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草
文/黄振(安徽)
风霜雨雪磨炼
从不抱怨,一年又一年
默默把大地点绿
【岁月无痕浅评】
作者很谦逊要强,这是退回修改后重投的作品,虽然写的平实浅显,但立意很好,很有积极的意义。愿我们都做棵小草吧,尽染共和国的春色。
微诗不好写,真正的微诗它似炼乳,一小调羹,就能冲一杯鮮奶;它如压缩饼干,一小块,亦可饱腹,令人回味无穷!微诗并非高不可攀,虚心好学,多练笔,博览积累,相信爱它的人都可写好,与诗友们共勉之。
02.冬之雀
文/泯然(黑龙江)
独栖寒枝 长喙啄开叶上霜
失温的眸光
等待 冰雪中苍茫
【岁月无痕浅读】
首句切入正题。既然说鸟雀,当然用喙啄,但它并非是啄食而是啄枯枝上的寒霜,此言一出,凸显作者大胆的想象与夸张。望着茫茫大地,濒临绝境,仅剩绝望,只能面临自生自灭的命运。小诗渗透悲悯。只是一种冬景描写,并无积极的意义。首句出彩,二三行平平,呈头重脚轻之态,望作者以后注意。
03.盼
文/月色明净
踩着月光的积水去见你
急促的脚步
溅起 水花朵朵
【特邀诗评老师:锦瑟浅读】
诗歌开篇就给人一种空灵唯美之感。“踩着月光的积水”让我想到了东坡先生《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这样一个清晖如银的夜晚,踩着月光星光去看你,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赏心悦目的事情。月色和你,都是美景。第二句承上启下,“急促”的不仅仅是脚步,亦是心情,步若飞,以致于一路,溅起朵朵水花。“水花”一词,对应首句的“积水”,但又不是真的水,真的水花。这是诗人怒放的心花,是喜悦在流淌,是盼望见你的欢喜愉悦。盼,这个主题,在此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一种极致的美感来表达情感,能渲染如此气氛,诗人也一定是个心若兰之剔透的妙人。学习了。
04.那年
文/一抹香(吉林)
为父亲缝了开线的裤脚
不料却成 他此生最后的体面
心痛到 无法呼吸
【特约诗评.飞雅浅读】
有一种寒是再寻不到那份专有的温暖,有一种彻骨痛,是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个年代我们经济贫穷,被缝补过的裤子却是最后的体面,现在回想那年那岁月,失去至亲,确实痛到无法呼吸,作者描述缓缓递进,语言朴素自然,却将当年的场景描绘得令人潸然泪下,扣题非常恰当,个感尾句若用意象表达会更出彩,不当见谅。
05.诗之花
文/无即明(上海)
以梦为伴
邂逅在心头
被浓浓的激情染红
【岁月无痕读诗】
诗从何来?和睡梦相伴,与心灵碰撞。前二句作者阐述了诗由心生的共识。尾句再次复述诗是浓浓激情染红,由此道出诗题。小诗可见作者对于诗的理解及热爱。不足之处是太过于直白,如果描述含蓄一些,会再上一个台阶。
06.空山新雨
文/恩雅(江苏)
淅沥,轻盈的飘落
满目叠翠
几粒鸟鸣回声悠远
——这是一首意境很美的小诗!它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淡然的、清雅的,静谧的心境。小诗开篇切题“轻盈的飘落”雨如此之轻,说明心静才能体会的到;“满目叠翠”,景如此之美,说明有清雅脱俗的心,才觉得一切都绿色的;“鸟鸣回声悠远”说明心境如水才会有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应。
小诗动静结合绘景,用通感绘声,将那份欲远离尘嚣,静享美好时光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值得品味!
07.心若向阳
文/桦之白(四川)
借一缕西斜的光
照进许久未晾晒的窗
冬日的午后,温润如春
【特邀诗评老师:兰草浅读】
这是一首表达心境的微诗,作者内心渴望温暖,渴望阳光的心情展露无遗!
