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四川西部,既长灵秀更长苍莽。
广义上讲,四川西部当包括水软风温的成都平原,而旅游概念只集中在耸天入云的高原部份。雪山草原,禅寺经幡,悬念重重,旅者如织……尽管也有另一面的荒野寂寥,但游人的审美高地被“壮美”占据,即使“苍凉”也伟岸。
当我们一车4人载着10月的阳光驶出昆明,直奔那个魂牵梦系的川西时,一颗心曾经几分忐忑几分悬吊,偌大一片高原雄赳赳气昂昂,能容我古稀老夫轻松通过“高海拔”?
不紧不慢穿行12天,当我带着满满一身雪山光辉和高原秋色回来时,金风入怀结论颠倒,洒脱无恙代替了原先的敬畏之感,碧蓝金红融化了对高原的冷艳印象。
老实说,川西磅礴得放肆,广阔得浪费,仅甘孜、阿坝两个州就有31个县,我们走过看过其中9个县,摊开地图只是一个小圆圈。诱人迷人留下一手机照片,情结未央再勾勒出几段文字,纵是“小圈”也精彩。
△云端的秋色
川西的风流,川西的秋色,一切都在云端之上表演。
紫气缭绕,金黄簇拥中,不管是发烧摄友抢拍日照金山,还是骚人墨客对景呤诵,都是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舞台上进行。雪山的万千表情,草原的辽阔情结,天空的碧蓝耀眼,湖水的深邃静美,任其迥异任其展示,再是低调也迷人。


一路车行,潮汐般的灿烂归草原,一尘不染的苍穹归雪山,性格迥异不与尘俗搅合,清风明月不与杂质混淆,一座座山峰独自耸天入云宠辱不惊,只坦坦然履行自已信徒般的时令,坚守一片永恒的信仰。低处的草原湖水伴随着云淡天清,让单纯忠厚的耗牛任其悠然自在。高海拔的雪山不迷不惑坚持守身如玉,默佑四方子民“扎西得勒”淳良年年。而海抜7556米的“群主”贡嘎雪山,秋高气爽下犹为正气凛然仙气飘飘。
毫无疑问,今秋的川西依然多情多义,片片秋色出神入画山山壮美,但疫情阻挡了无数游人的脚步,所有景区游人稀少,可惜了好端端一方色彩枉然布展。
公路上空空荡荡,驾一路轻风倒也潇洒自在。从云南香格里拉入川,过得荣、乡城,再到稻城、亚丁、理塘、雅江……一路秋色狂放活泼,雪山、草原、湖泊,三大要素交叉组合,迷得多少游人折腰?我行我素中,竟然“窜”到了一个另类景点------海子山,连绵百里除了嚣张石头还是石头嚣张,大大小小拥挤在稻城、巴塘、理塘三县之间,人迹萧疏飞鸟也萧疏。
贸然闯入,仿佛走进了火星月球。不同之处在于野山蛮石中赫赫然有着星罗棋布1145个“海子”,小者如坑,大者如塘,藏语叫“措”,汉话叫“湖”,静静美美躺在石头硬汉们的怀中,不娇不嗔只显一身秀气玲珑。周边野草野花以石为伴以“措”为伴,让零零星星的顽强生命享受秋天的太阳。一山又一山石头浩荡,一水又一水措湖盈盈,除却川西无此景,除却此山无此奇。与雪山的人气相比,海子山冷清出几分自卑,和草原的柔弱相赛,它又坚强得不可一世。在秋天温和的阳光抚摸下,无边无际的石头家族,熠熠生辉精神抖擞,奇形怪样表情生动。偌大一片川西的秋光秋色,应包括这些“火星”“月球”上的石头在内。

几多香格里拉
那天进入稻城时,落日的余辉将这个藏族风格的县城涂抹得金碧辉煌。住下后,方知稻城离亚丁还有70多公里,闻名天下的亚丁属于稻城县的香格里拉镇。
眨眨眼睛一声“啊”,我只知道“香格里拉”在云南,就像钓鱼岛属中国。
次日到彼,此香格里拉一条街道沿山沟龙蛇蜿蜒,除了豪华酒店就是民宿旅馆,亚丁景区离此还有6公里。手机资料显示,此处原名日瓦乡,2002年1月25日改为现名。改名原因也是源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那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笔下的故事写得美丽迷人:
几个外国人乘坐的飞机因遭劫持被迫降落在有巍巍雪山,青青草原,蓝月山谷之处,故事便在这儿展开并不复杂,诱人之处是这儿的乐园净土仙家境地…

