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意外之财
文/閑林

清末民国初年,北方中原地区干旱少雨,庄稼欠收,这年冬天庄户人家大都难以为继,许多人家只好外出逃荒要饭来维持饥荒。
且说在胶东半岛有个赵广发的三十多岁的汉子全家好不容易凑合着过了年,待过完正月十五,夫妻俩带着尚未成年膝下儿女们,推着一辆独轮架子车,载着衣被行囊、锅碗瓢盆等家什一路向南乞讨而来。
俗话说:“愿向南方走一千,不向北方走一天”。南方由于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之地。
经过两个多月跋山渉水,终于来到江淮之间离南京尚有百十里地老嘉山叫三界的地方。
这里依山傍水,柴方水便,地广人稀。当家人赵广发若有所思的说:“这里看来地理环境不错,适合生存,俺们就在这里落脚吧”。于是全家人来到山脚下的小村庄,这里村落不大,总共有十来户人家,分散居住于此。走到村口,赵大哥上前好言好语相求,询问哪家有空置房屋,暂借一间全家得以落脚。
好在这里本地村民,人心纯朴,厚道义气,有一户人家主动腾出两间小茅屋,让他们全家栖身。
赵广发大哥千恩万谢,安顿好住处后,便在附近大户人家里打打短工,河里捕鱼,山上围猎,并且带着妻子儿女,起早贪黑的在后山上开点荒地,种上庄稼维持生计。
有一天赵广发去山上围猎,忽然发现离村庄二三里地杂草丛生的地方,有一片残垣断壁的乱石岗遗址,好象曾经有人住过一样,回家来便向本地人打听,年长老人告之:许多年前有土匪在这里安营扎寨,后来内部火拼就散伙了,大家各奔东西而去。

赵大哥闻听后和老婆商量:俺们何不去那儿搭两间窝棚,在周边多开些荒地种上庄稼,待到秋后小日子慢慢会好起来,也比借住别人家的房屋方便多了;赵大嫂点头应允。
于是这位北方汉子带领全家刀砍斧剁,在杂草荆棘丛生的乱石堆里打理一块地基。就地取材,用石头掺和着稀泥垒起两间小窝棚,屋顶盖上厚厚鸿茅草。
在住家周围开垦荒地,立足安身。
光阴似流水,不知不觉间进入严寒隆冬季节,天气异常寒冷。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缩在被窝里的赵大嫂因为怕冷,一宿未起床解手,此时内急;慌忙翻身起来,头上裹着黑头巾;披上大衣襟粗布棉袄;一手提着大腰棉裤,脚上趿拉着一双老棉鞋;推开竹笆门,迎着刺骨寒风,迈开小脚蹒跚地向屋后而来。蹲下身子畅快淋漓地小解起来,一泡热尿把凝结着霜冻的地面冲出深深地豁口。
赵大嫂迅速提起裤子后,看着自己尿液冲出豁口处有块光滑的石板,便慌忙回屋喊醒还在床上被窝里躺着的男人起来看个究竟。
那赵大哥拿来挖地用的刨锄、铁锹等农具刨开周围冻着的泥土,发现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夫妻俩小心翼翼的撬开石板,一坛白花花的银元呈现在眼前,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夫妻二人喜出望外,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这坛银元抱进小茅屋。然后凭着这坛银元在此地悄悄的买田置地,雇起长工伙计,收租放粮,逐渐良田百亩,成为响当当的财主乡绅。
这坛隐藏地下的银元可能是当年土匪火拼至使大当家死亡,无人知道银元隐藏的秘密,由此遗落,机缘巧合使赵广发全家收获了意外之财,由逃荒乞讨的穷苦人,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2022年11月15日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