生活给人带来的烦恼是无尽的,怎么办?沮丧?颓废?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开篇“借一缕西斜的阳光”“借”用词巧妙,安慰自己吧!把烦恼丢到九霄云外,让自己的心充满阳光。“久未凉晒” 极言心情之郁闷,“照进”表达一种渴望,由于太阳温暖了心窗,所以在艰难地生活中悟到: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拯救自己。无论多么的不易,乐观,向上,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没有华丽的词藻,就是真情的流露,直抒胸臆!但别有一番韵味,给人以思考。
08.时光
文/邢玉安(湖北)
又是一秋
踏不出岁月年轮
黄红蓝中写意
【特约诗评.飞雅浅读】
——关于“时光”我们可以有N种诠释,小诗一眼惊艳的是尾句;岁月的年轮滚滚不歇“又是一秋”,秋天本来就是色彩斑斓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黄色代表丰收和喜悦,红色代表热情与力量,蓝色代表冷静与希望,作者这里用“黄红蓝中写意”抒发心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情不自禁去挖掘,挖掘岁月馈赠的美好,小诗耐读回味,点赞精彩!
09.零点诗人
文/夏雨(广东)
思绪在三更徘徊
梦里几点字句
一半赠风月,一半赠无眠
【特邀嘉宾:黄德森浅评】
作者道出了几乎所有诗者的心声,题旨“零点”时间段画龙点睛。作诗需要专注,需少干扰的安静氛围,夜阑人静时,诗者的思绪才会凝结,才会有灵感有效率。“徘徊”表示作者的冥思苦想;“几点”是反复斟酌,类似古诗人贾岛的“推”和“敲”一番;“风月”是作者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发挥与意境;“无眠”表示的是作者从思考到落笔聚精会神,持之以恒,发愤努力直至半夜三更。作者文笔挥洒自如,笔调浪漫,对诗者的描述恰到好处。受益匪浅!不足之处是题中“点”入诗了。
10.冬雨
文/北疆晓歌(北京)
以雪的替身出席
清唱冷柔淅沥的歌曲
低吟着温室旋律
【特邀嘉宾:黄德森浅评】
立冬节气刚不久,京津一带就接连下了两场霏霏细雨,本人也身临其境,与作者有同感。“替身”是指,常理说孟冬后,北方气温骤降,这时应是降雪的季节,可偏偏下起了冬雨;作者巧用比拟,用“清唱”一词,是指特定的环境下冬雨独自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冷柔”“淅沥”两词表述的是初冬的雨朦胧,仿佛年轻人轻歌曼舞的样子;“温室”是作者表达冬雨温暖,有灵气,而不是凄风苦雨。诗文情感丰富,描述冬雨无声胜有声,涤荡心灵。值得学习。
11.初冬
文/小雪(福建)
风执拗往北走
树,紧了紧骨架
慌乱中,枝桠抖落一身轻寒
【抹香浅读】
首句直接点题。“执拗”、“慌乱”、“抖落”一些列动词,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其中“执拗”一词,形象地道出了自然规律,与其说是执拗,不如说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时值初冬,冷风劲吹,北国萧瑟。树一时抵不过初寒的侵袭,不免一阵慌乱,之后逐渐镇定下来,抖落一身轻寒。不就是冬天来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诗传达了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处世哲学。所谓文如其人,小诗也从侧面展现了诗人沉淀、内敛、睿智的人格魅力。
12.登茶山
文/榕雪
条条绿阶
蜿蜒于青山
走吧 给心灵泡一壶天然
【岁月无痕浅读】
条条绿阶其实是描写蜿蜒崎岖的,但却是一条条通往郁郁葱葱的茶山之路,用“阶”替代“路”是作者唯美主义的体现。间隔空行代表时间距离的绵长。尾句出彩的是“给心灵泡一壶天然”,(反之如果写泡一壶绿茶那就不是微诗,是凉白开了),同时还是双关语,渴望人间真善美的返璞归真,这才是小诗的真谛所在!不足之处是第二句略显平实,但仍不失为成功之作!
