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吃茄子酱
知 蔓
秋天露天的茄子扭,茄肉有点硬,皮有点发涩,它长的个大头不大,茄肉紧实皮还比较嫩,虽然炒来口感不怎么样,但是秋天茄子纽做酱倒是上好的选材。

淹茄子酱,一般选在下霜前二天采摘制做,算好时间提前发好酱面子,把大豆和小麦分别洗净晾干后上锅炒,炒的火候要老,深黄色最佳,待凉后碾成细粉。按1:1的比例配合,可添加大曲和酵母粉少许,把两种面子中合后洒少许温水拌匀,能用手攥起来不散为准,然后把面子,一个一个的团成小团子,摆在四周铺好麦秸的篓子或者纸箱子里,再用薄薄的棉被把四周捂严,二十度以上静置三天左右,这时把手伸进发酵箱子里,试一下里面的温度,如果这时自发温度达到四十度以上,可以再捂六小时让其充分发透。按时间开箱,趁热把面团子捏碎搓细,晒干后再碾成粉,然后按一斤面子四两半的盐,三两四十度以上的温水,把盐溶化后在面子里充分搅拌捏搓,然后把洗好晾好的茄子,快速用湿面子一个个包严裹实,放在早已备好的无油无水,还用高度白酒涮过的坛子里,一层层码好。码好后用高度白酒,泡一块纯棉布,盖在坛子口上扎紧,然后再用白纸,最好是桑皮纸三层把坛子口封紧。带酒的布把纸滋透无防,只要纸不破就行,纸的下沿可以用胶带和坛子粘贴,在找一只合适的汤碗扣在坛子口上,放到二十度以上的背阴处。发酵期不准搬动坛子,具体淹透可以根据温度而定,一般二十二度左右时,大约二十多天后就淹透了,这时的茄子已化成了酱汁。

发酵酱坛子一开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都会做上一坛子茄子酱,到了冬天蒸一锅窝窝头热乎乎的占着酱吃,儿时的味道回味无穷,那也是十足的美味之一。

作者:知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