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雪
作者:任玉科(山西孝义)
白袍小将从天降,
斩雾除霾大地新。
化作尘泥终不悔,
要留清气满乾坤。
附:
七绝 石灰吟
于谦(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评论家 王罡
拜读任玉科老师的大作《雪》,让我想起了明代于谦的《石灰吟》。“雪”诗与“石灰吟”诗相较,岂止“毫不逊色”,还有,不仅“堪比”,而且“胜似”,甚或说是“超越”,也不为过。
《雪》的总体构思是,“白袍小将”奉“天帝”之命从天而降,化作满天飞雪,象片片柳叶飞刀,似条条搅天玉龙,来到凡间斩雾除霾,使人间大地焕然一新,经过与雾霾的生死搏斗,他自己却耗尽了元气,四处飘落的身形碎片再也不能聚拢,灵与肉难以合体,于是他视死如归,化为尘泥来滋养福泽大地,养育万物生灵,然则,面对如此完全彻底的牺牲,他自始至终从不后悔,他的初心是,用自己的一切使乾坤朗朗,清气荡漾,不留半点私欲暗藏心房。
本来是平平常常的一场雪,诗人却把它点化成一个斩妖除魔、舍己为人、舍身取义的英雄形象。
第一联,在诗人的想象中,“雪”是有灵性的,他是天使,他的使命就是斩雾除霾,使大地气象更新,诗人把他幻化成“白袍小将”,英武强壮,威猛帅气,秉持正义,行动神速,防不胜防,而且斩雾除霾大刀阔斧,功德无量。这是写“雪”的“前身”,完成神圣使命。第二联,“雪”化作了尘泥,留下了荡漾乾坤的无尽的清气。这是写“雪”的“后世”,追问他的初心,怀念敬仰他的品格、情怀和志向。
总之,诗人以雪喻人,鲜活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山仰止人生观、价值观的典型形象和可供学习的榜样。
与于谦的《石灰吟》诗相比,如果去掉标题,本诗让读者一下子就想到了“雪”,而于谦的诗象谜语,不太好猜。从主题看,于谦的诗重在封建官僚文人的品行修养,而本诗则强调突出积极作为、无私奉献、造福万物的精神,明显略高一筹,这可能是时代不同的缘故吧。从思维逻辑和表现手法上看,于谦的诗是说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前三句作铺垫,最后一句点明主旨,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目的:为使行文顺当;而本诗前后两联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雪》诗中描写的“雪”的“行为路线”又前后通畅,最后又返回到对“初心”的反思,有层次,有节奏,有思路的循环,明显稍高一头。从对物象意象形象的表现效果上看,本诗清晰具体,尤其“清气”与“雾霾”相对,有风清气正的确切意义,而于谦的诗,“清白”一词就没有形象性,石灰只有“白”的外在表象而没有“清”的内在品质,“清”是诗人硬性加上去的,前三句与后一句不太吻合。
总之,于谦的诗是对石灰的“吟”,而本诗无愧为激情澎湃的 雪“颂”!
当然,于谦是前辈,我们再好,也只能说是“青出于蓝……”罢了。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说明】暂无作者照片及简历。

评论家简介:
老王(网名),实名王罡,笔名:王子扬,王子洋,王老师。1953年出生,山西大同人氏。
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再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最高成就为,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做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论文。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多有结合诗评的学术论文面世。
繁荣诗歌创作是其美好愿景。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