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1741一1750)
童年学诗札记(1741)所有被赐予“先锋”桂冠殊荣的艺术创作大抵具有十二个特征,请大家用心灵悟:一是叛逆性;二是批判性;三是孤绝性;四是别趣性;五是极限性;六是冒险性;七是神祗性;八是歧义性;九是颠覆性;十是变异性;十一是人文性;十二是无我性。倘若你的艺术创作能拥有一半的特征,那就相当精彩了。切记,别太钻牛角尖了,那样你会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听得懂的,你就是有福之人。

童年学诗札记(1742)山东一个书法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精熟从艺术层面上来说是危险的。”此话可谓一语中的。童年认为,所有搞艺术创作的人,一生都应该尽量避免熟而求生、求险、求野、求元、求趣、求奇、求妙。一个真正有出息的艺术家,理所应当敢于突破传统藩篱,秉承革新探险精神,永远不当保守派,永远求新寻怪,永远做到师古而不泥。回头瞅瞅你的那些个分行文字,难道你就真的不感觉脸红吗?

童年学诗札记(1743)有人说,制造神话是人类固有的天性。童年想说的是,写出好诗是诗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写出好诗,不仅能够让自己的精神家园丰盈美丽,更能完善自我并能圆满心中的梦境。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内心始终拥有爱。诗人写出一首好诗,相当于多活了100年。凭什么说诗人是人上人?你应该找到答案吧,我想。

童年学诗札记(1744)当一个人拥有了非凡的直觉、性灵、个性、理念、眼泪、经验、记忆乃至与生俱来神赐的眼力与呼吸,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童年学诗札记(1745)写诗是一种看得见的修行。在当行者眼里,你想藏拙,几乎就不可能。你的品位、学养、性情、个性及灵魂底色全都裸露在你的字里行间。

童年学诗札记(1746)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著名的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就曾郑重告诫我们:“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这则寓言活生生地点醒了那些不善于修炼自身内功,却整天幻想着单纯依靠外在力量来侥幸获利之人。横眉静观当下诗坛,各种令方家哭笑不得的所谓“专家”似乎太多了吧?试问,除了装腔装势忽悠普通大众的假把式“三脚猫功夫”之外,还能端出来啥货色呢?奉劝这些二流子赶紧收拾起那些个“地摊烂货”,滚回老家好好面壁反省百日,别再误人子弟了!
童年学诗札记(1747)无张力不成诗。现代诗艺术创作,务必要在诗感上力求呈现人性智性神性和文化精神及灵魂价值诉求等多维镜像,尤其是要有源自语言内部审美向度深层次的人文歧义性、撕裂感、拉伸感混搭交通的张力场。

童年学诗札记(1748)谈及当下国内现代诗的薄弱环节,童年有种一不小心误食了霉变饼干的怪异感觉——当下国内诗坛绝大多数诗人似乎都非常迷恋所谓的写诗诀窍,他们忘记了“假色不如无色”,“雕琢过甚必伤其骨”等诸多古训。倘若真想让你的诗在美感效果上拥有对称和谐、动静互补、虚实呼应、节奏流贯、韵律有致、刚柔交错以及多元统一等诸多闪光点,起码你要做到出语天成,不事雕琢,朴淡却多味,平静之中尽显波澜。果如是,童年坚信,许多诗人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写出让常人难以对付的独特的分行文字。
童年学诗札记(1749)文艺评论要力求全方位、全波段、全流程、全链条、全视角、全维度、全覆盖扫描,体现真诚、专业、精准、务实、开放、深入、系统。哪怕就是一句话点评,也要力争做到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剑封喉,直捣黄龙。

童年学诗札记(1750)文艺评论是一门既严谨又考量评家才情、见识、悟性乃至综合学养的科学。早在三国时期文武双全,只活了40岁就病故了的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南宋诗评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清代文学批评家袁枚《随园诗话》强调“戒滥评”。
对于文学评论,尤其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我个人的观点是:(1)有感而发。作为评家,你不仅要有独特的感悟、独到的见地,更要寻求旨在辞达意远的深度、亮度及广度,切勿“众口一响”;
(2)有的放矢。作为操刀剥皮的评家,无论在你面前的这位作者是陌生人还是老朋友,哪怕是你的至亲嫡嗣,你都必须做到轩轾胖瘦,褒贬得当。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你必须要能精准地逮捕到靶子,并做到无“识”不评,否则,你的评只能归为幻妄“呓语”;(3)有备而来。常言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大才子韩愈早在1200年前就告诫我们:“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足见古代先贤多么看重知识与修养积储。必须郑重指出的是,文艺批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句“当行”的评说,胜过动辄千言万语的隔靴之论。写诗是重塑灵魂之举,而评诗则是感悟历史、人文的生命呼唤。

■童年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1963年12月生于安徽蚌埠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0年习诗至今笔耕不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双派诗学大辩论“等全国大型文学艺术活动,部分作品荣膺多个奖项或入选各类诗赛。基本诗观:诗是诗人对生活和心灵的艺术地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