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与冲突》(一)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纵观世界文明史,首先映出的是古代四大文明,即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以及我们的伟大中国,这些文明大都五千年以上,且亚洲独占三席。如今除中国外,其它三大文明都已消失,现在谈起亚洲文化时,天下公认唯中华文明为东方文化工作的代表。这里先解释下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我认为文化和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融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文明可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物质、精神文明的结晶和沉淀,文化即文以载道且化人,是为文化。如果把人之欲望、思想、文化作为文明递增阶段的话,欲望与物质 相应,思想与思维相应,文化与文明相应,简单地说,对物质求索和理性思维的精神沉淀就是文化。因为中国文化已成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本文中的东方文化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土文化。

相对于东方文化古老与厚重与源渊流长,西方文化简直就是少子童蒙。有史可考的西方文化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地中海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成为地中海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们知道,欧洲南畔的地中海联接亚、非、欧,是大西洋和印度洋通道。而西方的渊源文化…希腊文化并不悠久,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吸纳北非文明和西亚文明并结合欧洲海洋文明现状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所以从根源上讲,起源于希 腊的欧洲文化应该是西亚、北非、南欧三方文化的混血产物。这个产物后来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和马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加速了亚非欧等沿地中海文化的融化。二千年前西亚基督文化的出现,使希腊的哲学艺术、罗马的政治法律与基督思想紧密结合形成了欧洲文化的雏形,这些文化再经历欧洲千年神权政治、以人文主义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洗礼形成了当今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西方文化。

那么西方文化的具备那些特点,这要从文化来源谈起。大家公认欧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是以航海和商贸为主的海洋文化,深受西亚两河文化和北非埃及文化 影响,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但埃及文明留给后世的大都是“金字塔、木乃伊”等物质文明,西亚的两河文明更倾于非物质文明,例如古巴比仑人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楔形文字为世界第一种文字,并制定了七天的周期等,这些都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帝国,其地域东到印度河,南到尼罗河,横跨欧亚非,促使地中海本土文化与三大古老文明全方位融合。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又建立了阿拉伯帝 国,仍然横跨欧亚非三洲,其语言为阿拉伯语,其信仰为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将阿拉伯文化和穆斯林传统等传入欧洲。我们知道,阿拉伯文化把沙漠文化、海洋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文。我国清朝中期,西方的传教士来到日本、朝鲜及中国大陆等地,又将东亚文化精髓例如四大发明带回欧洲。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形成的以北美和西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的确确是亚非欧文化的个混合体。它与古埃物质文明影响,古希腊的文化与东方文化相比,大都停留于唯物唯心哲学高度,没有向再高一次层的 思想或宗教”转化”,这为当今西方文化的先天不足埋下了劣根。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