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做的米团粑
文/陈兴辉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米团粑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还在世的时候,米团粑则是她每年都要为大家准备的年货之一,大年三十这天,母亲起床简单梳洗后,就将早已准备的糯米用温热水浸泡好备用,然后把买回来的豆腐干切成小方丁,再把家里刚刚杀完年猪后熬制猪油所剩下的油渣切成碎末,这个时候我和妹妹早已站在母亲的身后,趁她不注意,快速伸手抓起一把油渣放在嘴里,或许是过年的喜庆祥和的氛围所致,看到我们偷嘴,母亲也一改平日的责备,只温柔地说了一句“小心刀切着手”,不但如此,有时候母亲还抓了一把油渣分给我和妹妹。
现在想想,那些年的偷嘴行为,无意间竟然把米团粑的制作技艺从母亲那里偷学了回来,母亲说,要想把米团粑做出味道来,关键的一道食材那便是我们最爱偷嘴的油渣,也难怪那个时候我和妹妹对油渣如此偏爱。
大抵是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应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以后,算一算时间,母亲已经去世了五个年头,有一天在去上班的路上,正巧遇见一位卖米团粑的大姐,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勾起了对母亲的回忆,也想起了她那句“小心刀切着手”的温柔话语。
“大姐,这米团粑怎么卖的呢”,
“哦,一块钱一个,你是要热的呢,还是冷的呢”,
“大姐,有豆腐油渣馅的吗”,
“有有有”,
“那麻烦你给我来五个热的吧,谢谢”。
接过米团粑后,赶紧放了一个在嘴里,虽然里边的油渣没有母亲包的那多多分量,但还是接连吃了两个,不知道怎么的了,吃着吃着眼泪竟然掉落了下来,自己也不知不觉间回头望了一眼那位卖米团粑的大姐。
朋友的母亲也是一位制作米团粑的能手,每逢过年去他们家拜年,也能吃到他们家的米团粑,每一次去,也是一口气至少吃三个,这个时候朋友的母亲总会说你那么喜欢吃那就再多吃几个吧。其实,就朋友母亲制作的米团粑的那个头,能一口气吃三个,已然足矣。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妈妈炒的辣子鸡很好吃”,“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等类似的羡慕话语,其实,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位厨房能手,因为他们做的饭菜最符合家人的胃口,你是不是也好久没有吃过母亲做的饭菜呢,
趁有时间,打个电话回家说“妈,我今天下班后回来吃饭”;
趁有时间,买点你最爱的菜回去让母亲做给你吃;
趁有时间,把母亲的拿手厨艺学会;
趁有时间,带上爱人和孩子回家和母亲一起做一顿家常菜;
趁有时间,在心里留住母亲做的饭菜的味道;
趁有时间……
作者简介:
陈兴辉,男,35岁,县就职业于湄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职,喜爱写作。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