…
此小说素材源于另一个外国人约瑟夫.洛克,这位美藉奥地利学者1922年来到云南丽江,以后又到四川的乡城、稻城,将丽江的东巴文化推向世界,将稻城亚丁的文字和图片也推向世界,中西方轰动,使得英国人詹姆斯创作了《消失的地平线》。接着,意大利导演弗朗克将此小说拍成同名电影,主题歌曲《美丽的香格里拉》也唱遍世界。不久之后,马来西亚华人郭鹤年, 1971年从新加坡开始,在世界各地兴建 “香格里拉”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更加名扬天下。
云南中旬县改名香格里拉的机遇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位新加坡商人到了云南中甸后回去写了一篇文章,香格里拉就在中甸。也不知谁最先受“启示”,云南各方一番论证操作,国务院民政部于2001年12月17日,批准了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市”,比稻城的香格里拉镇早“注册”了39天。
稻城人说,香格里拉的藏语解释是“香巴拉”,意思为“极乐园”或“心中的明月”。所以,叫“香巴拉”的地方也比比皆是,云南藏区也有好多“香巴拉”。香格里拉和香巴拉大名鼎鼎世人仰慕,又以此衍生出一首首动人歌曲唱遍藏区唱遍全中国。
秋天的亚丁晴空朗朗阳光变化,浓泼淡染出一幅幅巨大的国画悬空,使山水画师们徒增几多黯然几多失落。亚丁被人们广誉为“香格里拉之魂”“最后的香格里拉”“水蓝色星球上的香巴拉”,都当之无愧。
其实,川西和滇西,地质地貌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大香格里拉”的概念,皇皇然包括滇西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川西的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大江河地区,以及川西的贡嘎雪山,南迦巴瓦雪山、仙乃日雪山、央迈勇雪山、嘎诺多吉雪山,滇西的梅里雪山、哈巴雪山区域。还有茶马古道、藏传佛教、藏彝大走廊,西藏、青海、甘肃的一部份,丰富而相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共同点,都和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横断山系的地质演变有关,和数千年民族迁陟的壮举相联,好一个壮丽绵亘的大香格里拉,巍巍然把几省相邻的山川风光和民风民情联接在一起,也把各民族的历史和团结凝聚在一起,香格里拉活力永恒!

跑马溜溜的山上
凭藉一首歌唱得最出名的城市,在中国有两个,一是新疆的达坂城,一是川西的康定。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
一首《康定情歌》美丽动人,谁都想去“溜溜”中遛遛。
当然,康定还曾经是西康省的省会。西康省设置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下辖今天的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昌都市、灵芝市,撤销于1955年。民国时期,西康省省主席刘文辉是四川大富毫刘文彩的弟弟,也是1935年在泸定大渡河阻击红军的总指挥,刘文辉1949年12月9日在康定与云南省主席卢汉相约同时起义。
政治人物河东河西云聚云散,只有《康定情歌》青春不衰活力盎然。


到了康定才知道,“溜溜康定城”指老城区,两座大山挤出一条步行街,五颜六色藏族风情满满。疫情下的街道萧条冷清,纷呈入眼的是情歌广告和情歌招牌,活生生把视线拉进偌大一个情海中:“情歌故里”“情歌公园”“情歌广场”“情歌民宿”“情歌酒店”“情歌餐厅”“情歌雪域”…… 羡慕天下之情都集中在康定,康定人在“情”中生浩,“情”中发展。
最倾慕之地是“跑马山”,溜溜山上溜溜云,不去看看对不起这趟川西之行。跑马山郁郁葱葱耸立在老城之南,海拔2700米,在川西群山中他只是小弟,却有陡峭之艰,仰颈之险。在垂直悬空的索道车里俯瞰“溜溜城”,一河川房屋低矮,只有山顶上的 “溜溜云”不走样。高原云多云美,康定人似乎司空见惯不在乎。
缆车缓缓悠悠上到山顶,除去我们一行4人,还有两个缆车管理员,两个查验核酸兼卖票者,除此身影再无他。阵阵山风萧萧中,一块黑底白字的宣传栏权当导游解说: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跑马山,原名为“多吉帕姆仙女山”,跑马山是音译,如今己成为“康定情歌城国际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康定情歌的代表名词”“康定情歌的发源地”“感受情歌魅力的窗口”等等。
“解说词”连同山名如此诱人惑人,迫不及待举步参观,依次看到了一座红墙寺庙,却大门闭客,不知供奉何神?不远处,竖一字迹模糊的石碑,上刻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2001年6月9日至10日到康定视察工作时的题词:“海外仙山,蓬莱圣地”;又往前走几十米,有一块比足球场大些的“情歌坪”,周边林木葱茏,坪内草皮稀秃, 挡墙上斗大一个“情”字冷落孤清;旁边一白一棕两匹马,一块木牌写得明白;沿草坪骑行一圈20元;再旁边挂着数十套藏彝服装, 30元租一套照像也写得明白。还有什么?没有了,的确没有了。花50元门票60元缆车票进入的“国家级”,静静悄悄20分钟走完看完,不知管理者情与何堪?没有东西可看再看宣传栏,上面还有内容: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地群众在此山举办释迦牟尼诞辰纪念日和转山会。熙来攘往自不必说,不知这一天以后,又有多少人会高价上山参观空旷?外地“过来人”或许和我一样,僧面佛面,名山无辜,失望或宽容,都因为《康定情歌》是永恒的经典。
再见了,跑马山。
再见了,康定。


