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华与曹靖华故居
五里川河南村沟口,距卢氏县50公里的南面,该村有一处土木结构的建筑群落共十四间。面南四间上屋,东西厢房各三间,院有两道大门,二门外有东西瓦房各两间,虽然房屋有点旧,但不论近看远看还蛮雄伟,确系一处好户人家的宅院。这就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曹靖华故居。

在五里川中学院内,有1985年建筑120平方米的尊师亭,呈八角形,两侧建有陈列室,亭的上方有曹靖华题写的“尊师亭”三个镏金大字,亭内立有曹植甫先生教泽碑。碑呈方柱形,是一块优质南阳汉白玉鎸刻成的,她总高3.4米,正面雕刻“曹植甫先生教泽碑,”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夫激荡之会利于乘时,劲凤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卢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爰使旧乡丕变,日见照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里巷,处之怡然,此岂辁才小慧之徒所能至哉。中华民国二十有三年秋,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门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潜德,亦报师恩云尔。铭曰:
华土奥衍,代生英贤,或居或作,历四千年,文物有赫,峙于中天,海涛外薄,黄神徙倚,巧黠因时,鹦枪鹊起,然犹飘风,终朝而已,卓哉先生,遗荣崇实,开拓新流,恢弘文术,诲人不倦,惟精惟一,介立或有,恒久则难,敷教翊化,实邦之翰,敢契贞石,以励后昆。
会稽后学鲁迅谨撰

这是为纪念曹靖华之父曹植甫先生而建的尊师亭和教译碑,这篇碑文,读遍鲁迅著作也只这样一篇碑文。毛泽东主席曾多次讲到中国教育工作,提到鲁迅这篇碑文,称其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在教泽碑亭中还鎸刻着肖军、端木了良。骆宾基,谢瑞阶等老革命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书画家的题词。

曹靖华,1897年9月出生在五里川,路沟口村幢大院内,他原名叫联亚。1987年9月病故于北京,享年91岁。一生中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留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是一位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一位大名人。1919年在当时河南省会开封二中参加了“五四”运动,与同校的8位同学成立了“青年学会”并创办了青年杂志。写出了卢氏通向洛宁的优美诗句:“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要想走平路,下去双岩坡”。1920年加入社会主青年团,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在瞿秋自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发表第一篇译文“蠢货”。
1925年至1926年被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有创始人李大钊派往河南开封、广东广州,革命队伍中当翻译。随北伐革命军参加了武汉、南昌、郑州等很多著名战斗和战役,如:武胜关,贺胜桥、丁泗桥等。大革命失败后,再次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校任教,并将鲁迅的名著“呐喊”、“阿Q正传”等译成俄文,推介到苏联,使鲁迅的著作第一次走进欧州,在国外传阅。1933年曹靖华第二次从苏联回到祖国后,在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东北大学,中国大学任教。
1936年10月1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病逝,曹靖华得知后痛哭失声,连续写五篇文章进行纪念。他和鲁迅的友谊非常深厚,经常写信计论时局,讨论文章。一生中收鲁迅先生的信件就有292封之多。他还和鲁迅、韦素园等八人在北京成立了“未名社”文学团体。从而建立了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而奋斗的深厚友谊。
1938年因宣传马列主义被解聘,在周恩来的指导下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主编苏联抗战书籍,写了《抗战三年来苏联文学之介绍》、《高尔基生平》等一大批宣传抗战的文章。还翻译了“列宁的故事”等一大批苏联著名作品,如铁流、保卫察里津,“虹”等300多万字的苏联文学著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创作很多优秀散文,分别收入到“花”《春城飞花》《飞花集》《曹靖华散文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当选为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历任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1954年至1964年曹靖华担任“世界文学”主编,北京大学教授,俄语系主任,第五、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等职。1987年5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曹靖华“各国人民友谊勋章”。四人帮被粉碎后,曹老更焕发了革命精神,先后担任了中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中苏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并经常撰写文章,审阅稿件,直到病危前还在关心我国文艺工作的发展。
曹靖华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接见了他,鲁迅曾多次赞誉他“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董必武主席曾以“洁北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赞誉他高尚的情操和风骨。全国人民怀念他,河南人民怀念他,河洛人民更怀念他,他永远是河洛人民心目中坚强卫士。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