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军旅生涯
文/张树生
一次选择,一生无悔!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是我们一生的经典与骄傲。
遥远的云南红土地就像一方宝玺深深地叩印在我们的心中。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云一雨,还有满山的红茶花,林中的百鸟欢歌,弥漫的晨雾,抚酥的山风,都是我们难以忘怀,常常回忆的主题。那绵延不断的苍翠山峦,和那炊烟缭绕的村寨,竹林中对对情窦初开的恋人,清早屋檐下抱着水烟筒吃烟的老倌,核桃树下迈着悠闲步子觅食的鸡鸭,山间小道走来背着竹篓赶早街的女人们,小河围着醒来的村寨闹着跳着唱着流向远方……这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面时时在我的心中萦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后期,云南边境,各族人民平安祥和的日子被打破了……
越战结束后,邻国越南便忘恩负义,视恩人为仇人。在越南国内开始了大规模地反华、排华,并在中越边境连续制造事端,越界滋事滥杀我边民。中国政府多次谴责抗议,均无效,事态越发严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决定自卫还击,严惩越南。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由云南、广西两翼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越之战是及其残酷的。由于我军多年没有打过仗,缺少战争经验,战斗开始进行的极其艰难,许多战士是在我军炮火尚未结束,敌人阵地前所埋设的封锁地雷还未完全排完的情况下,勇猛冲入雷区,霎时狼烟四起血肉横飞……



前方战事如火如荼。1979年2月17号,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所在的解放军第275医院的干部战士纷纷写请战书,积极要求参战,到前方去,到战场上去,并默默地将自己的姓名、年龄,部队番号乃至血型都标注在红领章的背面。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天蒙蒙亮,参战动员会极其简单,干部和战士们都懂得捍卫祖国,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是一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一声令下,义无反顾,慷慨以赴。记得那天的动员会就像诀别会,同志们相视凝重,互道珍重,许多医护人员,眼含热泪,以对祖国对人民忠诚之心,接受党交给的重任。那时妻子小赖正怀八个月的身孕,留在了后方医院,我们由行政人员与医生组成的接收队,带着必备的器械和药品,简装踏上了去前方接收伤员的红十字车,急匆匆地在昆明拉上食品,直奔云南王家营兵站,那里是伤员的聚集地。到了前方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大批刚从火线撤下来的伤员躺满硕大的仓房,有些伤员前方医疗队做了简单分类处理,有的来不及包扎就撤下来了,都是重伤,大多是四肢断伤,还有腹部及眼部被炸的,到处是血迹。接收队和前方收容站做了简单接交手续后,抓紧清点所收治伤员的人数,然后往垫有细沙或稻草的带棚解放车上抬放,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往我院转运。随着前方战事的进展,我院陆续接收前线撤下来的伤员。同时,我院应上级的要求,还组建了精干的医疗队快速奔赴一线接受任务。自2月21日基地接到昆明军区关于收治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伤员的命令后,我院先后分4批收治伤员299名。


解放军第275医院工字型的医疗大楼彻夜灯火通明,数台手术同时展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百分之百的努力,尽最大的可能挽救来自前线战友们的生命。护士们二十四小时守护在伤员的床前,精心护理。伤员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无论伤情怎样都积极配合治疗。有的战士伤情刚刚有些好转,立马要求再赴前线。我的战友、妻子小赖说:一个年轻的小战士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境线上到处是敌方布下地雷,没等我方的炮火排雷结束,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像离弦的箭,冲出掩体,结果没排尽地地雷响了,小战士的双眼被炸瞎。家乡农村的未婚妻得知消息后提出要分手,而这个小战士并没有忧伤,没有哀怨,缠着绷带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说:“我是幸运的,那么多的战友把命都丢在了战场上,我有幸还活着,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妻子小赖感叹那个战士对生命的感悟,赞赏他对生活的态度,小战士的事迹在她心里涌起了波澜,于是,她为那个年轻的战士写了一首小诗。
《耀眼的星星》
你迈着坚定的步履走来
一身浩气四周弥漫
一条血染的绷带
像一片云霞
遮住了你的双眼
按耐不住胜利者的心啊
你笑了,笑得那样酣畅
笑声在天空、雨林
在万壑千山飞旋
飞旋……
为了祖国的尊严
为了百姓的世代家园
为了人民的幸福
你用青春与正义
用意志与无畏
横扫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然而,你却把双眼
留在了边关
守护着静美的竹林山寨
守卫着广袤的
沃野河川……
有人说,你失去了光明
有人说,你什么也看不见
不!你有明媚的双眸
看,那浩瀚的银河
无数颗耀眼的星星
在闪现、闪现……


从红土地上的蚕豆花成蝶,滇茶花次第盛开,到板栗开始爆嘴儿,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伤员们陆续痊愈。出院归队的日子到了,医疗大楼的门廊上有我书写的红色条幅,“向为国而战光荣负伤战友致敬”、“热烈欢送重返战斗岗位的战友”。清晨,天刚蒙蒙亮,痊愈的伤员们便怀着不舍的心情,纷纷地与日夜守护他们的医护人员道别,打好行囊准备出发。医院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医护人员在大楼前列队欢送朝夕相处的战士们,并送上了亲切的叮嘱和美好的祝福。记得,临上车前战士们和医护人员有的手手相握,有的相拥而泣,久久不愿离去,战士们用无声的泪水与发自肺腑的话语感谢白衣天使们,为他们早日康复所付出的艰辛。


斗转星移,弹指一瞬。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去,战友们离别四十多年了,医护人员大都进入了暮年,就连治愈的战士们也已过花甲,他们身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不知今可安好?想念曾经朝夕相处的老战友们啊!


作者简介:张树生(微信名/树叶又生),毕业于云南师大中文系,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唐山音协会员。知青生活两年,军旅生涯十二年,从事过文化、宣传等工作,历经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洗礼,后从事检察工作三十年。笔耕未闲,文创有报告文学、散文、诗词、歌词等,其中歌词数百首,代表作《我爱你多情的春天》、《大美中国》、《昭君颂》、《白衣礼赞》、《镰锤铸就大中华》等。作品被新华社客户端、中国音协、花山出版社、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育专刊、河北检察、唐山劳动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刊物、网媒及视频号发表。并参加国家及省、市级作品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