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长彭月生
文/杨遵贤
山川田畴的精气孕育了他丰富的文化艺术细胞,三十多年,他跟农村文学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彭月生,江西省宁都县石上乡文化站站长。还在种田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富有乡土味的好民歌。那年,在南昌举行的谷雨诗会上,他年少气盛,斗胆跟江西省邵式平省长对诗,一首《谷雨时节诗满河》,令满座倾到。
从此,这位农民诗人,一发而不可收。连连在《萌芽》《星火》《江西日报》《赣南日报》等报到发表了一百余首诗作。成了宁都县第二个省作协会员。
他还擅长演戏,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采茶戏,更是得心应手。我们问他:“老彭,你都扮什么角色?”他做个鬼脸:“你们看我的长相?”我们瞄他一眼,个子墩实,夹杂着几丝白发的平头像只抽子。我们毫无顾忌:“反面人物。“算你们没猜错,我扮过地主、狗腿子、日本军官、娄阿鼠。也演郭建光、李玉和。”可见其戏路颇宽,正反派都能演。有他的熏陶,五六个儿女都能上台,他不无骄傲地说:“我一家人可以拉出个剧团。”这并非自我吹嘘,他能演、能吹、能拉、能编、能导,十项全能。公社发现了这匹“千里马”,聘请他担任公社文工团助理编导。
这是个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排练的四集体文工团,白天生产,晚上演出,流了汗又熬通宵,够累的,他却有一副被山野风雨磨炼出来的结实身架,能挺住。
这些从各村抽来的演员,演技虽不高,却争强好胜,爱演主角,次角几乎无人主动承担,没人演群众甲群众乙匪兵丁,他大喊一声:“我来!”像是训斥,又像是开导,演员们逗乐了:“老彭,你一人怎么能演这么多配角?”大家受了感杂,于是争着来跑龙套。24个男女演员,经他手把手辅导,唱做念打,诸般功夫样样均能。没几年,三个一流角色竟被省歌舞团“挖”走了。虽然“挖”得他心痛,毕竟为上面输送了人才,他的心血没有白花,.“为他人做嫁衣裳”他感到欣慰。
1960年,政策规定,四集体文工团不符合农业生产结构,因而解散。他们便将立足点转移到下面。他蹲点到小布脑村,拉起了一个农民业余剧团。有他的谋略与胆识,搞得红红火火。一段时间,社会上《十八摸》《蔡郎别店》等黄色“三角班”甚嚣尘上,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步步逼进。彭月生坐不住了,赶排了《补皮鞋》《钓拐》《刘介梅》等戏,将这些下流淫秽的东西赶下了戏台。
此后几年,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全乡发展到13个农民业余剧团,“泥腿子”的戏唱欢了全乡山山水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的曾轰动整个县城的《半斤钞票》《莲塘翻身》两个剧本成了歌领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的罪证。有人抽出里面一句唱词:“说到过去的莲塘下,饿死老鼠,旱死蛤蟆。”责问他:“过去,指什么时候,前天,昨天,也是过去,这是给现实抹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将他下放监督劳动。
背了黑锅,受人歧视的精神压力虽然折磨着他,他手上的笔依然亮出熠熠火花,他宏亮的歌喉依然回荡在空谷旷野。“天生我才必有用。”
1979年9月,他重新回到阔别了频于荒废的乡文化站。为了解决影荒剧荒书荒“三大难”,1984年石上乡兴建了全省第一家占地面积为2724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宫,里面设有候影厅、文艺排练厅、科普讲座厅、展览厅、放影室、广播室、乒乓球室、棋艺室、资料阅览室、外借室,总藏书4202册。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化宫,并非易事,而且,他们家吃的是“牛粮”,田要耕,粮要种,只有请亲朋相帮,自己却没早没夜地泡在文化宫里。天有不测风云。
没几年,他在县剧团的18岁的女儿突然患了脊椎炎,下赣州上南昌求医问药,经济与精神负担像铅板一样压着他,可他人在外面,心却飞回了文化宫。由于抢救无效,女儿不幸死去。人生的悲痛,莫过于亲人远逝。然而,人死不能复活,他没有因此消沉而丢开他的事业,他照样接待一批批前来活动、读书的农民,照样为业余作者审稿改稿。一次,听说池布村残疾人赖兴义自办的家庭文化室需要科技方面的书,他带了几百元钱,冒雨赶去县城新华书店为之购书,并且跑了十多里路将书送去池布。
那几年,全乡大种烤烟、脐橙、蜜桔,为了传递致富信息,他又将一本本资料送到千家万户。在乡里举办的谷雨诗会上,我们又见到了彭月生登台吟诵,果然宝刀不老。“年年谷雨诗满河,农村老表爱唱歌。歌唱时代大发展,歌唱农民好生活。”那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充满活力的诗句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回报他的是一阵阵松涛般的掌声。
严冬掠走的一切,春天加倍地奉还给他。在农村文化这块园地里,彭月生像一位辛勤的园丁默默地耕耘。1988年,省文化厅给他颁发了“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年”光荣证书,这是一位乡村文化人、农民诗人心血凝聚的荣誉啊,他当之无愧。彭月生说:“为了繁荣乡村文化与文学,我愿干到花甲干到古稀,甚至更长的岁月。”
2021、12、27
作者简介:杨遵贤,江西宁都人,生于1946年11月,报刊编辑。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作品四百万字,部分作品曾获奖,或被入选丛书。《头发杂思》发表于《散文》杂志,并收入《散文》200期精品丛书,入选江西省近当代(1919--2009)散文精品丛书。剧本原创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奇才》曾在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播出,出版散文集《鸟语动听》(长江文艺出版社)、诗集《春天的色彩》(21世纪出版社)等。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江西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