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近日,《北方都市文化》网刊编辑部组织部分编辑和作者在松原市博纳电影城观赏电影《万里归途》。影片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再现了中国外交官带领被困侨民智斗暴徒、战胜沙漠、最终归国的动人场景。大家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北方都市文化》网刊的各地作者(包括松原、长春、海南等地)热情地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或去电影院观赏这部电影、或看视频、查简介,正在抒写有关电影《万里归途》的观后感,大家满怀豪情,紧握手中的笔、情真意切的诵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赞美中国外交官临危不惧,带领侨民与乱军、沙漠奋战的坚韧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抒发了大家热爱祖国的情怀。
郭长春(长春)感悟
观电影《万里归途》有感(新韵)
域外侨胞遇险情,八方施救意非同。
归途万里何其所,历尽劫波见彩虹。

吴玉梅(松原)感悟
国旗护照护航万里归途
——观电影《万里归途》有寄
海外撤侨几度闻,身临影院泪频频。
中东战乱如油沸,游子归途似炭焚。
护照铺平千里路,国旗耀亮万家春。
今生不悔黄肤色,来世还当华夏人。
桔子红了(松原)诵读吴玉梅(松原)诗词感悟
朗诵 桔子红了 作者 吴玉梅 《七律 国旗护照护航万里归途》音频
国旗护照护航万里归途
——观电影《万里归途》所感
十月,由饶晓志执导,张译,王俊朗,殷桃领衔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正在热映。
据报道,票房已超过20亿,豆瓣评分9.6分。这在电影被电视手机冲击的时代,应该是一部绝对好看的电影。好友孙丽立刻发出邀请,我和刘淑斌应邀前往横店影院。
也许不是节假日吧,偌大的电影院里就我们三个观众,天气还很冷,刚坐一会,就有点瑟瑟了,可是,当电影开播后,只几分钟,我们就热血沸腾了。
北非努米亚爆发反政府暴乱,中国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撤侨。任务是艰苦的,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为过。就在完成任务时,却得知还有100多同胞被困,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俩人毅然放弃回家的机会,逆行进入战区,生死之搏由此展开。
如果说,年轻的成朗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理想主义者,他主动请缨,凭的是一时热血,那么,富有经验的老外交官宗大伟在十余次撤侨战事中深有体会。冲在撤侨一线的外交官,就是军人之外的离战火最近的人。他们要赤手空拳,凭借语言沟通和勇气,打通一条生命的道路。他们面对的往往是失去理智的暴徒,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是反人类的魔鬼。和他们,没有道理可讲!但是,宗大伟还是义无反顾的前行了,而在家等待他的是时时刻刻要分娩的妻子,老来得子,他梦寐以求,如今,他别无选择,祖国需要他,同胞期待他,正义考验他。然而,不要忘记,宗大伟,成朗之所以敢于临危受命,最主要的是背后有强大的祖国。电影中,每当他们的行动受阻,每当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要同胞们拿出中国护照,举起五星红旗,总会化险为夷。
这不是导演在煽情,这部电影的原型是2011年的利比亚大撤侨事件。当年,利比亚发生武装暴乱,许多不法分子趁国内局势混乱,对当地外籍企业人员进行打劫屠杀哄抢,在利比亚的外籍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我国在暴乱的第一时间,启动国家级响应,制定紧急撤侨措施,三万多同胞一个不剩地安全撤离利比亚,创造了各国撤侨史上的四个第一。电影《万里归途》的很多场面,很多人物,都能在利比亚撤侨中找到原型。
暴徒围困了白婳带领的125人,暴徒首领威胁中国大使,无理的要求中国大使面对镜头代表中国政府承认他们的合法性,宗大伟慷慨陈词:“中国政府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如果你们以此为借口枪杀我们,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血债血还!”态度强硬,掷地有声,暴徒深知中国不可撼动,悄悄放下武器选择放行。因为,背后,那个强大的中国如日中天!
在无边的大沙漠上,侨胞们面临饥渴饥饿的威胁,仅有一点点食物的努米亚难民,看到中国的国旗,他们主动送出食物,因为他们感恩是这些中国人帮他们修建铁路,投放物资,建设家园,他们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乱军袭击他们的政府,关闭所有的通道时,只要是能拿出中国护照的侨民,他们一律放行。
“请举起手中的护照,祖国,带你们回家!‘’这句话让多少人泪奔啊!
记得看《战狼》电影时,战乱中,冷锋举起五星红旗,带领侨民穿过弹流火海,所向披靡地阔步前进。此时,国家,不再是一个符号,爱国,也不再是一句口号,那澎湃的情绪,裹蕴着丰富的内涵,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此时此刻,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祖国,假如需要我们为您牺牲,那就牺牲吧,只要您永存!”
中国护照,护航万里归途,五星红旗,耀亮万里归途!这是我看电影时最深切的感受。我们生于一个战乱的时代,世界战争此起彼伏。可是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电影的结尾尤其说明这一点。当宗大伟回到祖国时,正赶上新年,万家灯火,鞭炮齐鸣。阵阵鞭炮声让宗大伟恍惚了,他惊诧的好像又回到了努米亚的战场,释然后,他哑然苦笑了!
走出影院,抬头看看广场上高扬着的五星红旗,看看丽日晴空,呼吸着甘甜的空气,一首小诗油然而生:
海外撤侨几度闻,身临影院泪频频。
中东战乱如油沸,游子归途似炭焚。
护照铺平千里路,国旗耀亮万家春。
今生不悔黄肤色,来世还当华夏人。

