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庆祝《颍水书香院》和《颍水文苑》一周岁生日

颍水文苑赋
《颍水文苑》由行唐县著名编辑婉玉组织,精心创刊至今。本刊为我县诗词爱好者学习、交流、探讨搭建此平台。光阴似箭,整整一年,成员由最初五六人壮大到至今五十余人。值此周年之际,心潮澎湃,特做赋以纪念。
赋曰:
龙地古邑,千年有记。携物华之丰茂,蕴天宝之璀璨。箕山巍巍兮,地杰而玉润;颍水潺潺兮,人灵而源长;折衡阳之竹,笔杆坚挺;雕玉城之石,砚台细腻;磨沙河之水,墨汁匀滑;造龙州之木,纸张光洁。笔墨纸砚,四宝已备;诗词歌赋,华章方书。文思与才情泉涌,书香共诗词一体。高山流水,琴奏伯牙子期之会;击鼓传花,辞明诗经离骚之志。
幸甚!有编辑婉玉,蕙质兰心,集诸位之诗词,发都市之头条。扬颍水之名,彰文苑之号,飘书香之风。撷凤凰湖之浪花,汇入东海;采鳌鱼山之曙光,融入朝霞。希冀颍水文苑,泉深而流长,书香而漫天!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诗云:
颍水流文苑,书香暖冷冬。
诗词珠样灿,韵律月般明。
志远腾龙地,人杰盛玉城。
梅花晨映雪,笔墨夜裁冰。
—张卫国

精神的家园《颍水文苑》
文/左文昌
笔墨泛着浪花
一叶一叶的小舟
划往深处
铺开的纸张上,洒落白色的花瓣
一行一行文字
沿着花香
走向家的方向
颍水河
热泪盈眶

入《颍水书香院》有感
文/王惠霄
夕阳下
笔墨泛起浪花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
泛舟颍水河上
六十年了
一个小小女孩
曾怀揣文学梦想
六十年呀
对于岁月如此短暂
六十年呀
对于人生却那么漫长
岁月磨难
风雨沧桑
犹豫,奋斗,彷徨
哪里是扎根的土壤
是《颍水文苑》开疆扩土
圆梦
有了地方
一双双诚挚的手
轻轻
拉起了老人
启航
一抹晚霞
绽放朝霞般的光芒

《颍水书香院》是家园
文/康雪
一湖清澈平静的碧水
融纳着婉玉的窃窕身影
文人墨客,将平仄的一叶一叶绿舟
使向清幽深水处
诗花在颍水书香院绽放
唐诗,宋词,元曲
如八仙过海,各显才能
一首首一行行,蕴藏家的温暖
字里行间包含聚集友情
推杯换盏,吟诗朗朗
让诗酒充溢田园
让颍水书香院
蝶舞翩跹
香蜜飘飘

贺《颍水书香院》成立一周年
文/郁冰
这里是文学的百花园
有阳光灿烂,有月辉温婉
有杨柳依依,有花儿明艳
有轻风吹来一首首歌儿
唱颍水碧波美,吟书院墨香酣
这里是心灵的家园
消沉时吟一首奋进的歌儿
落寞时有唐风宋韵相伴
走过风雨,漫过流年
摒弃忧悒,走向多彩的明天
这里是友谊的港湾
一首诗可衔来缕缕芬芳
一支歌儿可将忧愁驱散
声声鼓励,让心儿备感欣慰温暖
颍水河的碧波啊,是吟不完的一首诗
书香苑的墨香啊,如美酒怡心间
朋友啊!你来我来大家来
齐贺巜颍水书香院》成立一周年!

《潁水文苑》创立一周年有感
文/张卫国
去年12月3号
《颍水文苑》
悄然而生
颍水悠悠
流经千载
灌龙地以灵魂
绕玉城以精魄
披诗经之霜
着离骚之露
汇聚文苑、弥漫书香
诗承唐韵之雨
词遗宋律之风
似一朵清幽的腊梅
在寒夜绽放
馨香
渐远渐浓
即使在严冬
也能播撒
春意融融
如一颗坚定的幼苗
在冰雪中蓄势
顶凛冽之朔
迎料峭之东
逐渐枝繁叶茂
蔚然林成
有树鲜花着锦
有枝硕果妆红
值此成立一周年之际
《颍水文苑》
书香正浓
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诗意地过

贺《颍水文苑》创刊一周年
文/李新圈
这块温婉之玉
定受了神灵的加持
将大家吸纳
在这所园子里
一同犁耙
播种
收获。
淘米,碾面
点起精神的炊烟
梅,兰, 竹,菊
清淡雅致
潇洒飘逸
花香浓淡
色泽多彩
彩蝶多姿,黄蜂采蜜
各种鸟鸣唱出所有心情
这是一片世外桃园
是心灵的栖息地
让许多不曾谋面的朋友
感叹这欢乐
感叹这幸福的奇迹
原来生活
还可以这么的富有诗意

贺《颍水书香院》一周年
文/李新圈
沿着
起承转合的石板小路
踩着平仄硬朗的韵律
曲径通幽
出狭又阔
褶皱瘦透的山影
凸显大自然
雨滴风蚀的坚韧不舍
滴滴心灵泉水
娟娟汇流成河
虚心一弓
便是雅致小桥一座
翻越道道山岭
跨过条条沟壑
修竹挺拔,松柏常绿
花香四溢,鸟语鸣和
落座亭台楼阁
品一杯香茗
将自己润泽
望一望
眼前这一往情深的碧湖
小船轻悠,杨柳摇曳
出污泥而不染的荷
吐淡雅之色
生莲蓬之果
看那微微小雨
都是润色的香墨
你听——
这又一波刮起的轻风
都是为《颍水书香院》一周年
所弹拨的
抒情曲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