疫情的路上,由于劳累过度,不慎摔伤了腰。没想到她依然战斗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
东湖社区十三网格网格员蔡晶晶、十二网格网格员邓晓雪,在阻击疫情的路上,不幸被小车撞伤,理应观察几天再上班。也没想到,她俩依然战斗在阻击疫情的大街小巷里。
令我好奇地是,守卡口,守瘦了一批女同胞。东湖社区的冯会计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代表之一,我在几年前驻社区工作时就与她相识,对她了如指掌。前几天,在东湖停车场核酸检测点见到时,瘦了好几斤的她,我差点认成另外一个人了。
守卡口,守出了一批好干部、好网格员,也守出了一个个不计名利的居民志愿者。
居住在牡丹苑小区一个姓韩的五峰籍姑娘和居住在东湖南区附近的一个姓周的小伙子,听说阻击疫情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后,自告奋勇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令我无比高兴的是,守卡口,守出一批好朋友。
无论是在佳宝小区,还是在东湖南区;无论是在电信小区,还是东湖核酸检测点,在一次次值守中,我不知结交了多少新朋友。昨天在东湖社区门口文明创建的点位上,当电信小区三个亲如一家的退休干部看到我时,那见面的微笑感、握手的温暖感、交谈的亲切感,不知怎样形容为好。
令我一生难忘的是,守卡口,守出了干部群众的鱼水之情。
“你们棚子里,有开水没?我给你提壶开水来。”
“我们棚子里有开水壶,谢谢!”
“老周,你们连续几个星期没休息了,再加上顿顿吃盒饭,身体受得了呀?我给你送碗饭来。”
“这个盒饭蛮好吃,我已吃习惯了。谢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天气这么冷,晚上值夜班怎么受得了,我把取暖器给你提来。”
“冷还好,我们受得了。谢谢您了!”
“周部长,听说您胃不大好,光吃盒饭不行,我给您买了一袋榨菜,掺到吃,下饭些。”
“好的,晶晶你想得真周到。”
“你们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辛苦了,来吃几个秭归产的九月红。”
这是我在电信小区、东湖南区、佳宝小区的卡口上,有幸遇到的一生倍加珍惜的“财富”。
一次次微笑,一声声问候,一个个橙子……让一个个寒风刺骨的夜晚,格外温暖,格外温馨,格外令人留连忘返。
守卡口,苦在我们的汗水里,乐在居民的心窝里。
周功绪,湖北省宜昌市作协会员,《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近百篇散文在《中国作家》《文旅中国》《湖北作家》《乡土作家》《宜昌作家》《三峡日报》《宜昌记忆》《三峡文学》《新三峡》和《夷陵收藏》等发表。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767344.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