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照岁过除夕
王现锋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等,自古就有祭祖、守岁、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守岁之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间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辞旧迎新。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称作“燃灯照岁”。
儿时的记忆里,除夕夜家家户户烛光闪烁,照亮老屋小院,映红大人孩子的脸。听大人们说,燃灯照岁可以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们只顾高兴,有好吃的,好玩的,街里还有一排排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和大人们舞动的狮子龙灯。我们穿上新衣服,揣一把拆散了的小鞭,手里拿个点燃的香火,跑到街头巷尾,把鞭一个一个点燃,投掷空中,听小鞭发出的清脆响声。
男人们忙完家务,纷纷走出家门,聚拢街心,拿铙拿钹,各就各位,村庄便响起欢快喜庆的锣鼓声。大家兴高采烈,早已忘记了冬日的寒冷。几个人干脆抬着大鼓从东街敲到西街,又从西街敲回东街。他们要在今夜敲走一年的艰辛不易,还要敲来新一年的幸福美满。我挤在人群里,跟着鼓槌舞动的节奏,俩小手比划着,上下翻飞。
母亲还在忙碌着。包饺子,炸小果,给我的新靴子穿鞋带,清理白天没收拾完的家务,这些活儿要赶在天亮前做完。凌晨四五点,鼓声刚熄,鞭炮声又噼里啪啦得响彻天际。大人们走街串巷给长辈拜年问安,回头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成年后,除夕夜里我们早早就挂了灯笼,包好饺子。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尝瓜子水果,品茶水饮料,欣赏新春联欢晚会,其乐融融。村里还和往年一样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只是难得再听到咚咚锵的锣鼓声,新增了短信祝福和微信问候。
又是一年除夕到,遥居他乡的我早早买好了机票,一会儿碎碎念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会又嘟嘟囔囔“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在新年旧岁交接的除夕夜赶回家里,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里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家人打来电话,聊了购置年货的情况。我仔细听着,脑子里开始勾勒今年除夕的景象。红蜡烛,红灯笼,红对联,红红火火。有鸡,有鱼,大吉大利,吉庆有余。核桃柿饼,事事如意。菜头留一点,来年有个好彩头。年糕预备点,一年更比一年高。
这样想着,我的心已经飞回了村庄飞回了老家。除夕夜,村里彩旗飘飘,灯火璀璨,家家户户喜气盈门。家人团团围坐,喝着小酒,聊聊今年工作事业小小成就,畅想未来美好前程。一簇烟花闪过,照亮不远处的星空,五彩缤纷,斑斓多姿,一如我们的生活。
除夕夜,燃灯照岁,百姓家给人足,美满幸福,一年胜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