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更需理性消费
作者/池文史
疫情,使老百姓赚不到该赚的钱,使国家支岀了不该开支的经费。疫情,使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是越来越少了,也让各级财政负岀了沉重代价。但大难当头,党和国家没抛弃没放弃每一个感染病毒的公民。非常时期,公民把有限的辛苦钱用到最关键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是彰显智慧和能力的表现。

近日看网上文章得知,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变化,部分人为了有备无患,已经开始抢购抗病毒类的药品了。对此,自己除过惊讶,还有些敬佩他人的先知先觉之举。
但又一想,这也不足为奇。就象平日里,小区门口开个酱猪蹄,卤肉店之类的,总有人愿意排起长长的队伍,耐心等待,大有不抢他个底朝天,绝不罢休的样子。但三五日过后,有些门店反而又显得无人问津的样子。有人戏称这种现象,叫“凑热闹”。
抢购药品,是真是假,还须眼见为实。11月16日上街买菜,无意中真是见证了网上所言。老远就见大小药店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但还有人在后面接二连三的接龙排队。

细细观察这买药的队伍,估计有些人买药,纯属日常用药需要,算是钢性需求使然,情有可原。有些人买药,也属于储备常用药,做到防患于未然,也能理解。而大部分人买药,估计是受当下疫情影响,为了以防后患求自保,也说得通。估计还有千万个人,有千万个理由,这里不再累述。经过这长长的队伍时,无意中听到两个加入买药队伍的年长些的陌生人聊天,才知道现在大部分药店抗病毒类的药品都销售一空,有的地方更是一盒难求。

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两个陌生人似虚似实的谈论,让我不由想起了出门前才看到的《甘肃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内容。此《方案》是针对本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的现象,认为无症状感染者为正虚受邪,以湿毒困阻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宣透湿邪,在《方案》中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方面,根据轻型、普通型等患者的中医临床证侯及主要体征,细化了不同证型的中药治疗用药。《方案》中还增加了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小耳捏脊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用于无法服药的老年人及儿童新冠患者。《方案》还在预防、治疗、恢复阶段增加了岐黄避瘟颗粒剂、扶正屏风颗粒、宣肺化浊颗粒、培土益肺颗粒等院内制剂。
认真拜读完这个中医药防治方案,不难得岀这样一个结论,统称为新冠病毒的症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用医用药都千差万别。而市面上销售的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绝非一药能治百症。再则,即使你不幸被感染了病毒,也许又因你有强大的免疫力,能达到不治自愈的情况,哪就更用不着盲目跟风乱买药了。
非常情况下,储备些米面油,干货和瓜果蔬菜,生活物资,甚至是适量的药品,做到有备无患无可厚非。但我感觉唯独药品,要谨慎采购,更要对症下药,因此切不可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更不能因非常时期,助长了个别不良商家的利欲熏心之举滋长,狂赚大家的辛苦钱到盆满钵满。
现在有种情况,疫情下的人们买东西,一不问价格,二不管称够不够,只听商家说有,告诉你多少钱,大部分人便扫码付款走人。岂不知,有些商家在赚够差价的同时,还做起了缺斤短两的掩人耳目之举!试想,现在有几个商家,能把电子称放到顾客够得着,看得到的地方,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以前,我经常光顾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有个卖菜的夫妇俩,见人就攀谈,真是个人来亲。往往是买了他家的蔬菜,他们还不忘送你点配菜,让人不由自主心生好感。但他们的称,永远用蔬菜有意遮挡着,让你看不到真实斤两。记得有次我买菜后付款时,不经意间问了句女摊主“对不对”。不曾想,她惊慌失措般告诉我:“哥我刚算乱了,重新算下”。这无心一问,前后价格竟相差了10多元钱!我的乖乖,这还真是“笑里藏刀,刮你油水没得商量”!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去小俩口菜铺买菜了。 
疫情下,柴米油盐醋,瓜果蔬菜包,就是老百姓最大的民生问题。为此,从上到下,各级各部门千方百计来确保。细心的市民近期发现,有的政府部门有关保民生的新闻发布榜上,连米面油,瓜果蔬的生产地,供应链,销售点都一一公布,可谓是做到了一条龙服务。同时,还不忘善意提醒广大市民,要理性消费,切勿造成囤积浪费!事实证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地方,一切供应正常,基本上做到了应有尽有。

对抢购药品现象,就有不少网友理性认为,政府连需求量最大,最难保证的生产生活物资,都能做到保障有力了,大家还怕生产线上可以成批量生产的药品供不应求吗?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消费,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自己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作者介绍

池文史,一个爱堆积文字的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