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之恋
文/清风月
许多人都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因那有闪烁着时尚光亮的色彩;软床上沉浸的美梦;高脚玻璃杯盛放的醉意。但我独钟情于乡土,因那有人类最为原始的气息——质朴和纯洁。
我曾游荡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在纸醉金迷中过活。但渐渐地,我遗忘了自己。不知心安放在了何处。城市的时间走得太快,一切都显得那么地“紧”,一切都需得“挤”。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在城市的“挤压”和“威逼”下,我改变不了自己的本性。于是选择了乡土——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我找回了丢失的心,将它重新安放在了胸口,以供全身的血液流淌。不被城市的过活堵塞鲜红的血液。或因自己是泥土养大的孩子,骨子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才对乡土这番地眷念吧!乡土的一切都很好,山、水、人并未改变些什么。时间走得很慢,如青瓦房舍烟囱上升的缕缕青烟,总是缓缓地升入天空,然后走进云里和自然相融。在乡土的小路上行走,脚下总是柔软的,心跳总是平缓的。不像在城市的道路上行走,脚下总是坚硬的,心跳总是急促的。因为城市的过活一切都显得太快。吃饭是快速的、走路是快速的、看书是快速的、甚至连人的情感都是快速的。而在乡土我便能美美地睡上那么一觉,待阳光透过窗照见我的双眸才会从梦里温暖地醒来。虽乡土的床不如城市的“席梦思”那般地柔软,但每一个夜都睡得很舒适,不会因时间走得太快而睡梦不足。
在乡土生活,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吃饭是自然的、走路是自然的、看书是自然的、睡觉是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很真,人的面容是真的、人的言语是真的、人的情感是真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像动物一般只为生生相息,没有金钱、权利、名望的奢求。因在乡土,无需金钱、权利、名望,生活只有劳作、休憩、繁衍,一切都显得很简单。或许是因城市的处处都隐显着金钱、权利、名望的影子吧!日子才显得那么地“拥挤”吧!幸福才离得那么地“遥远”吧!在乡土不需每样都需金钱去换取,因它是自然眷顾的宠儿,一切都由自然为它提供。回到乡土,我很自然地成为了乡土的一份子,没有丝毫的比喻、夸张等的手法去修饰、渲染自身。每日我便到山间去拾取柴火以便能在灶中看“红花”开放,望缕缕青烟缓缓升入天空。为一日的饱餐和冬日的暖和而做准备。每日便和乡土的人一起扛着锄犁翻耕土地,播撒种子,待燃烧的季节收获金黄。累了,便坐在田间和相邻的人抽一根旱烟,摆谈乡间的人鬼神。或晒一晒太阳,看狗吐舌头,云在蓝天的“七十二变”。或静下心来闻一闻书香,杂夹着乡土的草和泥的味道沉浸于睡梦中。
在乡土这块地方呼吸着,我已闻不惯城市的气息,只愿将质朴和纯洁装满我这颗鲜红而跳动的心。待白绫招展,像落叶一样,回归自然。
作者简介:
清风月,本名:张永仕,四川南江人。毕业于阿坝师范学院,大学时期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其作品先后在《星星诗刊》、《散文诗》、《羌族文学》、《巴中文学》、《光雾山文学》等多家杂志报刊发表,有作品入选《2013年中国散文诗歌佳作100篇》,荣获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