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秉良 朗诵 | 雨音

莽莽神州,四极八紘。霆驱电掣,高铁纵横。超山越水,联省通城。便民利业,活商兴工。由南而北,跨热温寒五大气候带;自西向东,历高中低三重阶梯层。重重天堑,横万里银轨;历历关河,飞千条游龙。襄力复兴,主席点赞“亮丽的名片”;成就盛业,寰球歆羡“新四大发明”。
盖衣食住行者,民生之根本;车马舟楫者,文明之津逕。工业革命,铁路为标志;高铁肇造,科技集大成。蒸汽机车行于铁轨,发英人巧智;煤炭钢铁流入工厂,促欧美崛起。当其时也,清室昏聩,国家积弱。列强环伺,边儆迭举。风雨飘摇,朝不保夕。值狮睡东方之际,贻老大中国之讥。吴淞发端,英人引火车入于华夏;唐胥振作,国人谋自强而开先机;洋务运动,以铁路为救时要策;京张铁路,独詹公为国人扬眉。而四川保路,肇武昌起义之端;奉天炸轨,开倭寇侵华之隙。时事阽危,铁道崎岖。中兴何日?拊膺太息!
暨乎新中国立,人民站起。春风激荡,拓路开基。党中央,毛主席,展鸿猷,大业举。黎湛鹰厦,移山填海,拱卫宝岛海境;成昆铁路,媲美登月,并称三大奇迹。青藏高原,天路横于云外;新疆大漠,铁龙疾于风驰。京广陇海,京九南昆,穿山连海,通达八极。于是兼容并包,融世界先进技术;自主创新,于顶峰再辟新域。秦沈客专,中国高铁拓荒发轫;京津城际,贴地飞行举世称奇。京沪高铁,飚飞电逝,速度魁于宇内;沪昆高铁,通江达海,东西比于邻居。四纵四横,欣看已然告竣;八横八纵,更喜成功可期。昔日三线,奠西部开发基础;今朝高铁,展民族复兴锦程。三万公里,世界三分我有其二;三大优势,四海钦瞩莫与争锋。铁路系乎国运,岂虚言哉!中国高铁之兴也,实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体现;华夏路网之成也,赖中国共产党领导之英明。铁道部、国铁集团,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南征北战无往不胜;铁道兵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三大主力英雄团队,艰辛奋斗玉汝于成。

想我中华版图,高山大川,广布宇内;瀚海戈壁,横亘西域;深池巨泽,宏阔杳渺;冻土荒原,茫无涯际。风土千变万化,地形百诡千奇。寰球地质状貌,于斯臻乎其极。今我聚百万工程技术之雄才,集复杂建设运营之妙谛,固能骋豪情于四海,扬自信于寰宇——无中国人不能修之路,无中国车不能驶之域!试看中欧班列,令百国财货如流畅运;泛亚铁路,使各洲人民遐迩一体。亚非欧美,中国铁路已于五洲建造;东西南北,中国高铁也正联通四域。印尼泰国,方将开新路而豹变;安伊喀山,势必乘飞速以凤起。
观夫高铁之行也,钻山赴壑,腾海穿江。飞轩电逝,风厉飚扬。奇肱飞车,无过于此;长房缩地,亦复尔耳。大雾障天,曾不能铩其速;昏夜冥茫,犹见其骋其长。千里驱驰,正点必至;限时到站,分秒不爽;钢铁动脉,周流华夏;黄金网络,济美八方。条条珠链,带百城而熠耀;道道直虹,挽九域以焕光。且喜朝发沪上,暮抵贵阳。吴越今成一体,天涯竟作邻乡。方饮茶于粤海,又食鱼于武昌。晨览巍峨之紫禁,夕游繁丽之香江。西湖梦好,烟柳犹牵衣而留客;乌市兴豪,羊酒正纷纶以娱肠。
遥想嬴秦驰道,穷竭万夫心力;汉魏石门,尝教数代劻勷。蜀道险巇,太白青天之叹;太华巉绝,昌黎投书之伤。却赞当代愚公,堪与日月争光。能工巧匠,玄思默运,皆有斫轮妙手;大国重器,云集雾列,恍似变形金刚。履冰践雪,钢骨插亘古冻土;餐风卧沙,心头横剑气如霜。数跨黄河,屡越长江,直疑天开云路;连凿秦岭,频穿太行,不劳夸娥复忙。信有五丁之力,遍开金牛险道;更兼巨灵之手,怒擘山岳分张。直令千山万壑,洞穿无阻;便教大川巨浸,高架飞梁。
昔我华夏,五千年上下,光华熠煜;今我中国,新时代风貌,壮志昂扬。四海一家,一带一路如火方炽;美美与共,中国高铁志在四方。科技同享,期人类文明之共进;联通寰宇,铺世界大同之康庄。惟愿高铁能作和平之星槎,飞驰五洲直驱未来任芒洋!

作者王秉良,1976年生,河南新乡人,1997年毕业于衡阳铁路工程学校铁道工程管理05班。历任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系中国大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学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参与编撰出版《锦鲤跃龙门》《图说铁道兵》等书,出版散文集《心灵版图》《烟云》。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报刊发表管理论文、新闻通讯、文学作品上千篇。文章被选入《美文美读》《当代赋集》等丛书。获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荣誉。
朗诵 雨音,祖籍山西沁源,1957年出生在山西太原。1974年入伍。原某部文工团报幕员,曲艺、话剧演员。中国网络朗诵奠基人之一、首位登上辽宁舰航母演出的朗诵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原创视频播客大赛最佳人气大奖、国家七部委“首批中国网络文化形象推广大使”“国旗文化传播使者”“铁道兵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槛外人 2022-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