13.遥远的故乡
文/祝明(湖北)
月亮同时照顾着
我和你。思念的距离
被月光拉短
14.息国故城遗址
文/春天的故事
一块碑文
承载着西周的文明
可那石头在滴血
15.长大的绿叶
文/清阳(山西)
周身,折映阳光的斑点
满噙娇嫩,摇曳
而泥土,早已消失在你的视野
【岁月无痕浅评】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长大的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树长成了大树,嫩芽长成了大叶,渐渐地看不到生养的土地。小诗其实想说别忘了绿叶对根的怀念,在路上,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以柔情之水,打动读者。不足之处是尾句冗长,可再精简些。
16.回眸秋天
文/咖啡豆(江苏)
赏了一季,变成枝横叶瘦
不情愿却又无力挽留
不期而至的冬,在催促着分手
17.雪地
文/兰草(深圳)
绘出,素洁的风骨
即使污浊沾染
心里只有 清澈的湛蓝
18.破土
文/岁月无痕(上海)
挣脱自缚的囚笼,出茧
成蝶,于空巢甩出
一缕缕人间的暖
【特邀诗评老师:林中霞光读诗】
——小诗运用一连串动词“挣脱”“出茧”“成蝶”“甩出”围绕题目层层展开,干净利落,节奏紧凑,让人眼前一亮。
是的,生活在尘世中,我们被某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作茧自缚的“虫蛹”,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地生活和工作着。一个人,只有接受现实,重塑观念,才可能“破茧成蝶”,成为最好的自己。短短三行哲思满满,发人深省。为作者点赞!
19.年雪
文/锦瑟(山西)
涂冬。描一纸素宣
与雀儿……
举高红棱棱的瓦檐,笑着干杯
【金以茉浅评】
以拟人展开诗意,描绘了一副宁静清欢图。冬日严寒,但能在冬日皑皑白雪之中寻觅一份欢乐,不仅仅是热爱生活,更是在时光静谧处藏匿一份平淡。
20.顿号•逗号•句号
文/飞雅(江苏)
哽咽 捂上嘴
珠泪一滴滴……
在暖怀里 盛满绯红的酒窝
【金以茉浅读】
情绪的甜蜜是重重泪滴,从哽咽到禁语,感情的暖意萦绕在脸颊与心口,似如一朵玫瑰历经重重风雨和寒冷的绽放,这是由顿号到逗号再到句号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渴望一个怀抱,那时灵魂的栖息谷是玫瑰的土壤,一路上总有坎坷与泥泞,但只要片刻扎根于泥土之中,便也温暖了一片时光,释怀了一份温柔,点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1.新生
文/祁宇(内蒙)
一道光划破黎明
晨,挣脱紧裹的黑袍
追逐一棵棵破土的绿
【特邀诗评老师:漫舞清风浅读】
好一首闪亮的“新生”!小诗由“光”起笔,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流动的晨景图。当我们还沉浸在“一道光划破黎明”带来的欣喜中,“晨”已“挣脱”束缚,开始“追逐”新“绿”了!“划破”“挣脱”“追逐”三个动词精准展现了“新生”力量的不可阻挡及勃勃生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哪怕黑暗“紧裹”,照常从东方升起。人何尝不是呢?非常喜欢尾句中“破土的绿”,这是生命的“新生”,亦是希望的萌芽!
小诗运用拟人手法,句句扣题,转承自然,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读之爱不释手,更有一种力量油然而生!学习了!
22.小雪
文/漫舞清风(河北)
把寂寞,裁剪成六瓣
一片,两片……
悠悠然,沁入大地心田
【特邀诗评老师:锦瑟浅读】
一首轻快活泼的小诗,人间似又舞起六出精灵。“把寂寞,裁剪成六瓣”,切入新颖,扣题精准。“一片,两片……”进一步渲染画面,雪花儿的灵动秀美婉约呈现。尾句升华,由表及里,一个“沁”字,可见多少的润物细无声,亦可想望被默默孕育的春声。非常好的一首!拜读学习了。
23.迎冬
文/道冲(广东)
送走最后一缕秋风
新雨敲窗
吃饺子 别有一番滋味
24.眼泪
文/滕建龙(北京)
像窗外的细雨
纷纷扬扬,落个不停
似乎你的忧伤,牵着秋天行程
【特邀诗评老师:吉新浅读】
这首诗的出彩之处,在于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运用。以一场秋雨的画面造景,把题旨“眼泪”表现得淋漓尽致。“窗外”分明是作者的眼睛,“细雨”是作者的眼泪,“纷纷扬扬,落个不停”,忧伤的心情是多么的悲切,“牵着秋天行程”,又暗喻着作者心境对未来的期望!情景交融,可谓构思别出心裁。点赞精彩!
