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秋季的味道
文/ 陈忠堂
柿子熟了的时候,家乡高大的柿子树硕大树冠上红红火火。秋风掠去了碧绿渐褪的叶片,只有坚毅的红灯笼似的柿子悬挂在艳阳高天,寄托百姓“柿柿如意”的吉祥祈愿。
收获柿子时是乡亲们晾晒柿饼的繁忙季节,摘下的柿子被一个一个的安装在特制的加工设备上,那是自制的土设备,一条长形的凳子,一头儿安装一套能去掉柿子皮的小旋刀。柿子在经过人工小旋刀娴熟的表演中,脱去的红外衣,裸露柔嫩的肌肤,完成着自己品质升华。人们小心翼翼地把一陀陀的软柿子,放到平板或凉席上去晾晒,并不时捡拾翻身。天高云淡,秋阳安抚着柿子裸体的尴尬。
数日后,柿子慢慢的脱水,当果实甘露醇厚,满身通透时,人们将其拿捏成一指薄厚的圆饼状。或许经过月光的滋润,还是内涵的抒发,饼体会泛出一层匀称的类似白霜的薄膜,显出自身的甜蜜润美,柿子即将完成自我品味的升华。
在加工柿饼的日子里,如果你步行在村庄乡道,就会觉得自己徜徉在香甜袅袅的空气中。此时你在柿子晾晒的摊架上,随意拿起一个小小精灵,对着蓝天白云端详,就会觉得它肌体圆润与剔透中植物纤维交织着美妙的图案。 你会沉浸,你会痴迷,你会觉得村落街巷都弥漫着一种让人陶醉的沉香。那诱惑的气味流转于你的鼻腔里,飘逸于你的胃,令你垂涎欲滴,欲罢不能尴尬之火喷出口腔,舌尖上濡沫摧毁自己的控制力。热情好客的主人会读懂你,真诚捧出一堆柿饼让你品尝。你会来不及躲避镜头而露窘态,那时让人内心立刻就会充满温暖与激情。你会情不自禁的想去拥抱空气中流淌着的味道。
金秋的季节,故乡似乎是在营造一种无比甘甜如醴酪的幸福。香郁甜蜜的夕照里,彩霞似乎为劳动果实镀上一种神秘的色泽,浮在一片片一层层空明里。傍晚,月光如霜匀匀撒了一地,柿饼似乎披上了一层晚礼服的素装,即将迎接自己启程另域的仪式。
那夜你会在香郁里十二分满足的入眠,你会在露出笑靥的美梦中,让你对人们智慧与繁忙中产生的一种美食而敬畏与仰目,无可名状的情愫追随在你周围。那时光季节里给予你的兴奋,给予你的甜滋搅拌与口舌碰撞的满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这是我的家乡,孕育了一代忠勇武神的关公故里 —— 山西运城。
陈忠堂,山西万荣人 ,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 、 曾任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吉林市孔子学会焉哉谜社社员 、九洲诗词文学总社会员。作品有《难忘的一支歌》《青春有痕》《吉林工业四十年》《走过四季》诗集 ,曾在地方报刊 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文章与诗篇。
审核收稿/芳心 室静兰香 管家
编辑制作/碧荷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