夜过二郎山
川西地广景多,天天兴奋点不重复,任走一个方向都精彩。10月22日这天的兴奋点在红石公园,一山一川朱丹耀眼,遍地“红宝石”,这是一种微生物附在石头上,魔术般变得遍体红彤。满河滩红石衬金秋,分不清天上人间哪是真彩霞?忘乎所以一路拍照,突然间一根栏杆横路,车行被阻,原因是泸定县两个小时前发生了5级地震,被阻之处叫摩西,属于泸定县管辖,被阻似乎理所当然。悲哀在于此地距今晚的住宿处石棉县只有60多公里,几顶大盖帽铁面刚毅,诉苦叫屈都不抬高那根栏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掉头再回到已经“再见”过且已走出70多公里的康定,然后连夜走雅安,次日再掉头经荥经、汉源到石棉,多绕出一个三角型两条对角线300来公里。
无可奈何中,再次车过康定已暮色苍茫,而雅安还有130多公里……车灯远光一柄利箭穿透黢黑,也不知前方是何山何岭?有何仙何圣?突然,前面隧道上方出现“二郎山”三个字,顿时倦意全无,精神挀作: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
羊肠小道那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
……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
誓把公路修到西藏……
情不自禁就涌出这首熟悉的歌,车子减慢速度,隧道里的播音听得清楚,此隧道全长13406米,这首《歌唱二郎山》的歌曲镌刻在洞口。凭藉此歌,老辈人几乎都知道二郎山。

楚河汉界,二郎山是川西汉、藏区域的分界线,从成都出发经雅安,过了二郎山就是高原气候藏区风情。峻岭横陈,莽峰高耸,天险二郎山动魄惊心。一首《歌唱二郎山》传遍全国全军几十年,留下10万大军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险。
此刻,二郎山隧道灯光如昼,如幻如梦,我穿越在一个记忆岁月中,蓦然间回到了昆明翠湖畔。
在翠湖边一次省文联的会议上,我认识了《歌唱二郎山》的词作者洛水,紧握着他的手的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这首歌我从小就会唱……”
那天,我和洛水忽视会议内容,一直窃窃私语,在于我们先后在昆明军区文化部系统工作过;而且,他家就住在翠湖边,离省文联不远。这之后,我们不止一次相遇翠湖畔,听他讲二郎山,讲解放军18军修筑康藏公路的血与汗。千里川藏线威武雄壮共有14座大山,二郎山海拔5150米,壁立千仞、陡峭如削,是第一道咽喉险关。修二郎山公路牺牲了5000多名战士,壮哉伟哉动人感人
洛水原名祝一明,河南人,先后在二野文工团、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昆明军区话剧团任创作组长,导演。这首由他作词、时乐濛作曲的《歌唱二郎山》,发行于1951年,获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
汽车还在隧道中穿行,歌曲还在夜空中继续,记不住歌词我跟着手机哼唱,身临其境只有一个慨念,此歌此曲是对无数生命与热血的祭奠,时代与重任的回应!

夜过二郎山,虽然没看见二郎山的全貌,但穿过此雄山险道,到了雅安,就算基本走完了川西的斑斓苍远,绕行300公里也值。一路行来,虽然只接触到川西的一个局部,但我印证了一座座雪山的无边佛法,一片片草原的宽阔胸襟,雪山草原也检验了我丝毫没有“高反”的身体。在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顶,我戴着藏族绒帽留了一张影,迎着雪山寒风歇斯底里吼了一嗓子:“川西,我来过了!”
○编辑:艾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