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高不忘根,风光莫忘恩
文/吴金根
释迦牟尼说过:“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人生一世,时序更迭,沧海桑田,爱恨情仇交织,相遇即是缘份。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构成人,互助即共赢,互帮即成功。相见非相欠,生命中的遇见,都是一种幸运,在你苦、在你难的时候,小至迷路,大至迷途,总有人会为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你指点迷津,有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须铭记: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风光莫忘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有这么一则故事,说两位好友结伴到河边游玩,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手划破,连忙说对不起,受伤者笑着说没事,并在沙土上用手指记下:“今天我的好朋友将我的手划破。”又一次,当他不小心崴脚时,他的朋友细心照顾他,直到他的脚慢慢地康复。他用刀子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帮了我。”他的朋友疑惑不解,他说:“写在沙土上是为了让风帮我淡忘昨天的不快,刻在石头上是为了让岁月帮我铭记你对我的帮助。”炙鸡渍酒,报本反始。怨可不念恩必念,感恩是一种聪慧的洒脱睿智,是一种谦卑的处世哲学,感恩代表的是人性中的至善至美。行走于人世间,需要感恩的太多太多,但凡给自己以成长、以经验、以教训的,都值得感恩。懂感恩,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生一世一段路,一人一心一辈子,不埋怨,不记恨,不嘲笑,不论贫富贵贱,不论风光落魄,只要常怀感恩之心,人品端正自得人心。须铭记:知感恩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受人尊,受人尊者必有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住在一个小村子里,当他看到村子里的乡亲们在吃着浑浊不堪的水时,决意带领乡亲们挖一口水井,并且亲自带头挖,终于第一口水井挖成了,乡亲们吃上了甘甜的井水。解放后,当地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个故事蕴意深刻,告诉我们做人要知恩图报的道理,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曾经给予你帮助的人,千万不能食碗面、翻碗底。别人慷慨无私的帮助,不能当做理所当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就膨胀了自己,忘记了来时的路,丢掉了曾经的纯真,更不能因为别人一两次的回绝,就彻底泯灭了别人曾对你提供的帮助。天空会因一丝云彩而更深邃,大海也将因一朵浪花而更澎湃。须铭记: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感恩,始于天地自然的馈赠和人性良知。纳兰泽芸写过一篇名为《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的文章,结尾是:“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将自己曾领受的恩情,珍存心间,然后如溪水绵延,流进所需者的心里,这才是感恩的最高价值。”人生在世,岁月的抚育、光阴的陪伴、烟火的氤氲,哺育我们的懵懂、标立我们的人生、包容我们的不羁。尘世间,树高因根深,根深因沃土,人之风光源于心,良心为人之根基,树也好,人也罢,茁壮成长皆因大地沃土的万般呵护,树忘根,枝干枯,人忘恩,良心损。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不能忘本,心不能忘恩,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体味百态人生。让我们心存感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人生路上,把感恩溶于血脉之中,于倾心付出里感受爱意,在感恩中享受幸福,做一个精神和心灵上都富足的人。须铭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作者简介:
吴金根,大学本科,江西抚州人,参军16年,现转业就职于河南济源示范区残疾人联合会,爱好文学写作,作品发表于《大河文学》、《作家》、《齐鲁文学》、《南方文学》、《作家美文》等微刊。