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达最近十首新诗
秋色
寒风萧瑟
落叶飘零
蝉轻叹,雁翔南
橙黄橘绿
丹桂吐蕊
菊芬芳,枫斑斓
人们登高
恋山恋水
赏观景,是欣然
新买的秋衣
秋风暂凉
网上,女儿为我买回了秋衣
颜色不错
试了试,挺合身的
櫃子里添了新衣
在小区院子的玩
小区新安装了运动器械
我踏上摇板,摆摆身子
对面亭子里,一位幼儿看的发楞
继而,她对着自己的婆婆
娇昵的喊
却把小手指向
我旁边的木马
稍后,又一位小女孩跑来
停在了我的旁边
她等着我离开
封控与解封
封控了
方直时代小区8栋9栋,因为疫情
“铁将军"把门
门外人员值守
这几天,冷静寂廖
居民无奈
多有困扰
解封了
他(她)们像放飞的鸽子
一拥而出
几乎都挥动着小红旗
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骤然喧闹
正常生活真好
街市恢复如昔又热闹起来了
公共汽車上乘客又多起来了
学校和幼儿园又正常上课了
公园里的广场舞又跳起来了
绿道上行走的人又多起来了
惠城,随着本轮疫情
实现社会面清零
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天清地宁的感觉
老战友的自拍
珠海的一位战友
假日自拍
他在家,坐在饭桌前
嘴里吃着东西,
又拿过水壶,拧开盖
昂起头的喝
视频下方写着
“我一个人在房叹茶”
吸引了我
老标语
天悦大酒店门口,
大道中间
围栏上的标语
“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囬家来”
似曾相识
三十七年前
我在北京街头看过,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记忆犹新
村里的楼房
老家,又添几座新楼
乡亲们基本住上新居
每家每户,新楼新院
城里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夜,庭前闲坐
总感觉,村里的楼房
缺少了灯光
与城市的万家灯火
是无法比的
同坐的梓叔说了
每栋楼居住的,一般为三两个人
如果三楼四楼没人住,用不上开灯
个别楼房,平时没人住
家人在外,只是年节回来
卖菜老俩口
每天,7点时分
在我晨运的广场边
总有一对卖菜的老夫妻
匆忙而过
老大爷挑着担
先怕迟到了市场
老大婆推着挂满菜袋的单車
紧随着老伴
他们很多菜
感动刘秀祥
他,出神了
从一位山村娃,成为二十大党代表
在大会的记者通道
面对众多中外媒体
发表教学感言
贵州望谟,他和一群人
呵护孩子成长
一个一个孩子
走出大山
面对记者提问
他对未来设想
诚挚表示
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跟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奋斗
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
他说了,他的成长比较特殊一些
是的
就在这“特殊一些"里,隐藏着他
多少辛酸的经历
多少内心的苦楚
想来,令人无不动容
一个小孩子
四岁没有了父亲
母亲又是疯娘
十岁,为裹腹
他去捡废品,打零工
上山挖药材
到县里读中学
他带着母亲,山上搭茅房安身
租住猪圈
考取了山东临沂师范
他背着母亲上大学
报到那一刻
背着母亲的情景
被人拍了照
一经见报,他成名人了
学业有成,多个单位要录用他
更有一个企业,为他开出五十五万的年薪
最终一一拒绝
毅然回家
他更多的想到的是,助力山区孩子
希望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
他更多的想到的是,引领山区的孩子
希望山区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唯其如此,他选择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
成年累月,走村串寨
工作做到了每一位孩子的家
成了山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从教十年来
他开展公益演讲二千多场
用自己的事迹激励更多人
他成立工作室
牵线对接资助学生四千二百多人
资助资金超过千万
他愿扎根乡村
一心让大山的孩子阳光成长
他愿积极奉献
一心让大山的孩子走向远方
多么希望大山的儿子
都有更好的未来
王昌达,广东平远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入录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人才资源库。喜欢以诗词、音乐形式,反映生活点滴。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