柴丽岩(松原人现居海南)感悟
电影《万归途》观后感
异域云来战火临,中华使者奉丹心。
荒沙敢纵穿艰险,暴力惊迎得仰钦。
万里茫茫危困重,千钧脉脉赤情忱。
护民安稳依强国,一段归途举世吟。
双向奔赴创奇迹
——电影《万里归途》观后感
根据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改编的电影《万里归途》,主要讲述了非洲努米亚共和国爆发国内动乱时,我国驻当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成朗放弃回家的机会,毅然深入战乱区,穿越战火和荒漠、历经艰险紧急撤离海外华侨的故事。
电影本身故事情节惊险紧凑,人物刻画丰满真实,演员表演符合人物形象,取得叫好又叫座的佳绩。据相关资料报道,外交部有关人员观看影片后,评价电影较真实地再现了很多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这不由得让我心情起伏,感慨万千。
一、时间上的双向奔赴,奠定救援成功的基调。茫茫荒漠,125名游子15天,326713步;祖国母亲的心脏跳动远远超标,母亲担忧儿女的样子就是祖国牵挂游子的模样,不同的是,祖国不是倚门泪奔,而是与时间赛跑,在时光隧道里亲手去接自己的孩子。在时间的双向奔赴,奠定了救援成功的基调。
二、空间里的双向奔赴,推进救援成功的进程。电影里成朗与宗大伟带领125人穿过200公里大沙漠,终于到达迪拉特。为了故事的出奇制胜效果,没有展现国家启动应急撤侨预案后,调动、部署、联络5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包用第三国民航机所进行的各项后方保障工作。试想,若穿越生死线的人们到达了充满希望之地,却没有等来运载他们的交通工具,怎会实现空间大挪移,怎会实现回家的心愿?
三、目标一致的双向奔赴,抹上救援成功的底色。回家与带你回家这个目标的高度统一,把温暖、坚定、希望和信任的精神底色一一展现。已完成预定撤侨工作内容的当地使馆人员宗大伟和成朗,本可以不用经历这场艰辛,却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大爱情、大义念,毅然转身战区,在生死未卜的险象里,用单薄的肩膀和瘦弱的背影挺起护送的使者脊梁,在暴动者以枪威胁时,正义地喊出“如果你们不遵循国家和平条款,非要杀了我们,我们背后的祖国,一定不会放过你们,一定会让你们血债血偿!”,充分展示出我国外交官的铁血信念。那125名工人,则用他们坚韧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炽热的信念,跟随使者,走出万里归来的奇迹。
四、国与民的双向奔赴,是实现救援成功的关键。新时代的中国张开温暖有力的双臂,在迪拉特迎接自己可爱的子民归来,这些历经艰险,以中国护照和中国旗帜为国际标识的游子,向平安团圆又喜乐的家国坚定进发。异域的迪拉特,见证了中国救援撤侨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道义,一个强大的国家拥抱她125个优秀子民的刹那,世界为之动容,暴力和战火连连让步,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贡献给世界的路、桥和高铁,闪烁着人性本善的光,异族平凡善良的人们对100多条中国生命的收留,升华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惠及世界的力量,在异国他乡的建设者也以高质量高进度铺就了中国力量的基石。国与民就是血肉相连的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战火和绝境也不能把我们分割。
影片结尾,当飞机进入我国领空,万家灯火中的北京城与战火纷飞的非洲形成鲜明对比,每一颗思考的心都不禁在这片安宁里激动:多么幸运啊,在战火纷飞的世界,我们却有一处安宁祥和的港湾--国内的家。
影片之外的真实历史是,2011年2月23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邮轮11艘,国有商船5艘,军舰1艘,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看哪,我们的党领导勇敢坚韧的人民而创造了日益强大的国,因祖国强大而让身处枪炮呼啸之地的民众依旧安然归来!即使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最智慧最勇敢最优秀做带领的那一群,但一定是最坚韧最向前最懂得深爱的这一群。73年里,那一群与这一群的双向奔赴,已经把祖国推进到勇立世界之林的强国行列;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更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我们的家与国万里咫尺,中国护照和国旗能够让世间更多角落免受战火,走出令世界惊羡的万里归途。
人间虽战火,中国有安宁,世上奇迹本由大爱之人创造。归来的同胞和安居祖国怀抱的我们,唯有继续打拼,守护好宁静的家园,才不负“中国公民”这个祖先遗留下的身份。此刻,请让我以一首七律表达久久不去的感慨:
异域云来战火临,中华使者奉丹心。
荒沙敢纵穿艰险,暴力惊迎得仰钦。
万里茫茫危困重,千钧脉脉赤情忱。
护民安稳依强国,一段归途举世吟。
钢笔(松原)四言微评感悟
归心似箭
近期各大影院正在热播《万里归途》,观众踊跃,反响热烈。影片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电影《万里归途》是根据从也门、利比亚、海地等战乱国家大撤侨行动的真实事件改编,还原历史,惊心动魄!
当今世界,硝烟弥漫,他国动乱,枪声四起,危及中国侨民安全。祖国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中国外交官临危不惧,使命担当。中国国旗、中国护照,就是海外侨胞的“护身符”。
海外大撤侨行动,彰显了国家强大和民族尊严。
曾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海外侨胞回国下飞机时眼含热泪、双膝跪地亲吻土地。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更是对国家的景仰!
四言微评系列:
战乱撤侨
风雨飘摇
生死攸关
性命难保
身在海外
啥是依靠?
怀揣金卡
中国护照
五星红旗
手举高高
畅通无阻
谁敢挡道?
万里归途
真实写照
中国公民
无比自豪
国家强大
还看今朝!
图片 视频 来自网络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柴丽岩

本期诗歌编审 吴 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