25.赞冬
文/芳草兰馨(北京)
萧瑟诠释静美
繁枝瘦笔,写禅意
飘花,演绎冰雪奇缘
【特邀诗评老师:榕雪浅读】
诗歌的首句就让人喜欢,不看冬天的萧瑟,而是透过萧瑟读静美。二句深入,把繁枝比喻成瘦笔,“写禅意”。表达了作者从中悟得的沉静与豁达。三句升华,那一片冰雪世界里,你可以扑动想象的翅膀,去领略传奇,就此点题。点赞学习。
26.霜降
文/苏襄青青(南京)
你的名字
是秋写给冬的情诗
绵绵相思 茫茫从天至
【特邀诗评老师:漫舞清风浅读】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这个节气后,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骤降,预示冬天即将到来。作者巧借霜降节气抒情——首句点题,下面巧用比拟,把霜降的到来比作“秋写给冬的情诗”,尾句写霜,也是写情,“绵绵”“茫茫”两词表达相思之情浓厚深长,延续不断。
小诗借景抒情、意味隽永、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运用第二人称增加了亲切感,能使读者迅速融入情境中。
27.救赎
文/菩提树下的仰望(山东)
研磨四季的景观
搓成小小的药丸 去复活
荒芜千年的心田
【岁月无痕浅读】
将“研磨”来替代“描绘”就是注重动词更夸张的一种选择。也是为下一句“搓成”做铺垫。以中成药的工序来完成,去复活荒芜千年的心田,和诗题“救赎”不仅是承前启后,也是一种遥相呼应。小诗饱含禅意,令人回味隽永。赞叹作者精雕细琢的写作精神和严谨的文风。
28.轮回
文依依(上海)
破晓的啼哭,夜幕下的鼾声
演绎着,百变舞台剧
一场,接着一场
【特邀诗评老师:榕雪浅读】
首句就在动静之间点题,破晓与啼哭是美好的;夜幕与鼾声是祥和的。二句道出了人世沧桑,随着时间的沙漏而更迭。三句延伸、留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点赞精彩,学习了。
29.春之歌
文/踏雪寻梅(山东)
雨按响了寒冬的门铃
吵醒了梦中的生灵
蛙噪鸟鸣,一声声入耳
【特邀诗评老师:锦瑟浅读】
小诗使用拟人手法,通过雨,蛙声,鸟鸣等一系列具象来谱写一曲春之歌。动词“按响”“吵醒”“入耳”的使用,让这个春天的到来如此一气呵成,如此毫不迟疑。
整首诗扣题精准,于画面的描述中有淡淡的情感植入。(尾句的噪字是否可以更换,春之歌,建议用一些表现美好的词语,个见,可忽略。)
30.妖魔山
文/微妙(新疆)
从神话里走来旷世传奇
在眼前
掠过磨难重重取经之路
【特邀嘉宾:夏雨浅读】
——诗者以“传情入景”之笔,借“移花接木”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
首句,“从神话里走来旷世传奇”道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颈句,“在眼前”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的取经之路(面对困难重重),一下子放射出作者乐观向上的心态。
尾句,写的即是“历经千辛万苦终得真经”也是整诗概括,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和远大志向。
整诗落笔恢弘,从时间空间下笔,写景为言志作铺陈,是一首托景言志的佳作。
31.冷与暖
文/黄其海(安徽)
地球终于变凉了
高温的日子,没舍得走远
冰与火都在,朝觐着春暖花开
【特约菩提树下的仰望浅评】
季节明显更迭是北方的特色,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情感,每一季都不同,每一个更不同。诗人起笔所点“终于”,可见,对更迭的一种由来已久的期待,但是余温未消,表层是自然现象,暗指心中所保留的美好过往。文末的点睛之笔,让大自然与人物的心态相结合,严寒中,以共同朝觐的姿态期待春暖花开,更加反衬出诗人内心更深一层的期待,连没有情感的自然都在虔诚的等候,何况诗人?有一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韵味。诗文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值得学习。
32.暮秋
文/陈锦茹(新疆)
风抽一鞭
雨刺一剑
额头,惨白
【抹香浅读】
这首诗惜字如金,以排比句式,寥寥几字却道尽了人生沧桑。题为暮秋,何尝不是人生暮年。人生之路无坦途,都会经历雪雨风霜,艰难险阻。小诗将暮秋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没有留白,尚有提升空间。常言道,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我们要不畏人生的风风雨雨,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阔步向前。
