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友谅学艺灵福观
陈友谅自幼聪慧过人。虽家境贫寒,但其父仍将他送到沔城远房叔父陈一平学馆读书。
友谅非常珍惜这个求学机会,因而十分刻苦勤奋。到十岁时,他将《四书》、巜五经》熟记于心,而且在先生指导下可以作文了。
小友谅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那天,沔城恶棍马一刀不问青红皂白打了先生一顿,小友谅出于义愤用弹弓射瞎了马一刀的眼睛,闯下大祸,不得不逃回黄蓬家中,从此辍学。为了谋生,小友谅不得不到地主“跳蚤”家去放牛。给地主家放牛,寄人篱下,受尽了折磨和欺侮。虽然如此,他仍不忘学习。他利用放牛的机会,到广福寺拜妙贞为师,练得了一手好字。他仍不满足,又把牛赶到灵福观山脚下,让牛自个吃草,然后上山拜太乙尊人为师学武功。他学武功,一则健身,二则防身。
那天,太乙尊人把友谅引进厨房,提来一只石桶,一缽饭,对他说:“你吃饱了饭,就用这石桶到观后井里提水,把观内、外一百口水缸全装满才能休息。”石头桶本来就是用来练功的器具,很重,加上装满水,还要从井里提水再装到缸里,来回要走多少趟,才能把一百口缸装满呀!
第一天,他从早晨开工,一直提到天黑,才完成任务。累得腰酸背疼,骨头像散了架似的,连行走都困难。但是,为了学武功,他豁出去了!从此,陈友谅天天到灵福观去提水。天长日久,臂力大增。
接着,师父又跟他交待新的训练项目一一摇石狮。灵福观前有一对石狮,每个石狮都有五百多斤重。师父要他双手抱着石狮摇,直到能推倒石狮为止。于是,他便按师父的要求白天推,晚上摇。摇了九九八十一天,他不仅可以推倒石狮,竟然可以抱起石狮了。

(本图片来源网络)
太乙尊人轻轻点了点头,对友谅说:“这算不了什么。从今天起,你要在牛身上的汗毛中捉跳蚤。还要活的,抓完一千个为止。”捉跳蚤这真有点难为友谅了。这么小的跳蚤,又藏在牛毛里,力用大了,捏死了;力用小了,它一跳,跑了。抓一千个这要抓到猴年马月啊?哎!师命难违,即使天大的困难,也得克服啊!
他耐着性子,整整花了三百六十九天,终于把一千个活跳蚤抓到了手。未曾料到,他抓了一千个跳蚤后,发现自己的视力和精准度提升不小。有一次,一个蚊子离他十步远的地方飞过,他拾起一粒石,随手向蚊子抛去,竟然将蚊子击中了。这超凡的本亊,连他自己都惊叹不已!
陈友谅捧着装有一千个活跳蚤的瓶子,兴高彩烈地来见师父。没想到,师父看都不看他一眼,却向他大吼道:“滚回去!从今以后不许来见我!”
陈友谅一下子惊呆了:“怎么回事?为什么师父突然这么凶狠狠地赶我走?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事吗?”正当他呆呆站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所措时,只见师父突然转过身来,对着他,拉弓搭箭,“嗖”地一声,一箭向他射来。说时迟,那时快,友谅急忙伸手一抓,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一把抓住了箭杆。他放眼望向天空,只见天上正好有一只飞雀掠过头顶。他随手把箭向天空一掷,没想到,飞雀竟中箭落地。师父见到,惊喜地叫起来:“呵呵!陈友谅,好样的!看来你的本领已超过了灵福观中众弟子了!恭喜你,可以出师了!”

(本图片来源网络)
陈友谅在太乙尊人那里学了两年武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从此,他成为黄蓬山一带受人拥戴的文武双全、志向高远的青年俊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