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中海简介及失踪经过
张中海,男,1951年11月16日生,河南省伊川县鸣皋乡邢庄人。
特征描述:身高170厘米左右,圆脸尖下巴,有两颗金色大门牙,说话、干活等各方面都很好,没有任何疾病。2009年10月,前往江苏省连云港市师范学院建筑工地打工。介绍人张海军,工头刘大龙(刘大龙系张海军女婿)。一同去的有同村的杨新见、杨振军、徐见喜、杨可尊、杨少通、张大套、李林华、安占坡、杨振国等人。
2009年10月17号到达江苏省连云港市师范学院工地,10月18号开始干活。10月23号下午6点左右下工回家的路上,张大奎,杨少通两人走在前面,杨振军,张中海徐见喜跟在后面。忽然听到一声急刹车,他们赶紧跑过去,看到连云港市一辆运钞车,把杨少通、张大奎两人撞倒在地,杨少通当场死亡。张大奎送至连云港新浦区第二人民医院(经半个月抢救无效死亡)。后来,我村打工人员以及李老板、大龙老板都赶到现场,杨可尊指派我父亲张中海说:”你和张大奎是一家的(张大奎系张中海一家侄儿)在这看护。(杨可尊代表老板指派)张中海按照杨可尊的吩咐,留在医院看护。
10月24号下午一点左右,张大奎家属来了,张中海说我去吃饭,然后,一直未归。过了一个小时,在场其他人四处找他也没见人影,没办法,就到街道派出所报了案。虽然当时经过多方查找,但却毫无音讯。当天上午11点45分,张中海还给女儿通过电话。(徐见喜杨伟钦等人都在场)失踪时,张中海身穿灰色夹克,蓝色裤子。
二、父亲失踪给家庭造成的伤害
父亲失踪犹如晴天霹雳,母亲也患病在身,我和我哥便踏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虽然当时事发不久,老板和我哥又去报了一次案,但还是没有一点结果。到家后又托亲戚找朋友四处打听,均无果,作为女儿的我更是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2010年初夏,我又只身一人到新浦区新东派出所询问情况,也去了救助站,2011年,又到江苏省公安厅信访办递送了材料。也四处张贴了寻人启事,2012年,再次去上访,又到连云港,按照要求,将我和我妈的血样送到失踪人口资料库存档。
2013年,得知信息说有个流浪人像我父亲,一年去了两次,均无果。2014年,也从没间断外出四处寻找父亲,到山东烟台后被骗传销,搞得我身无分文而归。
2015年,去找老板帮忙找人,老板给我玩捉迷藏,炎热的夏天,害得我各地车站奔,2016年,有人看到我张贴的寻人启示后提供信息多次,均无果而返。2017年,母亲身患癌症,为了完成母亲生前找父亲的愿望,上半年,再次去了连云港找父亲,多年来我在网上不断发寻人启事,有个广州的梨视频好心记者看到信息后来到我家,看到我家的情况和我妈的病情后,愿意一同陪我去连云港寻找父亲,经过山东枣庄救助站转来信息说,收留了一个人像我父亲,我惊喜万分,到那里一看不是我父亲,而是伊川县鸣皋乡丢失老人张宪彬,同病相怜的我和救助站商量后,把他带回来交给了他的家人,他一家人对我感激万分。贫穷善良的我虽然一路寻亲一路做善事,几乎跑遍了连云港的大街小巷,也没能找到我失踪的父亲。到最后,总是身无分文,失望而归。
三、家庭变故和亲人的呼声
至我父亲失踪后,我妈思亲心切,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加之寻找我父亲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完后,又负债累累,我妈又没钱医治,不幸于2017年9月16日离开人世,临终时还念叨着我父的名字,中海…你回来…吧!
我哥家有三个男孩,嫂子又患高血压,不能干活。我哥白天在建筑工地上给人家搬砖,维持生计,一有空就四处打听我父亲的消息。
我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还是残疾,这几年,孩子们跟着我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丈夫嫌弃我家事多和我离了婚,我一个女人忙里忙外,又一心想着寻找我的父亲,累得我百病缠身,生不如死。
总之,从2009年我父亲失踪至今,前后九年的时间,我寻亲之路从未间断,思亲之情越来越浓。我在寻亲过程中也寻找过各种媒体帮助,到处张贴寻人启示,在中国寻亲网上发帖子(编号145750)百度贴吧,新浪微博,都发有寻人启事。也找过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组,他们也把消息登记在册,可几年过去了连一点消息也没有。也求助过法律援助和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都没有结果,散发出去的寻人信息,得来的往往是一些假信息和诈骗信息,害得我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钱,吃了多少难以想象的苦,希望有知其信息的好心人与18903881087、17737975376联系.在此,我代表全家人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