33.秋千
文/涧之燕(山西)
为那点乐事
相互纠缠
一生左右摇摆
34.爱语
文/池上清莲(安徽)
芦苇摇着母亲的思念
白发在风中描摹迟暮
我摘下阳光晒干母亲的泪
35.悟,是种哲学
文/孙继平(北京)
用有与无
点拔一个世界
才有心中一塔一台阶
【特约菩提树下的仰望浅评】
这样的语句很巧,巧的只需一眼,就能让读者心有所动。凝练的笔触,直接、纯粹的诗调。绝妙的道出一个人对世界而言,应该持有的真正的姿态。不是“拿来主义”,不是“批判主义”,而是对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或事物所持有的怀疑态度。世界不是完美的,心存疑惑才会解惑,才会用解惑的结果去推动世界的进步。与诗文的“推敲”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句“点拨世界”,可见诗人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文末“才有心中一塔一台阶”,所衬的由内及外的结果,更是寄托诗人无限的美好向往。整首诗自然流畅,很有启迪的感觉,真正体现了诗以明志的作用。上乘之作,拜读学习。
36.初冬
文/安墨(山东)
风,扯着嗓子狂吼
叶子,纵身跳下
天空 表示无语
37.冬日田间
文/翠竹(吉林)
冰冷辽阔
偶有牛羊摆弄舞姿
盖上了厚厚棉被进入梦乡
【岁月无痕浅读】
第一行用简短四字,概括了北国的冬天,旷野里虽偶尔有放牧牛羊,但大地已经盖上了“厚厚的棉被”一一形容积雪想象相当合理。小诗里“摆弄”“盖上”的动词运用维妙维肖。任何一首成功的微诗都是动词取胜的。不足之处是小诗略显单薄,如果充实些心情会更好。小结:有写诗的天赋,适合写微诗。
38.背影
文/林中霞光
总在,不经意间来到梦里
那弯微弓的岁月
渐渐远去,在送我的雨中
【兰草读诗】
如若不是情到深处,如若不是太思念,怎么有这样的梦境!这首诗写的是痛彻心扉的思念!因为“总在/不经意间来到梦里”一个“不经意”道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切!
“那弯微弓的岁月”这一真切的描述将被思念的人——父亲,历经生活的磨难,几经岁月的沧桑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岁月,在您的脸颊编织皱纹;压力,折弯了您的腰身!父亲啊!怎能不思念!最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个滂沱大雨中,远远离我而去的背影!作者在诗中没有用任何技巧,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就是因为作者太用情!诗好就在于它表达的真情实感,值得品读!
39.空
文/田素汉(山东)
水中月、镜中花、画中饼
白日梦。杯中无酒
房间溢满烛光的灵魂
40.颂微诗群
文/台上灯(重庆)
芳香叩开我的心扉
晶莹的雨水将之洁净
在你的苑囿倍感快意
41.彩虹
文/马兴无(江苏)
一张挂在天上的弓
射下万道一一
缤纷的箭
42.复兴号
文/何世宗(四川)
何止载日月星辰和风骨
山川大地与梦想
令天下,聚焦中华魂
43.彩虹
文/邢玉安(湖北)
贯通天际的桥
用七色光描绘
一个美妙梦想
44.人生路
文/韩学成(云南大理)
路长久远
迷茫,彷徨
砥砺前行
45.冬雨
文/盈子(上海)
打破了叶的依恋
低洼处
树影婆娑
【特邀诗评老师:锦瑟浅读】
——视线的转换,亦是心境的转换,一念起,花落,一念起,花又开!人生如白驹过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且自在,且从容,世间美好,开满来时路,静静守候……
【特邀诗评老师:吉新浅读】
小诗,十四个字,就如作者的名,这“雨”就盈满了一林的叶。雨景中,潇洒的冬雨,不拘于高处张扬的树叶,默默地甘于独处“低洼”,守一方幽静,这是多么淡然超脱世俗的心境!小诗,借雨抒情,却不见“雨影”,又处处有雨声荡漾心扉。作者的隐喻不隐晦的表现手法,可谓出彩!如能再把“冬”的味,适当渲染下,题旨会更鲜明,但这并不淹没诗的亮点!
【特邀嘉宾:夏雨浅读】
——冬雨没有说话(我们)也可以感觉得到它那一种自在的气息,很小的冬雨不会(形成河床)而是树影婆娑,留下流淌过的痕迹,我们也能感觉得到它流的很从容。可见诗者的淡定和处变不惊。诗者文笔细腻,流畅优雅,意境深邃而宽泛。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